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消費觀念的轉變和理性消費意識的提升,消費者不再依賴大牌,而更看重產品的功效與品質,這對化妝品研發實力的提升、原料成分的創新、安全評估技術的提升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及《化妝品安全評估技術導則》等規定的施行,也對我國目前化妝品市場的質量安全和功效宣稱評價問題的解決方案和制度提出了實操層面的更高要求。
如何從源頭上保障化妝品質量安全?如何共同推進行業標準的統一、功效宣稱的規范化以及建立科學有效化妝品評價體系?行業專家與眾多品牌不斷進行多元思想碰撞,以期促進全行業對前沿技術理論與化妝品研發應用連接展開更多思考,科學推動我國化妝品產業科技創新和規范發展。
為期兩天的大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司、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國特別企劃 Special Report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等多位相關部門領導蒞臨現場并致辭;來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的20 余位專家學者在大會上以主旨演講、主題報告、閉門會議的豐富形式,帶來了化妝品技術應用、安全功效評價的前沿熱點分享,帶領現場與會觀眾體驗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學術之旅。在持續兩天的論壇中,設有三大主題:化妝品安全功效評價的國際研發前沿、化妝品前沿技術應用與安全風險解析、皮膚健康與化妝品行業技術趨勢。20 余位行業重磅嘉賓,圍繞三大主題帶來全方位解讀。
大會開幕式上,中國藥科大學副書記、副校長王正華,《中國化妝品》雜志社社長佘再玲,江寧高新區科學園副總經理邵曉東,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二級巡視員張春平先后進行致辭。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蘇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冀瑋,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教授尚靖、《中國化妝品》雜志社副社長陳木土在現場先后為來賓帶來主旨演講。
《中國化妝品》雜志社社長 佘再玲
《中國化妝品》雜志社社長佘再玲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美麗健康產業是個朝陽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優勢和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科技的廣泛應用,其有望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就要求美麗產業的領軍人才,包括企業家、專家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必須提高對未來趨勢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化發展的布局能力。《中國化妝品》雜志社希望通過主流媒體的角色,推動化妝品行業向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使更多企業邁向價值鏈的“中高端”,走出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使“中國化妝品”“中國制造” 成為值得全世界尊敬的名片。
中國藥科大學副書記、副校長 王正華
中國藥科大學副書記、副校長王正華在大會現場發表致辭,他認為,人們對皮膚健康和化妝品安全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增加,對化妝品的質量安全要求也在日益提升。因此,化妝品行業必須緊跟創新趨勢,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和技術, 以確保產品安全和功效評價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希望大家緊密合作,深化交流,攜手共進,為化妝品行業可持續、快速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 張春平
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二級巡視員張春平圍繞江蘇美妝歷史發展脈絡和現今化妝品市場的發展趨勢深入淺出的解析。他認為,從長遠來看,化妝品行業持續向好,旺盛的市場需求與技術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驅動力。安全是發展的前提,質量是發展根本,創新是發展動力。
江寧高新區科學園副總經理 邵曉東
江寧高新區科學園副總經理邵曉東表示,近年來,隨著《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及其配套法規等多項新規的陸續出臺,國家監管政策趨于完善,整個化妝品行業開始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科技成為中國化妝品打開新局面的核心驅動力,科技的快速發展為化妝品行業帶來了無限的創新和發展機遇。
本土品牌彎道超車,開辟企業特色新賽道
隨著功效性護膚成為當下流行的趨勢,功能性護膚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有數據預計,2023 年中國功能性護膚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人民幣。在這樣的背景下,技術創新將成為化妝品產業長遠發展的基石。開辟自身特色與優勢,構建技術壁壘,打造與科研成果融合、提升消費者體驗的產品,將成為企業創新的方向。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蘇哲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蘇哲提出,《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配套法規落實的創新精神、支撐體系構成的監管科學平臺以及科技轉化應用的豐碩成果,都為化妝品行業奠定了創新土壤。同時,在研究制定化妝品的技術指導原則方面,不僅需要進一步明確指導原則的定位,還應積極跟蹤國外相關產品的技術變化,持續關注前沿趨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冀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冀瑋認為,質量安全是化妝品的生命線,產品功效是化妝品的生存線。化妝品企業要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同時企業要建立質量安全責任制與質量安全負責人制度,建立基于化妝品質量安全風險防控的動態管理機制等,完成功效宣稱信息公開、不良反應監測與報告等賦權型法定義務。
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教授 尚靖
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教授尚靖認為,打造與科研成果融合、提升消費者體驗的產品,將成為企業創新的方向。品牌要將科技功效宣稱轉換到產品層面,并驅動產品不斷升級迭代。未來特色植物原料將成為企業產品力競爭的核心要素,國貨美妝也有望在植物提取物原料的開發和技術工藝上,實現更多突破。
《中國化妝品》雜志社副社長 陳木土
《中國化妝品》雜志社副社長陳木土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化妝品》雜志社通過進一步升級擴容,形成強大智庫陣容,搭建起“政、產、學、研、企、媒、融”互動交流的高端平臺,并進一步聯合平臺資源,共同打造《中國化妝品》產學研媒融創新發展基地,促進行業加速整合,助力中國化妝品行業走上“科技強國”“品牌強國” 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重磅級別主題演講,鼓勵創新促進應用
針對“化妝品安全功效評價的國際研發前沿”主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領跑者” 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劉明藝、東南大學教授張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文海若、上海市毒理學會秘書長程樹軍、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主任醫師楊雪源就化妝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化妝品原料遺傳毒性評估、化妝品國際化路徑中毒理學技術焦點、化妝品不良反應未來檢測技術需求等主題發表精彩演講。
針對“化妝品前沿技術應用與安全風險解析”主題,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孫春萌、歐萊雅集團亞太區產品安全評估總監邢泰然、貝泰妮集團副總裁王飛飛、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料事業部應用研發總監孫欣、云南白藥集團健康產品事業部技術研發中心總經理安全、南京泓圖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段連元、山東花物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張曄翔、伽藍(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放行總監吳建銘、上海永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肌膚光學實驗室負責人陳剛,分別圍繞各自的重點關注領域,分享經驗、觀點,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前瞻性思考。
針對“皮膚健康與化妝品行業技術趨勢” 主題,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化妝品技術中心副主任蘇寧、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研究員羅飛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李利、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趙華、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化妝品室高級工程師李思龍、廣東省食品藥品審評認證技術協會化妝品專委會秘書長梁友就化妝品檢測技術新趨勢、化妝品人體評價試驗過程遠程在線管理、化妝品功效評價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普通化妝品功效宣稱問題及研究等主題進行多維度的創新思考論述。
講好國貨美妝故事,產學研媒融創新發展
為了響應黨中央對于科技引領、創新發展的一系列號召,《中國化妝品》雜志社積極順應時代變革,集聚科研院所和各專業頂級人才,搭建“產學研媒融創新發展基地”(以下簡稱“基地”),使科研、教育、企業、媒體、資本等不同社會分工在功能與資源優勢上高度協同與集成化,使技術創新和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上、中、下游產業鏈的對接與耦合,權威解讀監管政策,展現科技新動力,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以科技力提升產品品質,以優質精品樹立消費自信,打造中國高端美妝品牌,講好中國化妝品美麗故事,推進中國美妝品牌高質量和國際化發展進程。
隨著大會學術討論的深入,大會專門邀請化妝品行業專家學者組織開展了兩場閉門討論會,分別為由中國藥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主責的“替代方法在化妝品檢驗評測中的應用研討會”,以及由《中國化妝品》雜志社、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江南大學化妝品創新中心主責,伽藍集團特別支持的“特色植物原料開發暨經典古籍的挖掘與再評價研討會”。
本次大會的三大亮點之一,是在“化妝品研發和質量安全前沿學術” 大會上,雜志社聯合行業專家和半分一品牌出版了《中國化妝品》“底妝科學專刊”。《中國化妝品》雜志社主編劉麗,雜志社專家編委、智庫專家、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化妝品技術中心副主任蘇寧,雜志社專家編委、智庫專家、中國藥科大學教授王偉,blank me|半分一首席運營官范永旺、研發中心負責人喻竟、肌膚光學實驗室負責人陳剛共同啟動專刊的發布。
亮點之二,是在原有專家編委的基礎上官宣升級,雜志社組建成了《中國化妝品》智庫專家團隊,集聚政策專家、行業專家、科技專家、金融專家、品牌專家、營銷專家等6 大類各專業領域的高端人才,促進化妝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中國化妝品》雜志社為智庫專家舉行聘任儀式,頒發智庫專家聘任證書。
亮點之三,是為更好的促進校企合作,中國藥科大學與企業在人才平臺進行合作簽約,并對校企聯合實驗室進行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