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新出發:上海市文聯“文藝兩新”創評展演系列活動圓滿舉行
近日,新時代·新征程·新出發——上海市文聯“文藝兩新”創評展演系列活動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此活動由上海市文聯主辦,市文聯協會工作處、市文聯組織人事處承辦,上海美協、上海市書協、上海文藝事業發展中心、上海市文聯藝術創作和促進中心協辦。2022年啟動的上海市社會文藝工作者藝術系列中級職稱評審工作,為文藝兩新工作者專業水平和能力素養提供了認證的平臺。今年6月底,首次評審工作圓滿完成,192位社會文藝工作者獲得了中級職稱。今年,上海市文聯又創新開展了市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創評工作,共有5家園區獲得集聚區實踐基地稱號。此次市文聯“文藝兩新”創評展演系列活動,是一次“文藝兩新”人才的風采展現和匯報,也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生動實踐。“文藝兩新”創評展演系列活動中,美術書法作品展和文藝展演充分體現新文藝群體的精氣神。活動現場,舉行了上海市社會文藝工作者藝術系列中級職稱證書頒證儀式和上海市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授牌儀式。
上海市文聯新時代文藝志愿者走進91306部隊采風輔導、慰問演出活動舉行
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6周年之際,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人民解放軍91306部隊主辦,上海劇協、上海音協承辦的“軍民情深繪藍圖· 攜手共筑強軍夢”——上海市文聯新時代文藝志愿者走進91306部隊采風輔導、慰問演出活動日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91306部隊圓滿舉行。當天王曉寧、張海寧、管燕草、莫霞、夏天珩、張國慶、林寶等中青年藝術家深入部隊一線基層,集體參觀新時代營區建設,切身體驗海軍建設發展嶄新成果。藝術家們深入火熱的強軍一線,體驗部隊的創新發展成果,樹立牢固的國防意識,吸取鮮活的創作靈感。隨后,楊學進、張薇、閔振奇、李佳、孫遜五位藝術家對部隊的聲樂、鋼琴、吉他、打擊樂、朗誦骨干進行了專業授課輔導。當晚,在自得琴社激情飛越的《滿江紅》樂曲中,“軍民情深繪藍圖,攜手共筑強軍夢”慰問演出的序幕拉開了——王汝剛、金煒、席燕娟、傅希如、羅晨雪、胡維露、楊婷娜等新時代文藝志愿者代表們和部隊文藝骨干同臺獻藝,為官兵們奉獻了一場集民樂、聲樂、京劇、昆劇、越劇、舞蹈、滑稽戲等多種藝術形式為一體的高質量的視聽文化盛宴。
筆墨軍魂——汪觀清軍事題材作品及相關史料展展出
日前,由上海市全民國防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上海市檔案館、上海市文聯、上海市文史研究館主辦,上海美協、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歙縣汪觀清新安藝術館承辦的“筆墨軍魂——汪觀清軍事題材作品及相關史料展”在上海市檔案館新館展出。對今年已93歲高齡的海派藝術名家汪觀清來說,藝術生涯中,軍事題材是其尤為傾情的,70余年的藝術創作生涯,創作了連環畫《紅日》《雷鋒》《南京路上好八連》《周恩來同志在長征路上》、國畫《萬水千山》(與應野平合作)《金沙水拍云崖暖》《在長征路上爬雪山時的周恩來》等一批經典。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著名畫家汪觀清從藝70年來的軍事題材繪畫作品及其相關檔案史料。
2023上海少兒戲劇小白玉蘭稱號頒獎系列活動圓滿舉行
近日,“玉蘭暖童心·時代少年行”2023上海少兒戲劇小白玉蘭稱號頒獎系列活動在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成功舉辦。今年共有50人榮獲“小白玉蘭”稱號,16人榮獲“小白玉蘭”稱號提名,17個集體節目榮獲“優秀集體節目”稱號,9位老師獲得“優秀園丁獎”,4個單位榮獲“優秀組織獎”,相關與會領導和尚長榮、蔡正仁、谷好好、梁偉平、錢惠麗、李佩泓、張軍、華雯、唐禾香等戲劇名家為獲獎選手和集體以及優秀園丁、優秀組織單位頒發了獎杯和獎牌,并向他們表示熱烈祝賀。2023上海少兒戲劇小白玉蘭稱號頒獎系列活動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文聯和上海市藝術教育委員會共同指導,上海劇協、上海市藝術教育協會和金山區教育局共同主辦。近年來,小白玉蘭評選展演活動日趨成熟完善,社會影響力也不斷擴大,已逐漸打造成為集游學、演出、訓練營等多元素融合的上海文化品牌。今年主辦方推出了創新性的新舉措,將頒獎活動設置為游學和展演頒獎兩部分。
“上海之春”首屆原創歌曲征集獲獎作品展演舉行
日前,第38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首屆原創歌曲征集獲獎作品展演在上海楊浦young劇場舉行。活動由上海市文聯、楊浦區委宣傳部指導,上海音協、楊浦區文旅局、楊浦區城投公司主辦。展演的《人民之城》《浦江情歌》《難忘的家》等13首獲獎歌曲,以獨唱、重唱、合唱、小組唱等傳統和現代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彰顯江南人文、秀麗風光、鄉村振興、民族風情等內容。部分歌曲創作者現場分享了創作心得。“上海之春”首屆原創歌曲征集活動圍繞黨的二十大主題,緊扣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積極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凸顯上海海派文化特色。活動自2月啟動以來,全國各地及上海作者積極參與,共收到歌曲來稿500多首。4月,經評審,共評選出金曲作品15首,優秀作品35首。6月,組委會從獲獎作品中選取了26首優秀作品進行在線展播。
歷史的星辰——近現代海派書法大展開展
近日,“何謂海派”藝術系列大展之《歷史的星辰——近現代海派書法大展》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33米層展廳開幕。百年翰墨,世紀經典。發端于上海開埠、崛起于清末民初的海派書法,大師輩出、名家云集、精英薈萃,一直在近現代藝術史的“核心現場”,是上海城市化進程中重要的文化成就。
本次展覽由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畫院、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辦,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上海朵云軒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協辦,特邀海派書畫研究專家王琪森先生為策展人,第一次大規模地對海派書法進行了代際的梳理、藝術的評析、學術的研究及文獻的呈現。此展傾力打造了“雙百”的陣容,匯聚了從趙之謙、吳昌碩、沈曾植、李瑞清、康有為到沈尹默、吳湖帆、劉海粟、張大千、沙孟海、潘天壽、王蘧常、白蕉、謝稚柳、胡問遂、周慧珺等100位著名書法家及100件書法精品力作。其中不少是首次亮相,從而對海派書法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的作用、地位及影響,作現象級的詮釋與實物性的確認,如“1912年現象”“缶廬現象”“碑系帖學現象”等,使之具有藝術史述性、文化思考性與時代精神性。
2023上海雕塑與新媒體藝術作品展開展
“2023上海雕塑與新媒體藝術作品展”日前在海派藝術館開展。本次展覽由上海美協、上海海派藝術館主辦,上海西區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是對上海雕塑和新媒體藝術專業力量和創作成果的一次全面梳理和集中檢閱,也是備戰第十四屆全國美展的一次再組織再動員。
去年以來,經過上海美協和所屬雕塑藝委會、實驗與科學藝委會的邀請推薦,在上海相關美術院系的組織發動下,本次展覽得到了章永浩、盧琪輝、唐銳鶴、唐世儲、吳慧明等老一輩雕塑家,以及高校師生和“文藝兩新”的廣泛參與,共征集到87件雕塑作品和46件新媒體藝術作品。最終展出作品80件,包括入選雕塑作品49件,入選新媒體藝術作品18件,特邀及總評委作品13件。此次入選展出的雕塑作品,呈現出風格樣式多元、材料表現多彩的整體面貌。入選的新媒體藝術作品,媒介元素豐富,視角獨特,從以影像為主的個性化表達到數字交互體驗、元宇宙場景、數字娛樂、機械裝置、大數據可視化等等,藝術形式語言表達豐富,反映出青年藝術家們對社會發展和當下文化的關注。
典范·引領——第二屆浦東攝影藝術展舉行
為生動展現浦東新區經濟、科技、人文等方面的發展成就,發揮攝影作品在傳播社會正能量方面的優勢,引導攝影工作者、愛好者關注浦東發展,上海攝協、浦東新區文聯及浦東新區攝協于今年4月攜手啟動了“典范引領”——第二屆浦東攝影藝術展作品征集,至6月截稿,共收到投稿作品2989件,5923張。經評選最終選出100件獲獎作品:一等獎2件、二等獎4件、三等獎6件、入選88件。
日前,《典范·引領——第二屆浦東攝影藝術展》在上海中心大廈B2公共藝術長廊開展。本次攝影展由浦東新區宣傳部、浦東新區文旅局、中國攝影報社任指導單位,上海攝協、浦東新區文聯、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浦東新區攝協、上海城投集團、陸家嘴金融城管理局等共同主辦,上海中心、浦東新區浦東文化館、陸家嘴金融城黨群服務中心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