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彩畫創作是一種常見的藝術表達形式,深得藝術家的喜愛。本文將立足于水彩畫創作這一背景,從冰雪文化入手,在了解冰雪文化內容的基礎上,詳細分析了冰雪文化對水彩畫創作題材的影響;之后本文針對如何運用冰雪文化推動水彩畫發展提出了相關意見,希望為進一步提升水彩畫創作水平奠定基礎。
關鍵詞:冰雪文化;水彩畫創作;地域文化;東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J2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2-00-03
冰雪文化是在冰雪自然景觀基礎上,通過與地方文化的高度整合,而形成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有研究認為,冰雪文化是在特定形態民俗文化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特定文化類型,也是一定生活集群在特定地理條件、生活環境中所構成的趨同性行為理念與生活模式。在我國居民的長期歷史實踐中,冰雪文化有了更多的文化內涵,藝術家通過深入了解冰雪文化,可以創作出一幅又一幅高質量作品,為促進現代藝術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相關人員應該進一步挖掘冰雪文化的內涵,了解該文化對水彩畫創作的影響,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冰雪文化研究
(一)冰雪文化概述
冰雪文化屬于一種文化現象,是所處高緯度地區居民,在長期歷史實踐中所形成的與冰雪相關的民俗傳統。例如,東北地區與冰雪文化相關的民俗不勝枚舉,在千百年發展中,先民積累了大量識雪、御雪、巧用冰雪為自身服務,冰雪已經成為東北人冬季生活中的常見元素。同時冰雪文化與宗教存在密切關系,這是因為古時北方少數民族普遍崇尚白色,如“雪祭”中的祈雪、請雪、求雪等祭祀行為不僅表達了當時人的精神情感,也指導后人在嚴寒條件下正確辨識方位,訓練駕馭雪板的技能等[1]。
現階段的冰雪文化內涵已經有進一步拓展,從居民日常生活來看,冰雪文化與當地居民的衣食住行、雜談閑聊等存在密切關系。同時冰雪文化不僅強調天然存在的冰與雪,同樣也強調冰雪自然環境和冰雪生態環境,通過人與冰雪環境的互動,最終形成特殊人文景觀,這也是現代藝術的源泉。最后,冰雪文化已經與地區發展結合在一起,如有“冰城”之稱的哈爾濱就是冰雪文化的代表。
(二)幾種常見的冰雪文化
1.冰雪藝術文化
(1)冰雕。冰雕是冰雪文化的代表,藝術家以冰為加工制作材料,根據所要展現物體的特征,再通過雕刻的方法形成呈現藝術輪廓。目前冰雕的藝術形式已經得到進一步發展,如東北地區少數民族中的回族、滿族與朝鮮族都有制作冰燈的習慣,尤其是在春節前后,隨著雪花鋪滿大地,東北氣溫降到最低值,也到了制作冰燈的最佳時機,在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的奉獻、探索后,東北地區的冰雕雕刻藝術水平已經走在我國前列,如在冰燈中放置彩色燈泡,再配合聲音、動作等藝術手段,使冰燈具有更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實現了動態元素與靜態元素之間的統一,最大限度上保證了冰雕的藝術展示效果。
(2)雪雕。雪雕同樣在冰雪藝術文化中占據重要位置,其發源于堆雪人游戲,在經過長期發展后,逐漸形成了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例如,哈爾濱的太陽島上會定期召開雪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島雪博會的規模不斷擴大,參與活動的群眾數量不斷增多,陸續開展了一大批國內甚至國際雪雕賽事,這在推動當地冰雪文化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冰雪民俗風情文化
由于東北地區獨特的地理文化與氣候條件,使當地具有獨特的民俗文化氛圍,如長期生活在當地的少數民族保留了具有冰雪文化特色的藝術服飾與文化符號。如冬捕作為赫哲族傳統民俗,早在2006年就被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目前冬捕已經與當地冰雪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當地的民俗風情,也成為當地民族風情的展示地,省外與國際友人社交、狩獵和旅游勝地。
3.冰雪體育文化
冰雪運動是指在大自然的嚴寒之中(通常進行于寒冷的冬季,氣溫一般在0攝氏度以下)依托冰雪從事的體育運動,由此衍生的文化則具有民族性、區域性、歷史性、民俗性和實用性的特點,贊揚人們挑戰嚴寒、與風霜拼搏的良好品質。
二、冰雪文化對水彩畫創作的影響
冰雪文化具有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這也導致水彩畫創作被賦予了其他優秀品質,值得關注。
(一)冰雪自然景觀對水彩畫創作的影響
冰雪自然景觀在藝術色彩表達上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其無限魅力構成了水彩畫的獨特精神氣質,由此創作的水彩畫作品則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對于藝術家而言,在水彩畫創作中面對冰天雪地的自然奇觀,不僅可以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為后期創作提供源泉,從大部分作家的水彩畫作品中可以發現,大部分藝術家在冰雪景觀的影響下可以創作出豪放而流暢的作品,將北方冬季的純凈、壯美冰雪風光記錄在紙上[2]。從藝術創作現狀來看,大部分藝術家習慣于通過寫實的繪畫創作方法,配合留白技巧提升作品品質,結合當地特殊的風俗習慣、自然景色等進行藝術創作,力求用筆歌頌賴以生存的家園。
因此,在冰雪景觀文化的影響下,藝術家在水彩畫創作中應富有時代精神,保持自身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力,盡量運用最貼切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自然環境的藝術感受。例如,在水彩畫藝術家張翔得、張玉新等人的作品中,通過借景抒情的方法表達了自己對冰雪文化的認識以及對黑土地的熱愛,如張翔得的代表作《待到雪花時》以及張玉新的《松花江的冬日等》,在上述水彩畫作品的藝術創作中,藝術家以冰雪文化為主元素,通過冰雪的“白”為作品創造了無窮盡的創作空間。除此之外,水彩畫創作中冰雕、滑雪、冬泳以及冰雕等都是水彩畫中常見的冰雪元素,使藝術作品具有更強的人文氣息。
(二)冰雪體育文化對水彩畫創作的影響
在以冰雪文化為主題的水彩畫創作中,體育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表現形式而得到藝術家的廣泛關注,進而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冰雪體育文化。例如,2008年著名藝術家楊濱生在《回轉》中詳細記錄了滑冰運動中運動員的力量與速度,成為宣傳當地冰雪體育文化的代表[3]。除了《回轉》外,其他藝術家也通過自己的藝術創作來表達自己對冰雪文化的熱愛。例如,為慶祝北京冬奧會,黃進杰創作的《冰雪健兒》、新疆師范大學許有輝創作的《馳》、陳偉偉創作的《冬奧之約》等,上述作品以冰雪體育文化為背景,利用獨特的藝術文化形式傳播冰雪文化,最終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水彩畫藝術新形式,最終將我國冰雪體育文化傳播給全世界。
(三)冰雪人文景觀對水彩畫創作的影響
人文景觀是冰雪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冰雪人文景觀在東北地區得到充分體現,具有多樣性、創新性的體現,已經成為城市文化的內在精神核心。例如,王煥堤將自己對哈爾濱的景觀感悟體現在圖紙上,包括《哈爾濱中央大街之冬》《冰城瑞雪》《冬日的索菲亞大教堂》等無一不體現出冰雪人文景觀的美。
除此之外,冰雪人文景觀因為可以提供多樣化的作品素材而得到水彩畫創作者的喜愛,以畫家王可水彩冰雪畫中的《二一九公園》系列作品為例,他用畫筆將雪后的公園體現在紙上,在冰雪文化的襯托下,作者將恍如神奇的童話世界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感受到皚皚白雪下蘊藏的溫暖,并給人帶來無限遐想。黃有維在《冰雪系列篇》作品中,他賦予了冰雪人文景觀全新的定義,認為“水彩畫里的雪是純潔、遼闊的,因此應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p>
三、運用冰雪文化推動水彩畫發展的建議
冰雪文化對水彩畫創作有深遠影響,對于藝術家而言,應在深入了解冰雪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將冰雪文化與水彩畫創作結合在一起。因此,對于廣大藝術家而言,在作品創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冰雪文化的優勢,最終尋找提升作品質量的目標。
(一)了解地域優勢,充分滿足審美需求
基于冰雪文化主題的水彩畫在我國藝術領域占據重要位置,得益于東北地區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優勢,可在整合冰雪文化元素的基礎上,拓展水彩畫藝術創作的寬度與寬度。例如,在冰雪文化水彩畫創作中,可從銀裝素裹的山嶺樹木、千里冰封的河流雪山中汲取藝術元素,在感恩自然饋贈的同時,不斷提升水彩畫創作水平。除此之外,哈爾濱的冰雕雪雕、長春地區蓬勃開展的冰雪體育與冰雪游覽等冰雪文化運動可為水彩畫創作提供必要的素材。從大環境來看,現階段我國水彩畫創作已經取得喜人成績,但是未來藝術家還應該繼續開發冰雪文化的藝術元素,并從中尋找適宜的創作素材,最終達到提升藝術作品質量的目標。從長遠角度來看,藝術創作中需要藝術家充分發揮冰雪文化優勢,掌握冰雪繪畫材料,在延續傳承傳統水彩畫創作的同時融入地方文化,使之形成富有冰雪文化特點的水彩畫創作題材,爭取將有地域特色的水彩畫藝術推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二)掌握冰雪文化內涵,從群眾生活中提取有益元素
冰雪文化不僅是人與自然相處的產物,也是地域文化長期結合發展的結果,冰雪文化與地域文化之間的高度結合,可以使地區文化與冰雪元素整合在一起。因此,在水彩畫創作中,要求藝術家可在深入了解冰雪文化景觀特性的基礎上,通過民俗文化展示、文化積淀等方法,營造不同的藝術形式。而為滿足水彩畫自然性、過程性特征,還需要藝術家從群眾生活中提取與冰雪文化相關的元素,最終全面提升作品質量。例如,藝術家尤永貴在水彩畫《冬捕鱘魚》中詳細記錄了赫哲族人冬捕的場景,水彩畫作品將當地少數民族的服飾、民族節日等展現出來,可最大限度加深觀眾對地方文化的了解,彰顯水彩畫創作功能。同樣在劉文鎖的水彩畫作品《鏡泊湖冬捕》中也詳細描述了赫哲族人冬捕的過程,水彩畫中的人物形象豐富,將當地人的面部表情、服飾特征等完整記錄下來[4]。除此之外,冰雪文化的精神內涵也不斷拓展,這對于水彩畫創作有重要影響。因此,在未來作品創作中,藝術家可以充分提取生活中的積極元素,要求畫家具有時代精神,能時刻保持對身邊事物敏銳的洞察力,并善于用貼切的藝術語言將藝術感知傳達出來,引導藝術家將自己對作品的情感體驗、繪畫風格以及創作素材等整合在水彩畫作品中。
(三)從冰雪體育文化中汲取水彩畫創作元素
冰雪體育文化中的積極元素可以顯著提升水彩畫質量,在藝術創作中應該充分分析冰雪體育文化與水彩藝術的相關性,在掌握冰雪體育文化素材要點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其中的文化精髓,將水彩畫的創作與地域風情和現代冰雪體育文化相結合,力爭在中國水彩藝術發展過程中有所突破。從長遠角度來看,應該盡可能突出冰雪體育的文化形象,并結合當地傳統民族文化等內容,將水彩畫的藝術表達與地方民族文化以及中國現代冰雪體育文化有機地融為一體,力求在我國水彩畫創作發展中有所突破。例如,國家一級美術師洪家武為北京冬奧會創作了國畫《冰雪健兒》,國家高級美術師張抗洪的國畫《龍江雪鄉》栩栩如生,充滿冰情雪意的鄉土氣息。從上述作品的創作經驗來看,藝術家通過從冰雪體育文化中展現出運動員情系冬奧的愛國情懷,并且通過水彩畫的藝術創作表達,達到謳歌生活、貼近地域生活的目的,最終更好地傳承冰雪文化與冰雪精神。從大環境來看,黑龍江在當地美術館中開展的“迎冬奧·冰雪情黑龍江省優秀美術書法作品邀請展”活動中,通過水彩畫等作品達到推廣冰雪運動、激發群眾喜迎冬奧熱情的目的。
(四)創新水彩畫的藝術表達形式
在冰雪文化藝術創作中,冷逸、美冰是作品創作的重要表現形式,對于當地藝術家而言,長期的生活經歷使其對冰雪文化元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人與冰雪自然之間不存在對立關系[5]。因此,在水彩畫創作中,要求藝術家可以從水彩畫創作特性入手,將“雪”這一元素體現在水彩畫的方方面面,用雪元素體現作品的主題與審美,達到有凈化心靈、儲存生命、凝固喧囂、精神升華的目的,并通過新的東方審美理念表現對傳統繪畫新的認知和升華,這樣才能將水彩畫自身特性體現在作品中,用冰雪文化排除繁雜的色彩,也能體現當地藝術家空靈疏淡的人生境界,最終全面推動藝術家水彩畫作品升級。
四、結束語
冰雪文化具有特殊的藝術表達形式,為不斷豐富水彩畫的創作路徑,要求藝術家可以在探索水彩畫藝術表達特性的基礎上,掌握水彩畫的藝術表達形式,將地方文化特征、時代精神、民族特色等內容整合在水彩畫中,最終達到提升水彩畫質量的目的。對于廣大水彩畫創作者而言,未來藝術創作應充分汲取優秀的冰雪文化藝術元素,并嘗試以哈爾濱冰雪節、冰雪景觀、國際冰雪體育競賽等社會活動以及自然景觀為契機,抓住水彩畫藝術多樣性的特征,并將上述藝術文化元素體現在水彩畫藝術創作中,最終推動水彩畫向多元化、成熟化角度發展,以適應廣大居民對藝術創作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王慎芳,于東梅,楊晶.地域性美術創作促進嫩江流域文化發展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22(11):19-21.
[2]高敬澤,王姝妮,劉寅凱.民間美術優勢助力構建地域特色冰雪文化——以吉林省農民畫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1(02):174-175.
[3]鄒克瑾.基于冰雪文化的吉林省旅游衍生品設計開發[J].稅務與經濟,2020(05):109-112.
[4]馬嘯天.妙悟精能? 取重于世——論北方山水畫派代表性畫理的歷史意義[J].中國美術,2020(03):46-53.
[5]徐妹妍.冬奧戰略背景下龍江冰雪攝影文化發展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04):30-31.
作者簡介:郭子怡(2000-),女,山西晉城人,研究生,從事水彩畫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