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鍇 郭飛君
【摘? 要】? 新時代基礎教育發展促進物理教育的改革,從教育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育評價五方面對初中物理教師提出了要求.本文從提高跨學科素質、豐富專業知識,摒棄傳統教學、提升專業能力,關注教師需求、增強專業信念,樹立正確物理倫理觀、形成專業倫理態度,四個方面闡述促進初中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 初中物理;核心素養;教師培養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體現了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基礎教育是教育的根基,新時代下基礎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基礎教育的改革離不開教師的專業發展.初中物理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
1? 基礎教育的現狀
新時代基礎教育的發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基礎教育發展有了新理念、新思想.
1.1? 教育評價的改革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教育評價是教育發展的指揮棒,推動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要突破“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問題[1].義務教育階段教育部等六部門于2021年印發了《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從縣域、學校、學生三個層面出發進行評價.
1.2? “雙減”政策的落實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雙減”從校內校外兩個維度來減輕學生的負擔,杜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現象.校內要做到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改變作業的形式和內容,轉變原有的題海戰術,明確設計作業是為了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及促進學生的發展.校外要減輕學生的培訓負擔,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減少有關的學科培訓,使教學的重心回歸課堂.“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不斷推進學校教育提質增效,真正做到教育的育人目標.
1.3? “學科核心素養”的凝練
2017年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時凝練了各學科的核心素養,與原有的課程標準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相比,學科核心素養是“三維目標”的整合與提升,是學科育人目標的認知升級[2].2022年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個學科的課程標準(以下簡稱“義務教育新課標”).對比2011年版的課程標準,義務教育新課標更強調“育人”,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素養”為導向[3].義務教育新課標為基礎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教學過程中摒棄原本“坐而論道”的育人方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真正做到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 物理教育改革對初中物理教師的要求
新時代基礎教育的發展促使初中物理教育的改革,教師是教育改革的實施者,物理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師專業發展.因此,物理教育改革從教育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五個方面對初中物理教師提出了要求.
2.1? 教育理念從傳授知識轉變為立德樹人
初中物理是自然科學領域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在科技發展過程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和人文觀念的不斷變革,題海戰術、關注考試成績的教育理念出現了弊端,新時代初中物理教育要真正做到生活化,教師要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明確物理的育人價值.教師在物理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也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質疑和創新的能力,培養其不畏艱難、堅持不懈以及與團隊的合作精神.
2.2? 教學目標從“三維”目標轉變為“學科核心素養”目標
“學科核心素養”目標來自“三維”目標又高于“三維”目標,前者相較于后者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加凸顯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4].初中物理旨在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和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新時代將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一體化部署,物理教育是培養人才中關鍵的一環,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以素養為導向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協同發展,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物理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的科學邏輯思維.同時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教育激發學生們無限的潛質,培養伴隨學生一生的能力和素養.
2.3? 教學內容從單學科知識轉變為多學科融合知識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學科間相互交叉滲透.新時代物理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需要學生用運用“跨學科”知識來解決問題[5].義務教育新課標增設了“跨學科實踐”這一主題,要求初中物理教學的內容從原先的單一學科知識轉變為多學科融合知識,能夠加強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培養中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4? 教學方式從講授式轉變為情境式
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把話語權交給學生.教師要摒棄原先的“灌輸式”教學,以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為導向尋求新的教學方式.
例如? TBL(Team-Based Learning)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方式,前者是教師提前提供教學內容和要點,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閱讀和準備,課上教師進行答疑;后者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圍繞問題,獨立收集資料、解決問題.在初中物理課堂上要時刻關注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境式教學”,用圖片、視頻、實驗等為學生創設物理場景,讓學生們學會并應用物理知識.此外,還可以在教學活動中設計比賽活動,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
2.5? 教育評價從單一評價轉變為多元評價
教育評價能夠判斷教學是否達到了既定目標,新時代下基礎教育評價要破“五唯”,因此教育評價要從傳統單一的考試評價轉變為多元化的評價.初中物理教師的評價方式有平時的作業評價、考試評價、課堂評價和活動評價.作業評價可以通過評等級和寫評語兩種方式進行,從字跡是否工整、知識點掌握是否準確等展開評價.課堂上采用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以及自我評價三種方式.活動評價可以開展紙橋大賽等物理小制作比賽,班級之間、班級內部的知識競賽以及物理標兵的評選.多元評價方式是對所有學生的全方面評價,體現了評價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3? 初中物理教師專業發展措施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影響著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根據物理教育的改革對初中物理教師的提出要求,可以從教師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信念以及專業倫理方面促進其專業發展.
3.1? 提高跨學科素質,豐富專業知識
義務教育物理新課標提出的“跨學科實踐”要求教師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既具備精深的物理學科知識,又具有跨學科研究活動實際需要的其他學科的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生們運用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必然會與其他學科產生交叉.初中階段的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又有強烈的好奇心,例如,螢火蟲為什么會發光?電鰻為什么能放電?這類問題就是生物中的物理現象,解釋此類現象要求教師同時具備生物學和物理學的知識體系.初中“跨學科”主題的提出促使教師不斷拓展專業知識的廣度和不斷挖掘專業知識的深度,把握各學科方向,建立起學科之間的聯系.
3.2? 摒棄傳統教學,提升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強的教師具有高質量的教學,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到“提質增效”,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情境創設、教學評價等環節的專業能力[6].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質是生活和實驗,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要注重實驗環節的設計,通過實驗來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印象.同時,物理的專有名詞對初中生來說是晦澀難懂的,教師要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傳統教學采用“灌輸式”的方式,不利于培養中學生的物理素養,教師可以通過構建物理場景來展開教學.
例如? 在進行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第12章第二節“滑輪”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從“起重機提起重物”這一場景入手,帶領學生們用自制起重機搬運材料,讓學生自己感受“滑輪”帶來的便利,從而展開對“滑輪”這一章節的教學.
3.3? 關注教師需求,增強專業信念
新時代下基礎教育不斷發展,學生回歸課堂,教師需要以更堅定的信念投身于教育事業中.“雙減”政策的落實要求初中教師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增加了教師的工作任務,延長了工作時間,從而減少了教師的私人時間,導致教師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間的沖突,使得教師產生職業認同危機.因此,要關注教師的需求,增強其專業信念.首先,采用彈性工作制,給予教師更多自由的時間去處理其他的事情,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的關系;其次,為教師提供物質保障,如課后延時服務的經費補貼,保護教師合法權益,讓教師沒有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教學;最后,關注教師的情感需求,不論是教育評價改革還是新課標的提出,教師都要調整自己的教學工作,在這期間要給他們一定的緩沖時間去接受新的理念,緩解教師面對教育改革所帶來的壓力[7].
3.4? 樹立正確物理倫理觀,形成專業倫理態度
專業倫理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式,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的最高境界是建立正確的物理倫理觀.物理教師要明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通過學習物理知識,培養物理思維可以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是物理的研究與發展也會帶來一些災難性的后果.
例如?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22章“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的教學,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核能對國家國防事業做出的貢獻,但同時也要強調能源而帶來的危害——石油危機引發的戰爭以及核武器的能夠炸毀地球.這就是教師的專業倫理態度,培養學生的倫理意識,引導他們進行倫理批判,培養其辯證看待問題的能力.
4? 結語
總之,新時代基礎教育注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階段,初中物理教師的專業發展影響著中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要把握初中物理教育的改革方向,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方式,拓寬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
【課題項目:長春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項目編號【2022】第025號)】
參考文獻:
[1]余小波.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熱點問題前瞻[J].湖南教育(A版),2022,1195(09):30-3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4]廖伯琴.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基于核心素養內涵的義務教育物理課程目標解讀[J].教師教育學報,2023,10(02):50-58.
[5]廖伯琴.繼承與發展:物理課程標準修訂的主旋律——以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從2001版到2022版)為例[J].物理教學探討,2022,40(11):1-5.
[6]余文森.新課標呼喚新教學——新時代教學改革的方向與路徑[J].教師教育學報,2023,10(02):43-49.
[7]姚計海,張蒙.“雙減”政策下教師專業發展的機遇、問題與對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6):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