樊亞敏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是新發展階段實現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決策部署,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在鄉村振興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旨在探討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意義與價值,通過對實踐案例進行分析,提出具體可行的策略和建議。研究發現,鄉村振興戰略可以提升農產品企業的生產效率、品牌建設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數字化轉型帶來成功經驗,但也面臨風險挑戰,需要從加強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導、加強創新驅動和技術研發以及提升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能力幾個方面推進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05-0088-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4;F49 ? ? ? 文章標識碼:A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產品質量、改善農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了我國推動現代化進程的重要驅動力[1],農產品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優化供應鏈、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村產業興旺。因此,研究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文章旨在探討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現狀,分析實踐案例的成功經驗和啟示,提出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通過深入研究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農產品企業更好地應對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問題,為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持和引導。
1 ?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意義和價值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推進智慧農業發展”[2]。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要加強創新驅動和技術研發,提升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能力,推動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此外,政府部門應該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措施,鼓勵農民參與農產品生產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和就業增長[3]。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當前農業領域的重要趨勢,通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實現可持續發展。農產品企業可以借助數字化技術,從研發端、生產端、流通端和銷售端等多個方面推進數字化轉型,以適應市場需求和提高競爭力,實現農業產業的升級和轉型[4]。
在研發端,農業企業通過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提高種業攻關能力,同時加強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推動農業科技的進步。
在生產端,農業企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資源利用率、單位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低等問題。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農業企業可以借助數字化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精準農業、智能農業的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在流通端,農產品流通過程中成本高、損耗大、效率低,農產品專用物流網絡建設不足。通過數字化轉型,農業企業可以建立數字化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優化物流配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農產品流通環節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2 ?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案例分析
2.1 ? 典型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案例
河南省首農食品集團旗下的兩個項目,西郊農場“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項目和“農業中關村云園區”項目,被選為2022全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彰顯了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實踐[5]。
2.1.1 ? 西郊農場“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項目
該項目是一座占地10萬m2的高效設施農業項目,被列為2021年北京市重點工程,該項目是京津冀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的蔬菜生產連棟溫室。項目于2021年5月開始建設,年底建成投產。在大型連棟玻璃溫室的條件下,通過配套專業控制設備和數字化管理手段,實現了生產運營的智能化管理。項目前期試運行的2.4萬m2溫室,大果番茄產量達到40kg/m2,櫻桃番茄產量達到22kg/m2。該項目的數字化管理手段包括監測傳感器、自動控制系統、數據分析和預測模型等,通過實時監測和分析數據,實現了農作物生長環境的精確控制和優化,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2.1.2 ? “農業中關村云園區”項目
該項目基于平谷國家農業科技園和國家現代農業(畜禽種業)產業園,采用“4+N”模式構建的農業中關村云園區。項目通過工業互聯網思維,將園區內外的資源要素進行連通,構建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農業科技鏈服務產業鏈的云端大孵化器。云園區系統應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促進政府數字化監管、園區數字化治理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農業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
企業通過應用先進的技術和數字化管理手段,實現了生產運營的智能化管理、生產環境的精確控制、生產效率的提高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充分體現了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成果。為其它農產品企業提供了借鑒和啟示,鼓勵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和新業態的創新應用,為農產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2 ? 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經驗
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關鍵在于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和數字化管理手段。通過引入監測傳感器、自動控制系統、數據分析和預測模型等,實現了對生產環境的精確控制和優化。這些技術應用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
云園區項目在農業科技鏈和產業鏈的整合方面取得了成功。通過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實現了資源要素的互聯互通。這種產業鏈整合促進了農業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重視。河南省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為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政策指導。同時,與相關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也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資源和技術支持。
2.3 ? 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的啟示
2.3.1 ? 推動農業現代化
數字化轉型為農產品企業提供了技術手段和管理工具,可以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精準化和高效化,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農產品企業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2.3.2 ? 優化農產品供應鏈
通過建立可追溯體系、應用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農產品企業能夠實現供應鏈的可視化和產品的追蹤溯源,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增強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同時,數字化轉型還可以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效能,優化資源配置和物流運輸,減少損耗和浪費,提高供應鏈的整體效率。
2.3.3 ? 促進農產品品牌建設
通過數字化轉型,農產品企業可以更好地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6]。農產品企業通過數字化營銷和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可以拓展銷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數字化轉型還能夠幫助企業建立品牌形象和品牌故事,增加產品的差異化和附加值,提高市場競爭力。
2.3.4 ? 促進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
數字化轉型為農產品企業提供了拓展業務和發展多元化經濟的機會。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農產品企業可以探索農村旅游、農產品加工、農業科技服務等新的業務領域,實現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3 ?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分析
從河南省首農食品集團旗下的兩個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經驗和其對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啟示來看,要更好地實現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助推鄉村振興,需要做好幾個方面工作。
3.1 ? 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導
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導是推動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因素,政府可以為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實施。
3.1.1 ? 制定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支持數字化轉型的政策,包括財政扶持、稅收優惠、融資支持等。政策應該針對農產品企業的不同規模和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鼓勵企業進行數字化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3.1.2 ? 建立數字化轉型的服務平臺
政府可以建立數字化轉型的服務平臺,提供相關信息、技術咨詢、培訓和交流等服務。平臺可以提供實用的工具和指南,幫助企業了解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和相關步驟,規劃和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項目。
3.1.3 ? 提供技術支持與合作機會
政府可以與科研機構、高校和技術供應商合作,為農產品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合作機會。政府可以組織技術交流和合作項目,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幫助企業解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和挑戰。
3.1.4 ? 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地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包括寬帶網絡、數據中心、智能物聯網設備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數字化環境,為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必要的支撐。
3.1.5 ? 強化政府監管和服務職能
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數字化轉型的監管和服務職能,確保企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維護市場秩序。同時,政府可以加強對農產品企業的培訓和指導,提供專業的咨詢和支持,幫助企業解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
3.2 ? 加強創新驅動和技術研發
加強創新驅動和技術研發對于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通過創新和技術研發,企業可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拓展市場份額,推動農產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2.1 ? 建立創新體系
農產品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創新體系,包括設立專門的創新團隊、加強創新管理、優化創新流程等。農產品企業可以加強與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合作,共同開展科研項目和技術研發。通過與科研機構的合作,企業可以獲取前沿的科技信息和技術支持,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的速度。
3.2.2 ? 鼓勵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
鼓勵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提供獎勵和支持措施。政府可以設立專項資金,支持農產品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項目。同時,企業可以建立專門的技術轉化團隊,加快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3.2.3 ? 建立開放的創新平臺
農產品企業可以建立開放的創新平臺,吸引各方資源和創新力量形成合力。企業可以與供應商、客戶、合作伙伴等開展合作,共同推進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同時,企業可以積極參與行業協會、技術交流會議等活動,獲取行業最新的技術動態和創新趨勢。
3.2.4 ? 培養創新人才
農產品企業應該注重培養創新人才,提高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創新水平。通過內部培訓、外部合作等方式,提升員工的技術和創新能力,鼓勵員工參與創新活動和項目。
3.3 ? 培育農產品企業數字化能力
提升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能力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農產品企業需要采取多種方式,不斷提升數字化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3.3.1 ? 加強數字化意識和培訓
農產品企業應該提高對數字化轉型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組織相關的培訓和學習活動,提升員工的數字化技能和知識,培養其數字化意識,使其能夠適應數字化環境的變化。
3.3.2 ? 引進和應用先進的技術工具
農產品企業可以引進和應用先進的技術工具,如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這些技術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數據采集、分析和應用,提高生產效率、優化供應鏈管理,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和數據的準確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決策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3.3.3 ? 推動數字化協同合作
農產品企業可以與供應商、合作伙伴和客戶等建立數字化協同合作機制。通過共享數據和信息,實現供應鏈的數字化管理和協同,提高整體供應鏈的效率和靈活性。
3.3.4 ? 開展電子商務和電子營銷
農產品企業可以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和電子營銷,借助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渠道,拓展市場和銷售渠道,同時,企業可以利用數字化營銷工具,如社交媒體、搜索引擎等,增加產品的在線推廣和銷售,從而提升產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打造優質品牌。
4 ? 結束語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導,加強創新驅動和技術研發,培育農產品企業的數字化能力,生產更多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有助于實現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目標,推動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萍.鄉村振興背景下數字鄉村建設的現實困境與推進路徑研究[J].智慧農業導刊,2023,3(10):165-168.
[2]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二○二三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EB/OL].(2023-02-13)[2023-02-13].https:
//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dzb=true&wd=&eqid=9fa287ae00016c3e0000000664697475.
[3]陳昕陽.新時代共同富裕與鄉村振興的內在邏輯探析[J].智慧農業導刊,2023,3(09):139-142.
[4]湯志偉,方錄,韓嘯.數字鄉村建設的內在機制——數字化轉型視角[J]. 科技管理研究,2023,43(08):173-182.
[5]首都建設網.首農食品兩課題入選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EB/OL].(2022-08-05)[2022-08-05].https://www.bdcn-media.com/index.php/a/16727.html.
[6]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EB/OL].(2022-12-23)[2022-12-23].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3/content_5736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