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豪

日本動畫片《漁港的肉子醬》改編自西加奈子的小說《魚河岸小店》,講述了漂泊一生的肉子及其女兒喜久子在漁港發生的故事。該片與傳統治愈類的日本動畫片并無二致——溫馨的畫面設計、恰到好處的配音,沒有多余的戲劇性沖突,也沒有冗長復雜的故事情節。
片中,情感豐富的肉子帶著養女喜久子,把各式各樣的廢柴渣男帶到身邊,因被騙得一貧如洗只能四處流浪來到漁港落腳求生。
漁港烤肉店老佐制作的厚切牛排,是肉子母女最愛的員工餐,相比起每天簡單的面包蛋卷,美味能讓肉子暫時忘掉顛沛流離的情感經歷,也能讓喜久子暫時擱置接二連三的青春困惑。可這短暫的溫情和滿足,是現實的麻醉,即便沉浸其中,也終究要醒過來。一邊顛沛流離一邊還要滿臉帶笑,造就肉子的是女性無法回避且仍存不公的社會環境。
讓女性得到平等、充分的認同不僅對女性自身而言有著重要意義,對于社會文明的前進和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相對于肉子在嘻嘻哈哈的日常中可以隨時排解負面情緒,喜久子在被懵懂的傻小子們打趣中以及和其他女生的各種牽絆里卻不知所措。和《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考爾菲德一樣,喜久子同樣有著成長的煩惱:她敏感、孤獨;和年輕時的肉子一般,在漩渦中不斷被抽打、被迫成熟。
課間的籃球活動是女孩們熱衷的項目,選人環節明則平常實則暗潮洶涌,總被第一個選中的喜久子,卻在友誼和陣營抉擇中敗下陣來,成了最被孤立的那個人。當二宮同學帶著喜久子爬上山坡,透過茂密的樹枝俯瞰整個漁港時,喜久子頓悟了自己最真實的愿望,積攢多年的情緒也被一次性宣泄出來。
話又說回來,“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問題是,生活的真相是什么呢?生活的真相只有在你直面生活本身的時候才能得到更好的答案;在此之后,生活的真相就是每一個當下。
又是一年招聘季,當今大學生們把自己比作“孔乙己”,在“欲窮千里目”和“高處不勝寒”之間反復糾結,這樣的現實處境反復輾軋著受過高等教育自詡清高的年輕人的痛點,更在當代女性群體中被不斷放大。過年時,她們不僅僅被親戚們圍著問結婚生子之事,還將職業發展也劃成令人尷尬的必答題。在世人的眼中,學業有成和年輕有為必然是畫等號的。意識到自己就是“當代孔乙己”的女性,心境與經歷大致相同,“生活像一把無情的刻刀”,各種“野心”也被社會不斷吞噬。實然,“孔乙己的長衫”不是脫不下,而是周圍人的神態、言語,成了解不開的盤扣。正如片中老佐在醫院對喜久子說的:“只要活著,就會丟臉。”片中,喜久子拋開顧慮,向肉子表達著被多年養育的感恩之情,在負重前行的生活中重拾起了愛與勇氣。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所謂的“長衫”終究會在新的常態下被一件件脫下。
余華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厚切牛排人人想吃,但為了讓我們能走更遠的路,去看更多不一樣的風景,深陷其中只會沉淪不前。平等是動態的,總有不盡如人意,總有孤軍奮戰,只希望能記得簡單的面包蛋卷,也是生活。
最后回到影片,感受一下母女每天都會有的如下對話——
肉子:今天過得怎么樣?
喜久子:一般。
肉子:一般就很好啦!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