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敏
摘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和旅游消費的升級,鄉村民宿成為越來越多游客假日休閑的新選擇。河南省民宿發展“彎道超車”,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河南省焦作市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將民宿產業作為推進全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致力打造“北方民宿之都”。文章選取焦作市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其發展鄉村民宿存在產業形態單一、推廣范圍不廣、人才不足、監管弱化與經營規范化不嚴的問題,提出豐富民宿產品業態、創新宣傳方式及加強人才建設、加強行業指導,突出引導和規范的對策建議,以期促進焦作市鄉村民宿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全域旅游;鄉村振興;民宿經濟;焦作市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05-0107-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592;F323 ? ? ? 文章標識碼:A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產業振興,發展鄉村旅游可以促進鄉村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徑、重要引擎。2020年7月,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規劃》提出“支持發展建設鄉村民宿和民宿康養”[1]。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支持農民直接經營或參與經營的鄉村民宿、農家樂特色村(點)發展”[2]。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同樣提出,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3]。根據統計數據,2022年中國民宿市場規模達到210億元,比2020年增長了30%,旅游民宿發展勢頭強勁。2023年,中國的民宿享受著44.2%的年增長率,這個比率高于2020年的20.9%[4]。焦作市緊鄰鄭州市這個國家中心城市,其轄區內擁有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萬里黃河第一嘉應觀、陳家溝太極拳發源地等眾多知名景區,這些景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市場和區位、生態和文化優勢發展鄉村旅游和精品民宿。
1 焦作市鄉村民宿發展概況
1.1 民宿數量迅速增長,品質穩步提升
焦作市立足文旅資源發展優勢,以促進民宿產業全域“開花”為目標,積極規劃重點民宿項目,著力建設“北方民宿之都”,建立“山居美學·山陽詩意”的焦作康養旅游民宿模式。在“北方民宿之都”持續打造下,焦作市民宿表現亮眼,帶動近郊游、鄉村游熱度不斷走高。民宿數量、質量得到“雙提升”。截至2022年,全市投入運營“天空之城、溪山美舍”等140個民宿,修武縣的“云宿”品牌已成為鄉村旅游的新典范,其民宿數量占全市總量的93.7%。“云上院子”獲頒全國甲級旅游民宿,天空之院、汀瀾·云、樸居湖畔、溪山美舍等精品民宿的火爆,吸引了周邊居民和大量游客前來打卡。在南太行龍翔山地區,以“周窯十八坊”民宿為代表的民宿集群正在逐漸崛起,成為焦作市城市近郊備受矚目的鄉村旅游勝地。一系列旅游民宿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其中包括溫縣陳家溝村、孟州市源溝村、博愛縣探花莊村、解放區“山的禮物·貓岔鄉野”度假民宿、中站區“和生國際康養一期”中圍村民宿等,焦作民宿加快文旅深度融合,成為推動鄉村民宿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1.2 鄉村民宿產業呈現集群化、特色化發展趨勢
民宿的聚集是由地理位置和特定區域內具有競爭和合作關系的配套服務機構所構成的社群,民宿集群化發展是民宿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我國傳統鄉村旅游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新要求,而民宿作為一種新型業態,能夠助力鄉村產業發展。民宿產業集群經過合理空間布局與整體規劃,可以做到專業分工、業務互補、協同運作、整體營銷與業務共享,從而形成一個高效的產業生態系統。在強調民宿群落的外部統一性的同時,必須注重區分民宿市場內部的差異性,規模經濟產生集聚效應進而增強核心競爭力,吸引目標客戶。焦作加快推進云臺山、青龍峽、龍翔山居、寨豁、丹河峽谷、西部嶺區、陳家溝7個高端旅游民宿集群建設,全力打造“北方民宿之都”,做強文旅品牌。同時,圍繞“貼近民俗、貼近在地文化、貼近市場”進行特色塑造,做到自然與人文相融,時尚與古樸兼具,逐步樹立具有焦作特色的“宿”造標準,形成強大的“宿”有引力,叫響“中國北方民宿之都”品牌。
1.3 鄉村民宿空間分布范圍不斷擴大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鄉村旅游成為人們體驗田園風光、感受鄉野氣息的旅游新方式。在民宿產業發展的初期,焦作市民宿主要聚集在景區周邊,特別是云臺山附近,以景點為中心、充分利用周圍自然環境及旅游景區獨特性及專屬性,圍繞景區輻射四周。隨著游客對休閑度假要求的提高,傳統農家樂模式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鄉村民宿產業蓬勃發展,逐漸擺脫了景區思維的束縛,呈現出空間擴散的趨勢,遍布于各個行政村,形成了以點帶面、多點開花的空間布局,鄉村民宿成為焦作市旅游市場的新興增長點。
2 焦作市鄉村民宿的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困境
焦作市民宿產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凸顯的問題,其中一些地區的民宿的入住率和收益出現下降的趨勢,這些因素制約著鄉村民宿的高質量發展。
2.1 產業形態單一
民宿在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有別于酒店的體驗感和主題性。隨著大眾旅游消費需求分層,向多元化、個性化發展,鄉村民宿質量逐漸暴露出問題。因為民宿行業產業形態單一、進入門檻較低、缺乏有序的規劃,導致鄉村民宿陷入了“同質化”的發展誤區之中,部分民宿傾向于模仿而忽視創意,缺乏突出的主題和特色[5]。無論是在建筑風格、室內裝潢等硬件設施,還是食宿服務、體驗分享方面,缺乏獨特的地域特色,游客向往的特色體驗以及互動體驗無法實現,影響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影響了村民對鄉村民宿發展的信心。
2.2 推介范圍不廣
民宿的推廣和宣傳不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客人,而且可以提高民宿的知名度。在游客出游普遍借助互聯網信息資源的時代,大量鄉村民宿經營者營銷的手段比較單一,多數企業通過短視頻和微信公眾號方式推介民宿,在知名旅游網絡平臺注冊的信息不全、上傳圖片不多,雖然有一些民宿開展了網絡營銷,但是因未搭建專門的營銷平臺、沒有整體宣傳營銷的意識、營銷范圍不廣、沒有形成規模,大多數民宿品牌知名度不高。
2.3 經營管理人才不足
隨著焦作市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和全域旅游的推進,民宿行業逐漸崛起并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作為旅游業的新興業態,民宿不僅提供了更加舒適、個性化的住宿體驗,也更加符合當代人對于旅行品質和生活方式的需求。然而,民宿行業的規模和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專業化、人才化的支撐。從管理、服務到營銷,都需要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焦作農村民宿在行業發展速度加快、競爭加劇、技術升級和消費升級等多重壓力下,民宿企業面臨人才匱乏、人才流失等問題。
2.4 監管弱化,經營缺乏規范化
民宿產業暫未形成一套科學合理、便捷高效的協同監督機制,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和規范監督。部分民宿的營業執照、特種行業許可證、衛生許可證、消防安全檢查合格證、稅務登記證等不齊全。有的民宿存在安全、消防、衛生等隱患。部分民宿為零散經營模式,不了解市場需求、用戶體驗,經營管理簡單粗放。且行業協會的作用發揮不夠,由于行業發展時間較短,沒有形成行業自我管理機制,缺少行業間的溝通交流,協會在鄉村民宿繁榮和健康發展的參謀作用顯得有限。
3 加快焦作市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對策
3.1 實行“1+N”模式,豐富民宿產品業態
民宿的發展要轉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以產帶鏈。2023年4月21日,宿宿網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民宿藍皮書:中國民宿發展報告(2022)》。該報告指出,民宿不再簡單地是一座建筑或一個院落,民宿也不再僅僅是食宿服務提供者,民宿已經發展成為一種令人向往的生活體驗[6]。“民宿+”是往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民宿經營發展的關鍵趨勢。“小而美”的家庭住宿時代已經結束。培育極具特色的民宿產品,提高民宿產業帶動力,增強民宿體驗度。創新“民宿+”模式,應結合當地人文特色與自然環境,而不是采用工業化思維,進行千篇一律的商業化裝修。推動鄉村精品民宿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探索“民宿+農業”“民宿+文化”“民宿+康養”“民宿+研學”等[7]。例如,武陟推出的“民宿+御壩”黃河文化研學營地、星空民宿音樂節。
3.2 創新宣傳方式,增強核心競爭力
一是應不斷豐富網絡傳播方式。互聯網時代下,在線宣傳的拓展面更廣,所以民宿的推廣一定要依托于網絡。除在線上投放民宿宣傳廣告外,還需要借助自媒體平臺投放軟文以及傳播視頻。同時,可編寫圖文結合的景點旅游攻略、附民宿相關照片。推廣過程中既要凸顯民宿建筑特色,又要推廣民宿內部舉行的文化活動,并將其納入當地文化旅游營銷體系之中,綜合運用多種自媒體營銷平臺發展新的營銷模式,著力于講故事、講文化、講體驗,持續提升民宿的知名度與吸引力[8]。二是在宣傳中既要與地方文化特色相結合,又要與當下熱點事件相結合,以熱點事件提升鄉村民宿的知名度與吸引力。三是建立統一的網絡營銷平臺,建立民宿專題網站并集中展示介紹,通過網頁介紹民宿,并發布相關的旅游產品,延伸產業鏈。四是加強與報刊、電視、電臺等新聞媒體合作宣傳,積極拓展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進一步提升焦作民宿的知名度、美譽度。
3.3 加強民宿人才建設,提高經營服務能力
面對鄉村民宿快速發展背景下對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要培育多層次的旅游人才隊伍[9]。一是探索“院校”合作,深化“院校”資源融合,為提升相關專業育才能力積蓄新動能。可以利用地方性高校及職業院校開設旅游民宿管家等相關專業,大力培養不同層次和類型的旅游民宿服務人才與運營管理人才,并設立不少于半年的實習時間走入企業,提升學生的實操動手能力。例如,河南理工大學與焦作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進行政校合作簽約,雙方將聯合推進“五個一”項目建設,建設一支以民宿行業為核心的教學科研團隊,制定民宿行業人才培養方案,編寫旅游民宿教材,培育一批民宿實習實訓基地,開發系列旅游實習項目,并圍繞焦作旅游新產品建設、新項目落地、新市場推廣及新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定期舉行交流活動,互惠互利、實現共贏,探索形成可以推廣的地校合作經驗模式。二是開展全方位培訓,由相關組織或協會定期舉辦民宿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組織各地鄉村民宿經營業主互動開展考察交流活動等。組織評定專家定期開展地方鄉村民宿品質提升現場指導,不定期開展鄉村民宿標準解讀與民宿產業發展等公益講座。三是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建立鄉村民宿管家職業發展晉升通道,構建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拓展金鑰匙管家等類似的職業成長空間,激發鄉村民宿從業者內生動力,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技能。鼓勵有一定酒店、餐飲、旅游、文藝等從業經驗的城市居民和返鄉人員投身鄉村民宿產業,為民宿產業發展持續注入創新活力。
3.4 加強行業指導,突出引導和規范
一是要堅持規劃先行。民宿發展要在規劃范圍內,相關部門及所在村、鄉鎮要正確引導[10]。民宿選址要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要嚴禁占用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確定的禁止建設區域;要嚴禁變相建商品住宅、別墅類項目。二是要嚴格等級評定。繼續組織開展民宿等級評定工作,實行有進有出、動態管理機制,確保民宿建設的典型性、代表性、示范引領性。鼓勵優質民宿品牌開展連鎖化經營,輸出設計、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經驗。三是要注重管理服務。鼓勵發揮主動性、創造性,針對民宿發展中的體制機制障礙,先行先試、創新突破,推動民宿開辦經營實現“一套材料、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證核發”。充分發揮民宿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組織開展交流、研討等活動。
4 結束語
鄉村民宿的需求還在不斷的增長與提升中,未來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與潛力。品質化和多元化民宿符合旅游消費升級總方向,是公眾深度休閑的主要媒介。鄉村民宿應通過強化產業融合、彰顯文化特色、提高服務水平等方式更好地適應大眾多層次、個性化、品質化消費需求,助力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的通知[EB/OL].(2020-07-09)[2020-07-0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7/17/content_5527720.htm.
[2]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EB/OL].(2022-02-22)[2022-02-22].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
[3]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EB/OL].(2023-01-02)[2023-02-13].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4]三個皮匠報告.民宿行業市場現狀和民宿發展趨勢分析2023年[EB/OL].(2023-06-08)[2023-06-08].https://www.sgpjbg.com/info/48a823dd596a6e46ec6e1ded2f12e18e.html.
[5]周源,周芳名.重慶市鄉村民宿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研究[J].重慶行政,2023,24(03):24-26.
[6]過聚榮,熊穎.民宿藍皮書:中國民宿發展報告(2022)[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
[7]方艷,龍穎.全域旅游發展下貴州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研究[J].旅游縱覽,2023(06):121-123.
[8]紀亮.鄉村民宿發展中的問題分析與應對策略研究[J].商展經濟,2023(10):28-30.
[9]李林娟,張飛云.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林州市鄉村民宿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甘肅農業,2023(04):52-57.
[10]楊欣達,鮑富元.鄉村振興背景下海南省鄉村民宿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J].山西農經,2023(0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