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利芩
東蘭縣東蘭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 東蘭 547400
養殖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與種植業并列為農業生產的兩大支柱,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近幾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縣通過積極推廣種草養牛、圈養山羊、網箱養魚、生態圍欄養魚等科學實用技術,以及采取對重點養殖業發展項目實行貸款財政貼息和免費為規模養殖戶提供種苗等優惠政策,不斷做大做強當地養殖產業。然而,隨著東蘭縣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壯大,其所面臨的棘手問題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動物防疫方面的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做好動物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工作是基層畜牧獸醫日常防疫工作的重點之一。加強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能夠讓養殖戶詳細了解動物疫病的流行規律,為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高效、科學開展奠定基礎。因此,基層畜牧獸醫要積極深入養殖群體中,通過、現場詢問、現場觀察及標本采集與檢測等方法進行當地的動物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一方面,掌握當地具體的動物養殖規模、分布等重要信息,從而為當地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出謀劃策;另一方面,對一些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規律、流行特點、傳播因素及動物本身的健康狀況有所了解,從而更好地幫助養殖戶制訂科學合理的動物疫病治療方案或疫苗接種程序,指導進一步的防疫實踐,避免動物疫病給養殖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1]。
食品質量安全歷來都是人們重點關注的話題。為了向人們提供安全、營養和健康的動物性食品,基層畜牧獸醫需要加強對畜禽產品的安全性檢查?;鶎有竽莲F醫進行畜禽產品的安全性檢查,就是對畜禽產品進行相關的檢疫工作,如對各種食源性病原菌、食源性寄生蟲、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及當前人們比較關注的口蹄疫、禽流感、瘋牛病等進行檢測與監督檢查,防止動物檢疫不合格的產品進入消費市場。如此,既能有效保證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又能防止動物疫情隨著相關產品的流通而發生擴散[2]。
基層畜牧獸醫除了肩負保障養殖動物健康安全的傳統職責,還承擔了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任務。人畜共患病是指在人類與脊椎動物之間可以自然傳播的疾病,其高危人群主要有畜禽養殖人員、畜禽屠宰人員、畜產品加工人員、寵物養殖愛好者等。在我國,目前已經被證實的人畜共患病約有90 種,其中常見的有狂犬病、結核病、禽流感、口蹄疫、沙門氏菌病、日本乙型腦炎等[3-4]。在畜禽養殖期間,一旦發生嚴重的人畜共患病感染事件,不僅會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及經濟損失,還會給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威脅。因此,在基層畜牧獸醫日常防疫工作中,不僅要做好動物疫病的免疫與治療工作,而且要對養殖人員、屠宰場工作者等人畜共患病高危人群加強宣傳教育,宣傳科學養寵理念和防治人畜共患病等知識,防止人和動物之間互相傳染疫病,及時發現并切斷傳染。
做好動物疾病免疫與治療工作是基層畜牧獸醫日常防疫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動物疫病免疫方面,基層畜牧獸醫應發揮主體作用,與養殖戶共同做好畜禽動物春秋季疫病防控免疫工作,對有可能出現的高危性、傳染性動物疫病制定相應的疫苗接種程序。注意正確選擇疫苗種類,由畜牧獸醫進行規范接種,防止動物患病[5]。疫苗注射以后,基層畜牧獸醫還要對畜禽及時加掛免疫耳標,建立紙質和電子免疫檔案。而對未免疫的動物,一旦達到可免疫條件,畜牧獸醫要及時對其補種疫苗。在動物疫病治療方面,畜牧獸醫應對動物疫病進行正確的診斷,確定病因、病類,再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科學治療,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同時,基層畜牧獸醫要指導養殖戶加強日常清潔護理,為染病動物飼喂一些有營養的飼料,以此提高染病動物的免疫力。
做好動物免疫抗體監測工作是基層畜牧獸醫日常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夠及時掌握動物的實際免疫效果或抗體質量水平,可為科學開展防疫工作奠定基礎。因此,在畜禽的日常飼養管理過程中,畜牧獸醫要不定期做好動物的臨床健康檢查工作,通過畜禽血樣采集和實驗室檢測判斷其抗體是否達標,并以此掌握和評估動物疫情的流行動態,作為科學依據診斷動物疫情,或對重大動物疫情進行預警預報[6]。此外,每次進行疫苗接種工作以后,基層畜牧獸醫應做好動物免疫抗體監測工作,判別疫苗是否對動物機體產生保護力、是否需要再次補免[7]。
目前,許多農村地區養殖戶不但規模小、分散,而且養殖人員大多知識文化水平不高,養殖觀念比較傳統、守舊,未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動物疫病防控意識淡薄。養殖戶缺乏動物疫病防控意識,會導致對養殖牲畜的管理十分松懈,僅少部分養殖戶會自覺開展系統的動物防疫工作,有的養殖戶甚至在動物發生疫病時為了減少經濟損失而刻意隱瞞實情,給動物疫病的防控埋下了嚴重的隱患。
基層畜牧獸醫是一個專業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崗位,準入門檻比普通崗位要高,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與較高的技能。然而,由于基層地區生活條件普遍比較艱苦,工作環境也不容樂觀,加之基層畜牧獸醫日常防疫工作任務量大、工作內容繁雜等,導致許多專業對口的年輕畜牧獸醫不愿意留在基層工作?;鶎有竽莲F醫站專業人才緊缺的局面也因此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改善[8]。
雖然許多基層地區已經建設大量的獸醫站,但是目前基層獸醫站不僅缺乏專業的畜牧獸醫,而且缺少防疫工作所需的各種先進設施、設備,實驗室更是形同虛設。在這種情況下,基層畜牧獸醫難以正常開展動物疫病實驗室檢測等工作,從而可能導致診斷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最終錯過動物疫病最佳的防治時間,無法有效控制動物疫情[9]。
目前,許多地區仍未建立一套比較完善、規范的動物防疫工作管理制度,直接影響動物防疫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例如,在日常防疫工作中,沒有明確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職責,出現問題時易出現相互推諉責任的現象;獎懲機制不健全或未建立,難以激發畜牧獸醫的工作熱情,對一些違規操作行為也難以進行有效約束。
針對養殖戶動物疫病防控意識淡薄的問題,畜牧獸醫必須借助各種途徑及渠道,積極深入養殖群體中廣泛開展動物防疫宣傳教育工作。例如,采用張貼標語、橫幅、通告等形式,加大動物防疫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讓養殖戶充分了解動物疫病的危害與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相關違法違規行為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10]。同時,應普及一些動物防疫相關的小知識,引導和鼓勵養殖戶自覺參與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提高養殖戶對動物疫病的安全防范意識。
動物防疫工作的高質量開展離不開人才支持,因此,有關部門應加強畜牧獸醫的引進與培養。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基層畜牧獸醫的就業環境,通過優化待遇或者獎勵等方式,不斷吸引一批專業知識儲備豐富、技術功底扎實的高素質人才充實基層畜牧獸醫工作隊伍;另一方面,應加強對基層在職畜牧獸醫的系統化、專業化培訓,條件允許的可以安排人員外出進修,不斷提升其專業素質和實操能力,以此提高整個工作隊伍的動物疫病防控水平。
動物防疫工作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公共事業,關乎動物健康及人類的生命安全。因此,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該項事業的支持力度,適當增加相關工作財政預算。尤其在動物防疫基礎條件建設方面,更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基層獸醫站的醫療設備,做好相應檢測設備的更新換代工作,建立起功能齊全的獸醫實驗室,以全面提高基層地區動物疫病防控及檢疫水平。
健全的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管理機制是保證防疫工作有序開展的前提。因此,地方畜牧獸醫局要制定完善的工作責任制度,明確各部門及各位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范疇與工作職責,一旦出現重大動物疫病問題,能合理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11]。與此同時,地方畜牧獸醫局要建立健全獎懲機制,對工作表現突出的人員給予適當的獎勵,以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出現工作失誤的人員給予適當的處罰,以規范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此外,地方畜牧獸醫局要構建一套完善的應急預警機制,確保遇到突發動物疫情時能及時采取緊急應對措施。
畜牧業是我國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柱,其發展狀況與廣大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保證畜牧業健康發展,基層畜牧獸醫需要做好動物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做好畜禽產品安全性檢查、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做好動物疫病免疫與治療、做好動物免疫抗體監測等基本工作,同時針對防疫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的具體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