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0日,《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全文發布,提出必須始終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戰略地位不動搖,把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擺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的重要位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牢牢守住確保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著力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
《實施意見》從10個方面提出了45項具體工作任務。一是切實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強調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加強耕地保護和用途管控,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加強糧食儲備調控。其中明確,健全農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的機制保障,確保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 073萬hm2以上,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650億kg以上。二是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強調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現代設施農業和特色產業。其中明確,穩定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培育千億級生豬產業集群;實施肉牛奶牛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培育40個肉羊大縣、羊飼養量達到4 800萬只;實施禽蛋禽肉提升工程,擴大家禽層疊式飼養規模,加快固始雞等地方品種新品系選育;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提出設施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27.3萬hm2,食用菌產量發展到180萬t,設施水產產量發展到7萬t;提出以優質小麥、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葉、食用菌、中藥材和水產品為重點,加快推進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基地建設。三是提升農業科技和裝備水平,強調加快推進種業振興,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和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其中明確,支持神農種業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基地,推進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建設,爭創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全力推進“中原農谷”建設,支持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加快發展,打造黃淮海平原高質高效農業示范區。四是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提出加快綠色食品業做強做大,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和發展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其中明確,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全面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推動農業農村與健康、教育、體育、文化、旅游、氣象等深度融合發展,提升縣城產業承載和配套服務能力。五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強調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和穩定完善幫扶政策。其中明確,壓緊壓實各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責任,把增加脫貧群眾收入作為根本要求,把促進脫貧縣加快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和“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六是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提出促進農民技能增收、經營增收、財產增收和轉移增收。其中明確,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積極發展高質高效農業,扎實推進農業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持續深化省際勞務協作機制。七是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出加強村莊規劃建設,推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扎實做好鄉村建設示范創建。其中明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創建鄉村建設示范縣20個、示范鄉鎮100個、示范村1 000個和國家級美麗宜居村莊50個。八是加快建設現代水網體系,提出堅持水網規劃引領,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民生水利,統籌推進“五水綜改”。其中明確,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農村供水“四化”,提高農村供水保證率。九是持續深化農村改革,提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其中明確,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十是加強黨對“三農”工作領導,提出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強化多元投入保障,強化人才支撐保障,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作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