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海春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移動智能設備深受人們的喜愛,成了新興媒體的載體,但也給傳統電視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實現與時俱進的發展,電視臺需要在技術角度探索創新路徑。現場剪輯與傳統電視剪輯不同,無需進行后期的制作與剪輯,通過新聞動態剪輯處理的方式大大節約了剪輯時間,降低了剪輯工作難度。本文主要圍繞廣播電視剪輯工作展開論述,探討現場剪輯及其應用意義,并就如何應用現場剪輯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廣播電視節耳;剪輯工作;現場剪輯
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改革,廣播電視編輯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機遇,以往的電視剪輯通常是針對已經錄制完畢的視頻、音頻資源進行后期處理,這種剪輯方式在以前是主流的編輯創作模式,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雖然傳統的后期剪輯也能滿足廣播電視編輯工作要求,但在時效性、工作量、觀看體驗等方面卻遜色于現場剪輯。新型的電視剪輯技術可以對處于錄像中的視頻進行剪輯,讓編輯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將節目時效性發揮到最大,或將成為廣播電視編輯工作的主要發展趨向,同時也為傳統廣播電視剪輯的改革帶來了一定的參考。
現場剪輯概述
如今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媒體行業的改革,越來越多新興媒體的出現使得人們的選擇空間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可以借助各種渠道隨時獲取想要的信息。而在這一環境下,人們傾向于更便捷、更有質量的節目內容,通過媒體平臺的功能性以及精準推送來滿足人們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需求。在新媒體時代下,若想做好廣播電視編輯工作,就需要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編輯的真實性與效率性,讓信息傳遞更具時效性,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創作與剪輯也要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促進創新,打造出觀眾認可、質量優秀的廣播電視節目,讓廣播電視節目可以對人們的生活及娛樂產生深遠的影響。
現場剪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剪輯手段,能夠彌補傳統剪輯模式存在的缺陷,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編輯通常是先錄制,再后期進行剪輯處理,將其中的重點內容展示出來,去掉冗余部分,但節目播出的時效性卻難以保證。在現場剪輯過程中,廣播電視編輯人員是聯系采訪記者和現場人員的重要媒介,首先需要將采訪記者所提供的信息編制為新聞稿,之后交給剪輯人員,廣播電視媒體相較于新媒體來說具有更加堅實的受眾基礎,所以現場剪輯技術的應用能夠根據觀眾的審美需求來挖掘新聞素材中的各種信息,利用靈活的數據信息來提高剪輯效果。現場剪輯可以將廣播電視節目中的聲音、畫面、現場實況等要素進行整合,將一些重要事件進行剪輯處理,讓觀眾第一時間了解新聞事件的發展動態,也可以將新聞事件實況和客觀評價、意見等元素進行整臺,形成全過程、全方位、多角度的新聞報道,提高節目的真實性與時效性。
現場剪輯在廣播電視編輯中的應用意義
提高觀眾的觀看體驗
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物質生活條件得到基本滿足的情況下開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這在廣播電視節目的需求上也有著咀顯的表現。人們觀看廣播電視節目大多是作為娛樂、消遣的一種途徑,而節目播出的內容和質量則決定了人們的觀看體驗,從而影響受眾對于一檔節目的喜愛程度。而傳統的廣播電視剪輯方式較為單一,觀眾在觀看時很容易出現審美疲勞的問題,影響節目播出效果。而現場剪輯在廣播電視節目編輯中的應用中可以運用一些時下流行的特效、剪輯手段等,讓節目在錄制過程中的實時畫面傳遞給觀眾,為觀眾帶來不同于以往的觀看體驗,提高節目整體的新鮮感。此外,現場剪輯的應用也能在廣播電視節目剪輯過程中根據觀眾的審美與愛好,對節目的內容和呈現形式進行適當調整,這也是塑造節目風格必不可少的內容,可以最大限度上滿足觀眾的觀看喜好。
提高廣播電視節目整體質量
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發展遭受了巨大沖擊,人們對于新媒體的追捧使得傳統媒體的受眾不斷流失。例如很多受眾都更愿意在騰訊視頻、芒果TV、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中觀看各種節目,新媒體的便利性、時效性、可選擇性等都讓受眾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廣播電視編輯工作中,剪輯環節直接決定了節目整體呈現出來的畫面與質量,若節目畫面不清晰、剪輯畫面不夠流暢,那么受眾則會對整個節目失去興趣,從而轉向其他平臺來獲取想要的信息。
在廣播電視編輯工作中,現場剪輯的方式能夠對視頻、音頻等素材進行整合與處理,編輯人員可以將一些新穎有趣的元素融入其中,結合剪輯技術與后期視覺包裝技術,讓節目呈現的畫面更加流暢且有趣,讓節目的畫面銜接更加連貫且具有邏輯性。同時為了讓觀眾能夠適應電視節目的節奏,編輯人員也可以運用現場剪輯的手法調整節目內容,針對其中一些重要畫面進行細節方面的處理,例如部分剪輯人員會在重要內容中加入一些趣味的轉場或特效,讓這些重要畫面能夠凸顯出來,提高畫面的趣味性,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整體質量,同時更符合觀眾的觀看需求,提高節目整體的收視率。
提高節目時效性
在傳統的廣播電視后期剪輯中,通常是預先錄制好視頻與音頻素材,之后將素材交給剪輯部進行后期處理。這種節目剪輯方怯不僅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一些重要的熱點新聞內容可能會因為較長的剪輯和準備時間而錯失最佳的播出時間,影響新聞節目的播送時效。新媒體相較于傳統媒體來說,最大的優勢便是傳播時效性更強,甚至在新聞事件的發生現場就可以進行直播,若廣播電視媒體在現場錄制后再進行后期剪輯,那么在播報時機上就落了下風,在受眾相繼了解新聞內容后,電視新聞才“姍姍來遲”,難以吸引受眾的興趣。而現場剪輯技術則可以提高節目播出的時效性,剪輯人員通過專業的剪輯技術,將新聞現場的音頻、視頻進行現場剪輯,讓新聞事件后期制作的時間成本、制作成本進一步降低,而且得益于廣播電視媒體堅實的受眾基礎和權威性,現場剪輯的新聞信息在具備權威性的同時擁有更高的時效性,在為受眾提供便利服務的同時提高傳統媒體的競爭實力。
廣播電稅編輯中現場剪輯的應用
做好前期準備,突出節目主題
盡管現場剪輯相較于后期剪輯具有種種優勢,但由于現場不可控因素較多,所以在剪輯工作中需要顧及諸多要素,這對于剪輯人員的專業素養也提出了嚴格要求。在現場剪輯之前,電視編輯需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確保節目內容和主題明確,形式也耍更加新穎。在準備期間,需要涉獵盡可能多的節目內容,梳理好報道的思路,針對節目中的人物、人數、場景等進行處理,這也是現場剪輯最重要的環節。編輯人員在節目制作中也要慎重考慮一些要素,例如情緒渲染和節目導向的問題,此外還有現場拍攝問題,例如拍攝角度和拍攝主體,保證剪輯工作的順利進行。
合理選擇現場剪輯方法
現場剪輯是一種新興的視頻剪輯及音頻剪輯手段,對于廣播電視編輯工作來說具有重要作用。廣播電視記者與編輯人員在節目編輯與制作期間,需要通過現場剪輯的方式將現場所有的聲音和畫面進行拼接和剪輯處理,在第一時間向觀眾傳遞新聞事件的有關信息,提高新聞信息的時效性。但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現場,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運用現場剪輯的方式進行編輯,所以工作人員需要考慮到現場剪輯的應用效果,選擇對應的剪輯手段來處理畫面,讓畫面呈現更加協調。例如廣播電視臺記者和編輯人員需要事先考慮好節目的類型、時間等,分析是否運用現場剪輯的方式進行剪輯,如新聞節目內容的剪輯與整臺中,對于黨政機關領導重要會議、地方走訪調查等內容可以運用現場剪輯的方式,實時播報動態畫面,現場剪輯的有效運用不但能突破傳統新聞報道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制約,同時也能讓節目氛圍與新聞現場深度融合,為受眾深度還原新聞現場原貌,提高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根據節目內容,選擇節目形式
在廣播電視節目編輯中,內容與形式兩個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聯系,其中節目內容是核心,節目形式則是核心的體現方法,若脫離內容會導致節目形式變得毫無意義,若脫離形式則會讓節目內容失去對觀眾的吸引力,讓節目本身變得單一、乏味。在新媒體背景下,觀眾們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創作形式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所以在廣播電視編輯工作中,節目制作人員需要利用現場剪輯的方式保持節目內容與節目形式的協調性。例如在新聞直播節目中,編輯人品應當結合新聞內容,選擇合理的方式呈現畫面并剖析事件,例如通過對出鏡記者和被采訪對象的談話進行現場剪輯,確保新聞內容的時效性與直觀性。通過鏡頭語言來描述事件現場,利用聲音、光線、畫面的協調性來強化新聞內容的畫面感,改善節目的呈現效果和觀眾的觀看體驗。不營選擇哪種形式,廣播電視節目的現場剪輯都要尊重內容與形式相互依存的原則,保證節目的內涵與吸引力,提高節目播出效果。
把握現場節奏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人員及其他人員需要在節目制作中關注現場節奏的把控,現場節奏也會影響節目的編輯效果。若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現場的節奏相對較快,那么雖然挖掘到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但沒有進行深入分析,可能就會影響節目內容的質量。若節目現場節奏控制得較為緩慢,則可能導致觀眾在觀看新聞報道時的興趣難以存續,間接影響廣播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對此廣播電視臺的編輯人員及記者,茌節目編輯中運用現場剪輯時必須合理把控現場節奏,不宜過快但也不能過慢,需要編輯人員根據節目的具體內容和現場新聞事件的發展進行合理安排,確保節目各個剪輯環節的層次分明、節奏清晰、內容明確等。例如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運用現場剪輯的手段剪輯新聞信息時,編輯人員需要和廣播電視節目演播室的節目制作人員做好溝通交涉工作,確定節目的呈現方式和內容表達等。
詮釋節目內涵
針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內涵來說,現場觀看與通過電視觀看的區別非常明顯,只有現場觀看才能最大程度上融入現場氛圍之中,獲得最真實的現場體驗。而電視觀看由于時間線和現場氛圍的體驗有所缺失,所以難以達到理想的觀看效果。對此廣播電視節目的現場剪輯需要考慮到節目本身內涵的詮釋與表現,通過內涵的表達來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產生身臨現場的觀看效果。在現場剪輯過程中,剪輯人員需要規避大面積敘述表達的方式,對現場的氛圍和情緒進行權衡與把控,利用“留邊”等方法展示現場節目播出中的即興亮點甚至是意外,利用對應的剪輯方法烘托現場氣氛,升華內容與內涵,讓觀眾在觀看時能夠回味無窮,讓節目的內涵深達至觀眾的內心,讓觀眾與節目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提高節目的感染力,將節目的內涵全面展現給觀眾,讓觀眾獲得不—樣的觀看體驗。
把握節目制作風格
其一,編輯人員與剪輯人員在廣播電視節目的剪輯之前就耍與現場制作人員做好溝通工作,根據節目的內容、主題等確定整體框架和風格,了解節目編導想要在節目中突出的中心思想。從而對節目剪輯的結構、全局內容等具有更加準確的把握;其二,編輯人員與剪輯人員在現場剪輯工怍中,需要隨時觀察節目的錄制與制作進程,對于節目現場出現的變化或突發事件,根據實際情況對節目內容進行畫面刪減、特效等操作,讓剪輯出來的內容與節目現場高度吻合,同時突出節目立意。在這—過程中,編輯人員及剪輯人員還要根據節目的中心思想、制作立意等對視頻和音頻素材進行一定的后期處理,現場剪輯不便處理的內容可以適當留在后期進行剪輯;其三,編輯人員與記者在剪輯工作之前,還需要做好—定的調研工作,準確把握受眾的喜好與需求,確保每—個鏡頭的剪輯都能符合受眾的觀看需求,對節目現場的畫面及音頻進行剪輯和調整,讓現場剪輯制作出來的成品能夠滿足受眾的觀看喜好和需求,提高節目整體的收視率。
在廣播電視編輯工作中,現場剪輯的作用十分顯著,利用現場剪輯不但能節約節目剪輯時間,同時還能讓節目剪輯與現場氛圍充分融合,因此合理選擇與應用現場剪輯能夠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編輯水平,提高節目收視率。在廣播電視媒體未來的發展中,應當深入研究現場剪輯手法,將其與電視節目現場直播結合,提高現場播出的呈現效果,提高廣播電視的競爭實力與發展動力,促進廣播電視臺的長足發展。
(作者單位:濟寧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