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妹 (信息工程大學)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太空成為世界各國博弈的新領域。印度尼西亞作為東盟最大的經濟體,也致力于發展太空力量,并出臺太空法和頒布太空規劃。2022年5月14日,印尼總統佐科參加美國-東盟特別峰會期間,在海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等人的陪同下,參觀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火箭工廠,并與SpaceX公司CEO馬斯克會面。雙方就潛在的投資和技術合作進行了討論。馬斯克表示,印尼人口眾多,在許多領域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他對未來與印尼開展合作很感興趣。佐科邀請馬斯克在巴厘島G20峰會期間到印尼參觀,并出席G20工商峰會。其實,早在2020年12月,佐科就邀請馬斯克創辦的SpaceX公司到位于印尼巴布亞省的比亞克縣建設火箭發射場。這表現出印尼希望與SpaceX公司達成合作的強烈意向,也表明印尼發展太空產業的目標與決心。其中,建設太空港并擁有自己的大型火箭發射場就是目標之一。
印尼早在《2013年太空法》中就已經明確要建設太空港。[1]《2016-2040年太空活動總體規劃》中也表明,印尼要聚焦5項課題,即:太空科學、遙感、太空技術、發射和太空商業活動,利用上述尖端技術在未來25年建成自己的太空港,至少在2040年實現自主生產衛星,并且使用自主生產的火箭發射到外太空。[2]印尼國家航空航天研究所(LAPAN)所長托馬斯表示,太空港計劃對于印尼追趕世界航天技術發展的腳步十分重要,能夠推動印尼掌握航天科技領域的戰略自主性。其實,印尼在西爪哇省牙律縣已經擁有了火箭發射場,但由于規模較小,只能滿足小型火箭的發射任務,要想成功發射大型火箭,還需要更加廣闊和安全的地點,大型新火箭發射場的建造至關重要。

比亞克太空港位置及功能設施示意圖(來源:LAPAN)
關于新火箭發射場的選址有兩個:一是位于巴布亞省的比亞克縣,二是位于北馬魯古省的莫羅泰縣。兩個選址的人口密度相對較低,并且面向太平洋。相比之下,莫羅泰縣人口較少,但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比亞克縣位于南緯1°,距離赤道更近,更加節省燃料,而且直接面向太平洋,使一級和二級火箭的降落點處于更加安全的海洋,同時,早在20世紀80年代,LAPAN研究所已經在比亞克島北部預留了1km2的土地,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因此,比亞克縣更具戰略性和安全性,成為建造太空港的理想地點。2019年11月7日,LAPAN研究所在國家協調會議上宣布比亞克縣正式成為太空港建造選址。
LAPAN研究所計劃在比亞克縣分階段建造兩種類型的太空港,即小型太空港和大型太空港。小型太空港用于進行飛行試驗活動和發射小型火箭,大型太空港則用于與國際伙伴展開合作,發射大型火箭。研究所原計劃在2020年對建造規劃進行綜合研判,對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做全面評估,對資金來源做專門研究,并在2021年規劃了太空港的建設藍圖。而實際上,研究所在2021年仍未完成上述各項指標的研究。其原計劃在2024年建成小型太空港,并投入運行,至少能夠用于試射研究所開發的多級火箭,之后與國際伙伴合作建設大型太空港,用于國內和國際多級火箭的發射。當前,印尼正在研發固體火箭,并逐步提升研發水平。
在比亞克縣建造太空港的計劃得到了多方支持。巴布亞前任省長蒂納爾認為建造太空港將為比亞克縣帶來積極效應,若能按照正常渠道和正規法律行事并保持良好溝通,計劃的執行不會面臨阻礙。2019年11月,時任印尼國家研究和創新局(BRIN)局長班邦表示,政府會劃撥國家預算及來自第三方合作伙伴的資金來保障太空港的啟動建造。2020年2月,他再次提出將會繼續吸引國際投資達成合作,抓住太空領域商機,建成不僅是印尼的更是國際社會的太空港。2022年5月20日,比亞克縣長那阿普向佐科表示,希望能夠加快比亞克縣國家戰略課題的建設工作,其中就包括建造太空港。2022年10月10日,總統顧問穆爾多科在召開關于加快比亞克太空港建設的協調會時指出,太空港建造計劃已經得到佐科的特別關注和比亞克當地民眾的熱情支持。在協調會上,BRIN局長漢多科表示,計劃聯合投資者建造太空港以減輕國家收支預算的負擔,考慮到佐科總統會在2024年結束任期,強調各方要迅速行動,并保證投資者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那阿普表示,土地問題已經解決,已經為太空港計劃準備好了上百萬平方米的土地,并且可以根據需要向東擴張。
LAPAN研究所希望通過建造太空港使比亞克島成為太空島,不僅能用于發射火箭,而且能夠發展衛星工業和集成火箭工業,為當地民眾帶來收益,進而推動比亞克島的現代化建設,為印尼帶來多方面收益。
一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太空港的籌備建設為相關產業提供了發展機會。巴布亞地區富含豐富的鎳、銅等礦產資源,而用于測繪的納米和微型衛星等相關產品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鎳等原材料,因此會加速巴布亞的資源開發并促進印尼本土礦業的發展,同時會為當地民眾提供就業機會。太空港建成之后,由于赤道的地理優勢,火箭發射將節省大量燃料,降低火箭發射成本。而印尼將成為亞太地區唯一擁有赤道發射場的國家,發射場為外國提供有償火箭發射服務,將為印尼增加國家收入。除此之外,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太空港有望成為科技產業旅游地,開放火箭發射參觀,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
二是維護政治穩定與安全。在比亞克建立了印尼海軍和空軍軍事基地,對于印尼軍方來說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太空港建成有助于印尼軍方力量發展,維護巴布亞地區社會穩定。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分離運動已經在巴布亞地區持續了數十年,太空港建設帶來的聯動效應有助于加強維護當地穩定秩序的武裝力量,同時依托太空港發展衛星技術,有助于增強邊境等分離主義分子活動頻繁地區的監控,促進國內穩定。
三是提升國際地位。比亞克太空港一旦建成,將成為繼南美洲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和巴西阿爾坎塔拉發射場之后第三個赤道太空港,也是亞太地區唯一一個赤道太空港。這將增加印尼在區域乃至全球交往中的談判籌碼,進而提升印尼在東盟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軍事地位和話語權。
太空港建成帶來的預期收益非常可觀,但實際上太空港建設進度緩慢,推進過程面臨諸多坎坷。
一是技術發展面臨瓶頸。印尼火箭技術從20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相比還很落后,依然高度依賴外國技術。為解決技術困難,LAPAN研究所積極推動火箭技術領域年輕人才隊伍建設,自2007年開始定期每年在高校范圍內舉辦火箭和飛艇競賽,競賽質量逐年提高。研究所期望通過上述方式吸引大學生提供創新性想法,并投入火箭技術研發工作當中。同時,LAPAN研究所積極尋求與國外政府或私企合作,以爭取技術或資金支持。目前,日本、韓國、印度、俄羅斯以及中國都展現出合作意愿,但一些細節還需要各方進一步商討。
二是國家政策一致性和機構協調性有待提高。2021年,佐科將印尼政府負責太空活動的研究機構整合到了一個專門機構,即BRIN,這就意味著,自此之后,LAPAN研究所、印尼科學院(LIPI)、印尼國家原子能機構(BATAN)等都隸屬于BRIN。BRIN的任務是負責研究和開發,推進技術創新與應用,實施核能和綜合空間活動,并直接向總統報告。[3]而LAPAN研究所整合前也是依據法律條例直接向總統負責的非部級研究機構,轉變為隸屬于BRIN后,就存在著太空管理機構法律條例規定重疊的問題,LAPAN研究所也將受制于官僚政治。另外,BRIN內部還成立了印尼國家航天局(INASA-BRIN),其職責是在政府間和非政府空間組織管理印尼空間事務的過程中擔任印尼聯絡官員和國家協調中心。由于LAPAN與INASA-BRIN的名稱有相似之處,容易造成國際社會中潛在合作者對這兩個機構及其職能的混淆,增加不必要的程序。佐科政府一直以來倡導簡化官僚政治,將LAPAN研究所整合至BRIN中也是想要通過整合簡化組織機構,但實際上這一舉動擴大了BRIN的規模,也容易增加LAPAN研究所深陷官僚政治的困擾。法律條例繁瑣重復,而且缺乏監管協調,這些會對技術、活動和印尼國家空間政策的發展產生影響。政策缺乏一致性和連貫性,太空港的建設進程自然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三是當地民眾對太空港計劃接受困難。第一,原住民擔憂被迫背井離鄉。比亞克島上的居民依然沿襲部落制度,依靠在熱帶雨林中的空地耕作、采集藥用植物、捕獵等較為原始的方式生存。因此,土地對于他們而言是賴以生存的生計來源。土地還是當地部落家族的身份象征及其與祖先的聯結,太空港計劃帶來的土地征用會占據他們傳統的狩獵場,壓縮其生存空間,迫使他們離開生存家園。建造太空港至少1km2土地的需求很難得到滿足。第二,建造發射場可能會破壞環境。土地征用意味著砍伐森林,而對比亞克島上部落居民來說,森林意味著生存來源和瀕危動物的棲息地,太空港的建造會破壞島上居民和動物的共同家園。第三,當地民眾擔心島上駐軍增加威脅島民未來。太空港建成帶來的聯動效應會增強島上原本存在的軍事力量,有可能增加巴布亞分離主義勢力與軍方之間的沖突,最終受到威脅的還是島上當地民眾。
截至目前,馬斯克尚未明確表示合作意愿,印尼政府與他國政府之間的合作也尚未成形,總體來看,印尼太空港建設進程緩慢、進度滯后。加之當前巴布亞武裝犯罪團伙(KKB)等分離勢力日益猖獗,通過劫持新西蘭籍飛行員,謀求與印尼政府和聯合國談判以獲得獨立,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印尼即將迎來大選年,各政黨忙于為維護自身利益搭橋鋪路。當前印尼政府似乎無暇顧及比亞克太空港規劃,印尼太空強國夢任重道遠。
印尼要順利啟動太空港建設規劃,需要有關各方積極推廣太空港計劃,增進民眾對該計劃的正確了解,并積極尋求當地領主支持。同時,印尼政府也要注重太空政策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及時排除政府更迭帶來的不確定性,做好監管協調。印尼政府只有通過改善國內環境,讓國際社會感受到太空港等規劃的穩定性和良好發展前景,才能有利于吸引外資,以便更順利地開展國際技術合作。印尼建成太空港并成為“亞洲太空大國”的宏大目標對于印尼實現“中等強國”夢想至關重要,是印尼成為地區領袖型國家,并突破東盟范圍在亞太地區發揮重大作用,成為世界大國不可或缺的一環。[4]同時,這也將改變國際太空格局,值得學界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