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余平 吳述輝 肖九林 許祖科 李劍生
摘要:本試驗探究不同基追肥比例的施肥方案對煙株生長發育和產質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基追比8∶2會降低葉片成熟時間,煙葉葉片數較多,成熟期葉面積較大,葉面積系數較大;基追比7∶3的葉片數和葉面積系數均最小;基追比為6∶4會影響煙株前期的生長發育導致煙株生長勢變弱;以基追肥比為8∶2處理,對煙株的生長發育、生物量的積累和葉片質量的形成較為有利,葉片數最多,葉面積系數最大,且該處理的產量和產值較高;基追比7∶3處理均價和上等煙比例較高;雖然基追肥比為8∶2處理的氯含量要高于其它處理,但仍在生產目標值允許的范圍內。綜上,基追肥比為8∶2處理優于7∶3處理和6∶4處理。
關鍵詞:烤煙;基追比;產質量;生長發育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05-0165-04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72 ? ? ? 文章標識碼:B
眾多研究表明,施肥方式的不同,煙株對肥料的利用率存在差異,進而對煙株的生長發育、煙葉的產量和質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1-3]。基肥施用過多,氮素等營養在土壤中容易淋濕和揮發,追肥施用過多則易造成煙株貪青晚熟、葉片肥厚。因此,通過設置適宜的基追肥比例,滿足煙株營養需求規律,是烤煙高產高質的基礎[4-5]。本試驗探討了在施肥種類和數量一致的情況下,不同基追肥比例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產量、質量的影響,旨在明確適宜當地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的基追肥比例,為煙葉產量和品質的提高提供理論依據。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點與種植品種
試驗品種為云煙87,試驗安排在泰寧縣下渠鎮下渠村試驗站田塊,土壤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作為水稻。
1.2 ? 試驗處理
試驗共設3個處理:A、基追比8∶2;B、基追比7∶3;C、基追比6∶4。每小區2行,隨機區組排列,三次重復,行株距為120 cm×50 cm。打頂時間統一為煙株抽薹后花莛長5 cm左右時進行一次性打頂,腳葉按統一標準采打,其余田間管理、栽培調制措施與優質煙葉生產基本一致。種植株數1 100株/666.67m2,施純氮8.5 kg/666.67m2,N∶P2O5∶K2O=1∶0.79∶2.98。
1.3 ? 觀測項目與方法
1.3.1 ? 生育期和性狀觀測
記錄烤煙生育期內氣候數據;按照統一標準、統一規格,記載各處理不同生育期;按照YC/T 142-1998行業標準測定打頂后煙株的性狀,其中包括株型、葉形、葉色、莖葉角度、主脈粗細、田間整齊度、成熟特性、株高、有效葉數、莖圍、節距、腰葉長、腰葉寬。
1.3.2 ? 成熟期葉片測量
采烤前各處理分別選取有代表性煙株2株,掛牌下部葉(優化后從下往上第2~3葉)、中部葉(優化后從下往上第5~6葉)、上部葉(優化后從下 往上第8~9葉),煙葉成熟時分別采烤,分別測量葉長、葉寬,葉面積系數計算如下(見公式1、公式2)。
單葉葉面積(m2)=0.634 5×葉長×葉寬 (1)
葉面積系數=(平均單葉葉面積×單株葉數×每畝株數)/666.67(2)
1.3.3 ? 病害發生情況調查
煙株開始發病后每隔10d調查各重復各處理花葉病、青枯病、灰霉病、赤星病等病害發生情況,按GB/T23222-2008國家標準進行。
1.3.4 ? 經濟性狀和原煙外觀質量評價
按2019年收購指導價(不含補貼)統計各處理經濟性狀;參照GB2638-92國家標準對初烤煙進行原煙外觀質量評價。
1.3.5 ? 化學成分
對各處理后煙葉X2F、C3F、B2F樣品進行化學成分檢測:煙堿含量測定采用YC/T 160-2002方法;總糖、還原糖含量測定采用YC/T 159-2002方法;總氮含量測定采用YC/T 161-2002方法;鉀含量測定采用YC/T 217-2007方法、氯含量測定采用YC/T 162-2011方法。
1.4 ?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Microsoft Excel2003、DPS7.05和SPSS11.5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烤煙生育期內氣候分析
生育期內氣溫、降水量及日照時數情況如上表(見表1)。分析氣候對煙株影響:一是2月上旬,氣溫較常年略有升高,利于煙株移栽成苗;二是1月下旬正值移栽期,基本無降水,至移栽后,煙株田間生育期月降雨量均高于常年,田間肥料利用率或有降低;三是2019年生育期內日照時數比常年減少279h,減幅36%,特別是5月份日照時數較常年減少68h,減幅58%,不利煙葉干物質積累,對煙葉產質量影響較大。
2.2 ? 不同處理對煙株生育期的影響
各處理生育期如上表所示(見表2),出苗至移栽期三個處理完全相同。移栽至現蕾時間C處理推遲2 d,A處理推遲1 d。成熟時間A處理較B、C處理少1d,各處理大田生育期在99~101 d。
2.3 ? 不同處理對煙株植物學性狀的影響
各試驗處理在株型、葉形、葉色、莖葉角度、主脈粗細、田間整齊度和成熟特性方面均無明顯的差別。移栽50天后,B處理煙株生長勢中,A處理生長勢強,C處理生長勢弱(見表3)。
2.4 ? 不同處理對煙株農藝性狀的影響
各個處理中A最高,高于C 3.4 cm,B最低,低于C 0.9 cm;有效葉數C最多,為16.2片,B最少,為15.8片;莖圍最大的是A,有9.02 cm,最小的是C有8.90 cm;節距各處理之間差距不大;腰葉面積C>A>B。方差分析發現各處理組主要農藝性狀無顯著性差異(見表4)。
2.5 ? 不同處理對煙株生長葉部的影響
2.5.1 ? 不同處理對煙株生長過程葉片數的影響
不同處理煙株葉片數團棵期C>A>B,采烤前A>B>C。各處理組不同時期煙株葉片數無顯著性差異(見表5)。
2.5.2 ? 不同處理對煙株生長過程葉面積系數的影響
不同處理葉面積系數團棵期C>A>B,采烤前A>B>C。各處理組不同時期煙株葉面積數無顯著性差異(見表6)。
2.6 ? 不同處理對煙株抗逆性的影響
各處理組均有發生不同程度的病害,發病程度都較輕。空腔病發病病指在0.51~1.10之間,赤星病發病病指在3.67~4.22之間,青枯病發病病指在3.23~4.22之間,氣候性斑點病發病病指在3.29~5.03之間,TMV發病病指在0.48~3.06之間。
2.7 ? 不同處理對烤煙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
A處理產量、產值高于C和B;均價和上等煙比例B>A>C;上中等煙比例以B處理較高,A處理較低;平均單葉重C>A>B。經過方差分析,各經濟性狀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7)。
2.8 ? 不同處理對原煙外觀質量的影響
各處理原煙外觀有一定差異。其中A處理油分稍有,葉片結構稍厚;B處理色度強,油分多;原煙外觀B處理優于A和C處理。
2.9 ? 不同處理對烤后煙內在化學成分的影響
各處理內在化學成分差異如下表所示(見表8),與其它各處理組相比較,在X2F煙葉中,A處理的煙堿、氯含量較高,氮堿比、鉀含量略低;B處理鉀氯比較高;C3F煙葉中,A處理的煙堿、氯含量較高, 氮堿比、鉀氯比較低;B處理鉀氯比較高,總氮較低;C處理鉀含量較高;在B2F煙葉中,A處理總糖、氯含量、糖堿比較高,總氮、鉀含量、鉀氯比較低;C處理鉀含量較高。
總的來說,根據“金三明烤煙標準體系”中所確定的生產目標值,各處理煙堿含量均較低,氮堿比、糖堿比均高于生產目標值,且A處理的氯含量最高。
3 ? 結論與討論
3.1 ? 結論
本試驗探究不同基追肥比例的施肥方案對煙株生長發育和產質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基追肥比例的施肥方案對煙株生長發育和產質量具有顯著影響。其中,基追比為8∶2的處理表現出了最佳的效果,該處理降低了葉片成熟時間,增加了煙葉葉片數和葉面積,提高了煙葉的產量和產值。基追比為7∶3的處理表現出了較高的均價和上等煙比例,但產量和產值相對較低。基追比為6∶4的處理對煙株前期的生長發育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煙株生長勢變弱,可能會對煙葉質量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應根據烤煙生長發育特點和需肥規律,科學合理地選擇基追肥比例,促進煙株健康生長,提高煙葉產量和品質。
總體而言,不同基追肥比例的施肥方案對煙株生長發育和產質量具有顯著影響。其中,基追比為8∶2的處理表現出了最佳的效果,其對于煙株的綜合質量提升作用效果要優于7∶3處理和6∶4處理。
3.2 ? 討論
各處理煙株生物量、葉片和經濟性狀的差異產生原因可能是:氣候條件影響肥效的釋放與不同時期煙株需肥量的差異之間不相匹配,進而影響煙株正常的生長發育。較高的基肥施用量能夠提高煙株前期的生長發育速率,能夠充分滿足煙株不同時期的需肥特性,特別是中后期葉片生長的需要,提高葉片內含物質含量,進而獲得較高的質量;較低的基肥施用量由于肥效的關系影響煙株的早生快發,煙株前期生長緩慢,進而影響煙株發育和葉片的形成,內含物不足導致葉片質量下降。
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從植物學性狀來看,煙株葉片數以基追比為8∶2處理最多;葉面積系數也以基追比為8∶2處理最大。從經濟性狀來看,基追比8∶2處理的產量和產值較高,基追比7∶3處理的均價和上等煙比例較高。在本試驗中,不同基追肥比例的施肥方案對煙株生長發育和產量、質量產生了顯著影響。其中,基追比為8∶2的處理對煙株的生長發育、生物量的積累和葉片質量的形成較為有利,表現出了最佳的效果。這種處理降低了葉片成熟時間,增加了煙葉葉片數和葉面積,從而提高了煙葉的產量和產值。然而,這種處理也導致了煙葉中氯含量的增加,雖然仍在生產目標值允許的范圍內,但仍需注意這一問題。基追比為7∶3的處理表現出了較高的均價和上等煙比例,這表明這種處理對煙葉質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然而,其產量和產值相對較低,這可能是由于其煙葉成熟期較長,影響了產量。基追比為6∶4的處理對煙株前期的生長發育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煙株生長勢變弱。雖然該處理對煙葉質量的影響尚待進一步研究,但已有研究表明,煙株生長勢與煙葉質量密切相關。因此,這種處理可能會對煙葉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李春亮,李永育,陳濤,等.育苗方式和基追肥比例對烤煙產質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24-27.
[2]王德勛,單沛祥,段鳳云.不同育苗方式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產質量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1(22):73-74.
[3]楊劍輝.廣昌曬煙優質高產的相關技術及其效果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6.
[4]景延秋,魯平,袁秀秀,等.基追肥比例和追肥次數對烤煙化學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質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16(29):1654-1669.
[5]王德寶,史宏志,楊興有,等.氮肥用量和基追肥比例對白肋煙化學成分和香氣物質含量的影響[J].煙草農學,2011(06):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