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婧
甘肅省洮河生態建設管護中心干休所,甘肅 卓尼 747600
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甘肅省南部,地理環境復雜,自然資源豐富,在改善環境、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持生態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林業資源作為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資源構成的關鍵要素之一,蘊含著巨大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從林業生態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可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林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對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受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林業生態基礎等相關因素的影響,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管理工作開展并不順利。基于此,筆者圍繞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和探討,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以期為我國林業資源管理工作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參考經驗。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內容構成較為復雜。以林業資源為核心的管理體系構建不僅涉及林業資源類別、分布等信息,還包括圍繞林業生態經濟發展的相關管理工作,如消防安全管理、林木種植管理、林木砍伐管理和生態空間優化管理等[1]。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林業資源管理工作與其他生態資源管理工作之間存在業務交叉,因此林業資源管理也被納入生態統籌管理工作。
區別于其他類型的生態資源管理工作,林業資源管理的對象是具有較強經濟屬性的林木,且林木的自然屬性對林業資源管理相關工作的開展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因此,林業資源管理應遵守以下3個基本原則。
在“兩山”理論指導下,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和目標都指向了生態環境保護,即林業生態的可持續性。在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情況下,任何形式的經濟發展都將失去意義。因此,林業資源管理應首要考慮生態優先原則,避免違背自然規律的逆向干預行為威脅生態平衡。
林業資源管理不僅要加強對原有林業資源的保護,還要統籌自然空間承載力,加快撫育具有環境適應性的人工林、次生林等。保育結合原則在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不僅豐富了林業資源,也為林業資源梯次化保育機制的實施奠定了基礎,有助于構建更加穩定的林業生態系統。
林業資源管理不僅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還要承擔發展經濟的任務。因此,林業資源管理應對森林資源進行綜合考慮,協調安排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可持續開發,即實現“以林養林”的資源管理模式,提高林業資源管理質量,平衡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相關規劃方案是林業資源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且需要根據人類社會的活動影響及對自然資源認識的深入,動態調整林業資源的保護范圍與分類。當前,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管理整體規劃目標設定較為保守,缺乏對未來長期建設發展的信心,導致林業資源管理規劃方案整體存在不足。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空間劃定及保護區輻射作用方面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也沒有形成發展體系格局,仍然停留在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單一范疇,缺少森林附加價值、生態資源等方面的發展計劃。此外,自然生態系統由林業生態、水生態、動物生態、微生物生態等構成,相關部門應圍繞多元生態系統下的相互協同開展林業資源管理[2]。但在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管理近期的發展規劃中,人本位思想仍然居上風,“為了保護而保護”的思維依舊存在,導致在林業資源管理規劃中改造自然的痕跡偏重,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
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林地面積占保護區總面積的90%以上,但根據2022年甘肅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公開數據,能夠用于國有林場改革發展、林業草原行業管理、森林資源管護、生態保護、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自然保護地建設等項目的費用不足總預算的40%[3]。充足的資金是保障林業資源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由于未能構建科學的林業生態經濟發展模式,缺少有效的融資渠道,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管理經費嚴重不足,影響了林業資源管理質量和效率。
目前,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管理機制不完善,如林業資源管理部門職責范圍不清晰、部門成員崗位頻繁調動等,都對林業資源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傳統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監管機制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無法實現“事前監管”;對于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缺乏參考標準,難以做到公開、公正、透明。例如,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工造林工程多位于牧區,林牧矛盾較為突出。當地居民的牛、羊等牲畜會啃食和踐踏苗木,對林業資源造成破壞。由于缺乏科學的監管機制和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幫助,林業資源管理部門無法及時發現問題,難以鞏固人工造林成果[4]。
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地面積較大,傳統的林業資源管理技術效率低、成本高,已無法滿足當今林業發展對林業資源管理技術的要求。以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管理中并未得到全面推廣使用,且保護區現有信息化資源管理系統之間相互獨立,無法最大限度發揮技術融合優勢,導致林業資源管理質量偏低。
林業資源管理涉及人才、環境、經濟等多個方面。因此,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編制林業資源管理整體規劃方案的過程中,應強調以上關聯內容,尤其是針對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中不同資源的消耗、恢復情況進行動態跟蹤。林業資源管理規劃應強調保護與開發的同步性,轉變傳統“只保護、不開發”的管理思路,以提高林業資源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此外,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編制林業資源管理整體規劃時,應針對當地豐富的生態系統構成,深入分析不同生態系統的相互關系,制訂區域生態系統協同發展規劃,最大限度通過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林業資源管理,避免過度人為干預導致破壞生態系統平衡。
目前,資金問題是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管理工作開展的關鍵影響因素。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在原有發展基礎上,提高自營林業生態經濟效益和開辟多元融資渠道,以加大林業資源管理資金投入力度,提高林業資源管理效率。第一,提高自營林業生態經濟效益。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對保護區范圍內的林木類型進行詳細區分,并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不同地理空間的林業生態經濟發展模型,通過合理規劃林業空間布局,選擇最佳的林業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優化升級林業結構,提高自營林業生態經濟效益,為林業資源管理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第二,開辟多元融資渠道。對于林業資源管理資金不足的問題,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除了要積極爭取國家財政補助外,還要結合林業生態經濟發展的具體要求開辟多元融資渠道,如采取員工入股、招投標等方式為經濟林木種植項目提供必要資金,減輕財政壓力,保證林業資源管理資金充裕。
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進一步完善林業資源管理機制,強化事前、事中監管,完善使用林地、采伐林木活動等監測體系,從源頭上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監督管理。在現有管理機制下,財政部門、林業資源管理部門等相關部門應具有相同的管理權限,打通由下至上的管理通道,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此外,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通過信用評級制度,對涉林第三方進行綜合評價和管理,建立健全林業資源管理信息披露機制。針對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林業資源管理部門應落實責任追溯制度,明確責任主體,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嚴厲查處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5]。
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地面積較大,傳統林業資源管理技術存在覆蓋范圍小、效率低等問題。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通過融合應用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大數據處理技術、三維可視化技術等現代化科學技術,創新林業資源管理方式,提高林業資源管理效率和質量。第一,圖形圖像處理技術。目前,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在部分區域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通過此系統可動態觀察相關空間林業資源管理情況;并在此基礎上融合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實現對圖像數據的智能化分析,以降低林業資源管理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第二,大數據處理技術。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利用遙感技術動態獲取整個區域的林業資源數據,并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林業資源管理模型,最終通過模型預測提高林業資源管理的科學性。第三,三維可視化技術。傳統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多通過圖像、視頻、文字等展開,能夠呈現的信息有限。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通過三維可視化技術,在豐富林業資源管理內容構成的同時,實現對林業資源的三維動態展示,使林業資源管理部門能夠更加直觀、全面地獲取林業資源信息,提高林業資源管理水平。
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林業資源管理的指導思想。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管理是甘肅省林業生態保護工作的重點。針對現階段林業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堅持林業資源管理三大原則,加強整體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管理機制,創新管理技術,從而平衡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推動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