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芳芳

一場透雨過后,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寨河鄉鄢鋪村的空氣格外清新。趁著天氣晴好,村民蘭春秀連忙到村上新建的牛棚喂他的“寶貝們”。蘭春秀是平涼市數十萬“趕著紅牛奔小康”群眾中的典型代表。自2018年脫貧后,他趁著紅牛產業扶持政策,擴大養殖規模,提高喂養技術,每年至少能收入五六萬元,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現在養了42頭牛,力爭兩年后,把老院子翻修了,再買一輛小轎車?!碧m春秀眼中充滿了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因牛脫貧、因牛致富。平涼堅持以養殖業牽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緊扣“優質牛、高端肉”定位,以平涼紅牛產業集群建設為抓手,夯基礎、育良種、延鏈條、強龍頭、創品牌、聚集群,平涼紅牛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牛飼養量、出欄量分別達到97.62萬頭、41.42萬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28.7億元。
平涼是全國農區重要的畜牧養殖基地,草畜產業是多年來平涼的主導產業之一。從根本入手,平涼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體系建設、人才、技術、發展模式等方面提出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今年,平涼市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立足當下產業發展現狀,對擴繁增量、品牌營銷等12個環節給予了重點扶持。制定《以養殖業為牽引帶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施方案》《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6年)》,進一步明晰了高質量發展路徑,為龍頭企業、養殖合作社、養殖大戶指明了發展方向。
一個個政策文件,厘清了發展思路,破除了瓶頸障礙,打通了難點堵點,也堅定了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信心,為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動能。
張永乾是華亭市東華鎮裕光村的“牛狀元”,從最初的6頭牛到現在發展到60頭牛,從最初單打獨斗,到現在成立合作社帶領鄉親們一起發了“牛財”。
“2015年,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幫扶下,我貸了5萬元貼息貸款,買了6頭牛,開始發展起了牛產業。隨后政府又幫修牛棚、發放能繁母牛補貼,這兩年又推出了‘紅牛貸’,在政策支持下,我一步步擴大了養殖規模,過上了好日子,黨的政策真是好得沒法說?!闭f起這些年平涼市在紅牛產業發展領域傾注的心血,張永乾贊不絕口。
張永乾不是個例。為解決企業和群眾產業發展后勁乏力的問題,平涼市積極探索金融扶持政策,推出“小額擔保貸”“特色產業工程貸”“紅牛貸”等金融產品,大力推行“免擔保、低利率”紅?;铙w抵押貸款等融資模式,有力破除了產業發展中的制約瓶頸,讓錢不再成為群眾、企業產業發展上的“攔路虎”。各縣(市、區)也均出臺了扶持政策,整合各類資金促進牛產業發展。據了解,今年以來,平涼市共融通金融資金6億多元,全力護航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高效發展。
小群體、大規模。近年來,平涼市大力實施“萬千百十”工程,扎實推進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培育了一批存欄萬頭以上的產業強鎮、存欄千頭以上的養牛專業村、存欄百頭以上的新型經營主體、存欄十頭以上的養牛大戶。
走進崆峒區寨河鄉鄢鋪村,一座座現代化標準肉牛養殖棚格外醒目。鄢鋪村是純回民村,素有養牛傳統,是崆峒區發展勢頭較為迅猛的千頭養牛專業村。
曾經,由于耕地保護政策的收緊,群眾想擴大養殖規模,但沒有土地修建牛棚。鄉村兩級統一規劃,集中養殖,利用200萬元財政獎補資金,又整合其他資金修建了鄢鋪村集體經濟肉牛養殖小區,為群眾更好發展牛產業添了一把“?!眲?。養殖小區自去年9月建成后,目前已存欄430頭。
“我們一共修了13棟暖棚,配套了飼草棚、青貯池、看管房、防疫室和視頻監控,設計存欄500頭。在項目設計時,結合不同農戶的需要,分別建設了大、中、小3種規格暖棚供養殖戶選擇,目前有13戶群眾在小區養殖。”鄢鋪村黨支部書記華健介紹,項目建成后,村上堅持“場區既要建得好,牛也要養得好”的原則,建立了黨建引領、農社聯建、資產共享、集中管理、分戶經營、聯農帶農、托底分紅、集體收益“八位一體”運營模式,確保形成的扶貧固定資產權屬清晰、工程質量符合標準、養殖戶能賺錢、村集體能收益。同時,村集體合作社在購買、喂養、防疫、銷售各環節,為養殖戶提供全方位指導服務,幫助提高養殖收益。
崇信縣窯洞養牛是踐行“小群體、大規?!别B殖思路的典型代表。近年來,該縣把窯洞養牛作為打造平涼紅牛核心區的創新舉措,依托黃土高原土層厚、縣內廢棄窯洞多等有利條件,對廢棄窯洞進行改造利用,建成平頭溝——姚洼、馬家溝——溝老等7個窯洞生態養牛示范帶,累計改造廢棄窯洞1701孔,飼養紅牛5000多頭。
在這一模式的引領帶動下,平涼市靈臺縣朝那鎮、梁原鄉,崆峒區大寨鄉等地也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發展窯洞養牛。
“去年8月份,鄉政府修成窯洞養牛生產基地后,我就入駐到了基地,平涼紅牛產業鏈聯盟還幫我貸了100萬元平涼紅牛貸,進一步增強了我發展鄉村產業的信心?!贬轻紖^大寨鄉雷雨馬黨總支書記吳春剛說。
目前,平涼市養殖規模持續擴張,共培育萬頭養牛鄉鎮13個、創建千頭養牛專業村44個,抓建百頭肉牛養殖標準化示范場49個、窯洞養牛示范帶7個,扶持十頭以上養牛大戶1.68萬戶,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產業支撐。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支撐和載體。平涼市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兩年全市共謀劃實施重點項目97個,投入財政銜接、產業集群等各類項目資金14.83億元,撬動社會資金投入10.6億元,建成靜寧昊康萬頭牛場、平涼紅牛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
寬闊整潔的牛舍、配套完備的功能區、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在靜寧縣昊康牧業,沿著木質的參觀長廊一路參觀,一座現代化農業龍頭企業盡收眼底。
在千頭牛場基礎上,靜寧縣通過“歸雁工程”招商引進隆德縣方圓養殖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了二期工程。該項目占地面積124畝,總投資1.25億元,規劃建設了辦公管理區、輔助生產區、規模養殖區、糞污處理區、防疫綠化隔離帶、科技服務中心、智慧牛業運行中心“四區一帶兩中心”功能區域,配套清糞車、撒料車、攪拌機、裝載機、清掃車、恒溫飲水機、按摩刷、音樂定時播放器、運動場等設施,一改以往傳統養牛場的面貌,實現了養殖環節全機械化作業。
企業飼養平涼紅牛優質基礎母牛,開展凍配改良服務,為農戶選購優質基礎母牛提供了“活水源頭”。同時,引進肉牛屠宰及精深加工型龍頭企業,實現平涼紅牛產業由農戶到基地、由基地到屠宰加工的突破,延伸了產業鏈條,也解決了全縣肉牛屠宰及精深加工不全的短板弱項。
“項目推行‘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建立聯農帶農的發展機制,帶動周邊村社群眾擴大養殖規模,提升飼喂水平,增加養殖收入。”靜寧縣畜牧獸醫中心工作人員楊永強介紹,近1個月,受養殖基地建設的影響帶動,僅七里村就新發展專業養殖合作社1家,計劃養牛30頭;增加養殖戶28戶,凈增存欄量46頭?!敖衲辏缡佹傆媱澩瓿绅B牛凈增量7000頭,力爭全鎮牛飼養量突破20000頭,實現牛產業強鎮建設目標。”
招商引資馬不停蹄、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高效服務保障全程。據了解,著眼延鏈補鏈,平涼市全力招大引強,先后引進28個項目落地建設。今年共謀劃實施4大類63個項目,目前已開工49個,完成投資3.7億元;洽談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9個,目前落地建設17個,其中投資過億元的項目8個,靜寧縣錫航農業萬頭肉牛養殖基地、莊浪縣5萬頭肉牛屠宰加工生產線等項目進展順利。
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平涼紅?!北蛔鳛槟軌驅恕叭毡竞团!钡拿褡迦馀F贩N來培育。2022年平涼紅牛被列入全國64個特色物種育種聯合攻關計劃,平涼紅牛育種工作被納入到“國家盤子”。
近年來,平涼市積極保護利用平涼紅牛這一優質種質資源,引進國家牛遺傳育種首席科學家李俊雅團隊和省農科院吳建平團隊聯合開展平涼紅牛新品種培育,中國農科院在平涼建立了西部肉牛種質創新基地,新品種培育邁入“快車道”。目前已遴選平涼紅牛育種群3000頭、核心群420頭,為所有育種群基礎母牛佩戴了電子耳標,并接入平涼紅牛信息平臺,為育種群管理提供現代信息化支撐,當前正在有序推進基因測序、遺傳標記選擇、生產性能測定等各項工作。
業廣惟勤、功崇惟志。今年,平涼市搶抓“平涼紅?!逼放迫脒x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的機遇,制定了《“平涼紅?!逼放凭放嘤龑嵤┓桨福?023—2025年)》。扶持培育“旭康”“伊順祥”“凱灃”“伊通亮”“愣娃”等系列牛肉食品和“景興”“金江”牛骨髓油茶以及“中肽”系列保健品等一批知名企業品牌,研發和生產平涼紅牛肉制品、骨制品、保健品等6大系列100多種產品,注冊牛肉類商標68個。同時,多方提升品牌影響,在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培育60多家銷售網點,6家品鑒體驗店,今年一季度,在上海、西安、蘭州各開設1家。
聚沙成塔、串珠成鏈、集群建設。當前,平涼紅牛產業版圖邁上了“提質擴容”的快車道,正以產業的全方位升級,奮力擘畫平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