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嘯林
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馬蹄自然保護站,甘肅 張掖 734000
近年來,隨著市場對林業資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林業資源破壞現象愈演愈烈,不僅直接影響林業資源多樣化及生態系統安全,還嚴重威脅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強化林業資源管理備受關注[1]。近年來,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積極開展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實際工作中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直接影響林業資源管理質量及林業產業的長遠發展[2]。因此,筆者在分析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管理現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幾點建議,以期提升林區林業資源管理質量,推動當地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為強化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森林防火領域加大投資與建設力度[3]。截至2018 年,該林區新建13 座瞭望臺、5 個指揮中心,組建季節性專業與半專業撲火隊伍共計186 支,同時建有6 個森林防火地理信息指揮系統,形成了覆蓋全區的防滅火指揮體系。據統計,2016—2018 年,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發生近60 起森林火情,林業資源受災面積不到全區林業資源總面積的1%,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緊密圍繞林業信息化建設,積極探索應用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管理新模式。為提升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規范性、科學性與準確性,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積極開發與運用“智慧祁連山”大數據應用平臺[4]。這一平臺集數據監測、遙感、航拍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可以實現數據的科學入庫、匯交與管理。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用該平臺進行林業資源管理,不僅徹底改變了保護區原有的管理模式,還實現了林業生態全面感知、風險預警可控、林地動態監管與物種實時保護。
林農的思想意識與林業資源管理成效密切相關[5]。然而,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多數林農的森林培育、保護與管理意識較為薄弱。林農因受小農經濟的影響,其自給自足的家庭經營理念已經根深蒂固,再加上大多數林農的文化水平較低,所以既無法認識到林業的重要作用,又不具備林業資源保護意識。另外,盡管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部門加大了對林業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但是一些林農的法律意識依然較為淡薄,亂占耕地、過度開采、亂砍濫伐等行為屢禁不止,嚴重阻礙了當地林業的可持續發展[6]。
以往傳統的林業資源管理以人力管理為主,加之地廣人稀,導致亂砍濫伐、森林火災頻發。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往傳統的林業資源管理技術已經無法與當前的林業資源管理要求相適應,在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中積極引進新興技術勢在必行,如在開展森林數據監測時采用遙感技術、定位技術等,能夠大幅提升林業資源管理技術水平與管理效果。然而,在實際的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中,很多先進的技術并未得到合理應用,突出表現為部分工作人員由于不熟悉先進設備的操作、技術應用要求等,在獲取監測數據后不懂得根據監測數據適時調整管理內容與手段,導致技術應用效果不佳,降低了林業資源管理水平[7]。
盡管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林業資源管理領域的資金投入較大,但是相關設施與設備投入不足現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3 方面。一是林業資源監測設備不足。雖然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裝了一定量的監測攝像頭,但是由于保護區范圍較廣,監測設備難以實現全面覆蓋,導致部分區域無法實現實時的巡護監測。二是通信設施不足。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形復雜多樣,區域內網絡信號極不穩定,加之對講機無法遠距離使用,嚴重阻礙了工作人員的正常溝通與交流,導致發現問題時無法第一時間上報,工作效率較低。三是交通設施不足。林區道路崎嶇,再加上汛期道路沖刷嚴重、冬季雪天封路等原因,管理人員只能步行巡視,導致林業資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要想提升林業資源管理質量,推動林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建立科學、完善的林業資源管理機制非常重要。然而,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林業資源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導致林業資源管理效果不佳[8]。突出表現為由于缺少嚴明的懲罰制度,相關單位未能嚴格按照規定嚴厲懲戒不法分子,導致不法分子更加猖狂。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整合大部分林業資源時并未綜合考慮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監管機構也未能按照相關法規要求嚴格監督所有相關人員,導致當地林業資源管理效率不高,現有的林業資源管理制度也未能得到嚴格執行。實際的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多依靠內部監督,以上級對下級的監督最為普遍,而新聞媒體或社會大眾未能參與林業資源管理監督,導致一些違法犯罪行為無法及時被發現與制止。這不僅直接影響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還導致無法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要與時俱進地更新林業發展理念。在開展林業資源管理過程中,當地有關部門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不能因眼前利益而忽略了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更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謀求發展,應當徹底摒棄以往傳統的外延型、粗放型的發展模式,盡可能減少資源浪費與破壞環境的行為,從而保護當地林業資源。尤其是在生態文明視域下,林業有關部門應當制訂多元化的宣傳方案大力宣傳可持續發展理念,以提升廣大民眾與林業管理者的林業資源保護意識,從而保障林業資源林業安全[9]。針對林區周圍民眾,當地相關部門應當積極針對林業生態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工作,可以在抖音、快手等平臺利用各種各樣的小視頻進行大力宣傳,也可以采取懸掛標語、開展講座等方式進行宣傳,以豐富民眾的林業知識,提升其林業資源保護意識。這既有利于營造全民參與的林業資源保護氛圍,又有利于當地民眾配合林業管理部門做好林業資源管理工作。針對林區管理工作人員,有關部門應當重點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等,以提升其思想認識高度,使其可以嚴格依據相關規定、高效地開展林業資源管理工作。
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為推動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組建一支高質量的林業資源管理隊伍非常重要[10]。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關部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一是當地相關部門應適當提高林業管理人員的福利待遇,優化其生活環境,積極引進林業資源管理有關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充實林業資源管理隊伍;二是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技術培訓班,對林區營林護林及林業資源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包括新理念、新技術、新設備及相應的管理知識與技能等,以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三是林業部門應當定期考察林業發展情況,并不斷完善與創新林業資源管理技術與方法,以確保工作人員能高效開展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四是當地林業部門要定期安排經驗豐富的高層人員到現場進行指導,并據此制訂長期發展規劃,具體包括苗木的種植、養護、病蟲害防治、灌溉、施肥等多項內容,同時要對各項工作的人員數量及工作量進行合理安排,提升工作人員的技能水平,從而確保林業工作的細化落實。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持續加大在林業資源管理方面的資金投入,不斷優化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并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設備,為高效開展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有關部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①引進適量的監控設備,并合理布設,以確保全面覆蓋林區;②積極引進先進的通信設備,保證通信設備充足,改善林區網絡狀況,確保工作人員發現問題時能夠第一時間上報與處理;③改善林區交通條件,并引進足量的交通設備,以提高林業資源管理效率。
為確保順利開展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相關部門必須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確保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人員在開展各項工作時均能有章可循[11]。具體包括以下幾點:制定嚴明的值班工作制度,明確規定管理工作內容、注意事項、具體操作等,要求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人員嚴格按照這一制度開展管理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確保獎罰分明,調動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規范性。
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督,以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管理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重視外部監督。林業部門應當鼓勵大眾積極、主動參與林區管理監督工作,鼓勵其積極發現并舉報林業管理工作中的違法亂紀行為,盡可能減少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人員的不作為現象。二是強化內部監督。上級部門要強化對下級部門的監督,督促管理工作人員切實履行好自身職責。一旦發現違法亂紀等現象,必須嚴格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理,以提升林業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履職積極性。林業管理部門也要嚴格做好對員工的監督管理工作,端正其工作態度。一旦發現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不作為、胡亂作為的現象,必須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輕則對其進行警告或罰款,重則對其進行降職處分甚至開除[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