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明
甘肅省柳園動植物檢疫檢查站,甘肅 酒泉 736100
甘肅省是我國的畜牧業大省。近年來,甘肅省大力扶持畜牧業發展,逐漸形成了牛、羊、豬、雞、奶、草等六大優勢產業集群[1]。隨著畜牧業規模的擴大,牲畜數量不斷增長,人們對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工作直接關系到地方動物防疫效果。因此,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建設,提升監督人員的業務素質,及時發現動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工作效率和質量,從而保障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受到極端天氣、人類活動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豬瘟、禽流感等各類動物流行疾病頻繁暴發,導致大量牲畜死亡,嚴重影響了畜牧養殖的經濟效益。而肉、蛋、奶等食品大多數來源于畜牧養殖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畜牧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畜牧養殖規模隨之不斷擴大。為避免動物疫病暴發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做好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工作極為重要。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對轄區內的動物及動物產品進行防疫監督檢查,確認這些動物及動物產品是否符合國家畜牧防疫相關制度和要求。一旦發現動物疫病,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可以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避免轄區外的動物疫情傳入,從而有效預防和控制動物疫病,維護畜牧業健康發展[2]。例如,2020年甘肅省瓜州縣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與公路、交警、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成功查獲一起違法違規調運生豬進入甘肅省的事件,有效避免了非洲豬瘟的傳播,及時消除了疫情隱患。
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負責對轄區內的動物、動物產品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動物、動物產品及相關物品,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隔離、查封、扣押及處理,能避免未經檢疫的、染疫的和病死動物產品流入市場,從而確保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社會各界十分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健康有機畜牧產品也逐漸受到市場青睞。在畜牧業發展中,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通過對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監督檢查,可以及時發現畜牧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市場需求引導當地養殖戶,轉變養殖理念和養殖方式,使其采用無公害養殖技術,大力發展生態養殖,從而提高畜牧產品的質量,促進當地畜牧業綠色健康發展[3]。
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資金大部分來自中央財政,地方財政每年對其資金投入有限,導致其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部分檢查設備老化,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以甘肅省柳園動植物檢疫檢查站為例,檢查站現有設施與《公路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建設標準》《甘肅省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規劃》要求的標準存在較大差距;檢查站綜合業務辦公樓僅具備簡單的辦公住宿條件,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通道、全天候噴淋消毒通道、隔離圈舍、飼草料庫房、疫病快速檢測化驗室及儀器等設備設施均未建設;受現有消毒設施較簡陋及當地大風天氣多、冬季漫長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檢查站無法保證全年消毒,導致動物疫病跨區傳播的風險較大。此外,由于一些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存在一定的隱蔽性且發生周期比較長,如豬藍耳病等慢性疾病,感染的生豬不會立即發病,需要使用專業的檢測儀器檢測血清中的抗體,才能對其進行病癥診斷[4]。但當前檢查站并未配備相應的檢測儀器,導致工作人員無法對運輸的動物及動物產品進行檢測,無法發揮檢查站在阻斷重大疫病跨區域傳播中的屏障作用。
近年來,我國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實施簡政放權政策。2019年,甘肅省開始撤并部分地區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將原來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執法權劃分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和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將部分負責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工作的人員調配至其他部門,導致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工作人員數量嚴重縮減,出現人員短缺的情況。以甘肅省柳園動植物檢疫檢查站為例,在農業綜合改革過程中,該檢查站縮減了11個編制,其中7名干部帶編制劃轉至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4個編制被統籌至其他單位,現僅有在編在崗人員9人。而根據甘肅省公路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工作要求,該檢查站工作人員需要負責管轄區域內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并根據防控重大疫情需要,對動物及動物產品的運載工具進行消毒,做好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相關情況的登記工作等,工作內容煩瑣復雜、壓力大,現有的工作人員數量根本無法滿足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24小時值守檢查工作需求[5]。
畜牧業的快速發展使動物疾病的發生呈現多樣化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工作的難度。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工作人員必須定期學習,及時掌握國內外動物疾病的發生情況及監督檢查方式,提高監督檢查效果。然而,受多種因素影響,甘肅省基層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缺乏直接對口業務單位,上級部門下發的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相關文件和精神不能第一時間下達到基層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造成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信息滯后,執法人員無法及時掌握國家關于動物防疫的最新標準和要求[6]。此外,受資金不足等因素影響,基層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工作人員缺乏業務培訓機會,上級主管部門沒有定期組織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工作人員外出交流學習,難以提高工作人員檢疫監督技能和知識水平,嚴重影響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工作效率和質量。
目前,甘肅省多個地區設立了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但受行政制度的影響,各個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僅負責各自轄區的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工作,并直接向主管業務部門負責,不同地區之間沒有實現信息共享,不利于甘肅全省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工作的開展。此外,甘肅省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未與公安、交通等部門建立協同防疫監督執法機制,影響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執法效果,工作效率較低。
相關部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增加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配套設施建設經費,建設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通道、全天候噴淋消毒通道、隔離圈舍及飼草料庫房等配套設施,購置專業化設備(如動物疫病快速檢測試劑盒、核酸快速提取儀、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等),以保障對可能出現的動物疫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消滅[7]。同時,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要立足當前實際,按照《甘肅省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規劃》建設標準,科學謀劃省際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改造提升項目,主動向上級部門匯報,爭取將項目列入省、市、縣各級“重要農業建設”整體項目規劃,爭取上級部門對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工作的資金支持。
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業務主管部門需要統籌基層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工作,優化資源配置,根據基層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地理位置、養殖規模等相關信息增設崗位編制,做到專人專崗,以滿足基層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工作需求[8]。此外,地方主管部門要根據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工作需求,實施高層次人才定向委托培養政策,引進高素質的動物防疫監督人員,為基層動物檢疫隊伍輸入新鮮力量。
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要定期邀請上級管理部門的專業人員定期到現場進行工作指導,定期組織開展培訓和技術交流活動,拓寬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業務人員的視野,使其了解并掌握動物防疫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等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9]。此外,農業部門需要加強與省、市業務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將基層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工作人員列入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相關學習培訓計劃,組織基層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工作人員參與全國性的相關業務學習培訓,不斷提升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提高防疫監督檢查工作效率和質量。
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需要加強與公安、交通、農業農村、路政等部門的合作,建立聯合監管的長效協作聯動機制,進一步強化動物防疫監督檢查體系。此外,相關部門要加快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信息化建設,建立疫情網絡監測系統,增強疫情信息快速傳遞和快速處理的能力,通過加強產地、市場、屠宰、流通、落地監管等各環節監管,實現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工作從“查幾個點”到“織一張網”的轉變,助推動物防疫工作再上新臺階[10]。
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要加強與相關科研機構的合作,開展基礎研究,為鑄造“銅墻鐵壁”式的防疫屏障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利用區位優勢建立大數據平臺,為甘肅省畜牧業轉型升級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
動物防疫監督檢查是從源頭上保障動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增加對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財政投入,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基層監督檢查站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建立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協同機制,以增強動物檢疫的及時性和時效性,從而確保畜牧業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