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柴玲


2023 年6 月8 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普通化妝品備案問答(四十期) 中,針對芋螺肽的原料備案情況進行回應,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芋螺肽是2023 年備案的化妝品新原料,備案號為國妝原備字20230010,該原料目前處于監測期內。芋螺肽具有明確的化學名、CAS 號、化學結構式,不得將其他無關原料宣稱為芋螺肽,避免誤導消費者。
作為一種新的備案成分,芋螺肽類產品正在加速涌向市場。然而不少化妝品宣稱含有芋螺肽,實際上添加的是精氨酸/ 賴氨酸多肽。事實上,這是兩種不同的成分,而許多企業將二者混淆,借助芋螺肽的名義進行宣傳,稱產品具有抗皺功效。
《中國化妝品》雜志社注意到,目前市面上已有許多宣稱含芋螺肽的化妝品,包括眼霜、精華液、凍干粉等。
根據“化妝品監管”App 顯示,涉及芋螺肽的產品數據有1400 多條,但成分備注均為“精氨酸/ 賴氨酸多肽”,而非芋螺肽。除了將兩種成分進行混淆,在功效宣稱上,還有很多企業將芋螺肽標榜為“涂抹式肉毒”“抗皺神器” 等。
監管層的回應,將對引導新原料規范使用、芋螺肽產品市場合規化發展產生積極影響。而一批宣稱使用“芋螺肽”,但實際上備注為其他成分的產品或將面臨整頓、規范或下架。
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芋螺肽在2023 年4 月作為新原料進行備案,備案人為深圳市維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需要提醒的是,化妝品新原料通過備案不等于成功獲得批準備案。
根據《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已經取得注冊、完成備案的化妝品新原料,還需度過3 年安全監測期。若存在安全問題,將撤銷注冊或者取消備案。這意味著芋螺肽能否被納入化妝品原料目錄,至今仍然是個未知數。
芋螺肽走紅
作為一種來自海洋生物的新原料,芋螺肽在近幾年開始走紅。
芋螺是一類肉食性熱帶海洋軟體動物,主要生長于熱帶海域。全世界的芋螺種類超過800 種,我國國內也有近百種。芋螺可分泌獨特的神經毒素肽,即芋螺肽(Conotoxins 或Conopeptides)。數據顯示,存在于芋螺毒液中的活性肽組分至少有 5 萬種,因此芋螺毒液也被稱為生物活性肽庫。
芋螺肽由多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富含二硫鍵,即二硫鍵密度最高的小肽。由于具有分子質量小、結構多樣性、作用靶點廣等特點,芋螺肽成為學術界的熱門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受關注較多的是芋螺肽的特異性作用和潛在開發價值。
研究指出,芋螺肽主要作用于細胞膜上的神經遞質、激肽的受體,以及納、鉀、鈣等各種離子通道,具有很強的生物活性。這些作用靶位包括配體門控離子通道、電壓門控離子通道以及其他受體。
在制藥領域,芋螺肽目前被廣泛用于新藥開發,或者作為新藥先導化合物,研發具備鎮痛、抗腫瘤以及治療焦慮癥、高血壓、阿爾茨海默病等多種病癥的創新藥物。由于芋螺肽對肌肉收縮有抑制作用,這一原料也被逐漸應用到化妝品領域的抗皺產品中。
根據芋螺肽中保守的信號肽序列,芋螺肽可分為A、M、O 等20 多個超家族,能夠特異性作用于不同的受體等。
此外,根據藥理學作用靶點的不同,芋螺肽超家族又可進一步分為α、γ、τ 等家族,呈現不同的作用機制。
例如A- 超家族α- 芋螺肽,能夠作用于不同亞型的煙堿型乙酷膽堿受體(nAChR)。nAChRs 主要分布在神經節細胞膜和骨骼肌細胞膜上,在調節神經遞質釋放、細胞興奮性等方面發揮重要生理功能。
一項關于α- 芋螺肽的研究指出,α- 芋螺肽能與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后膜上nAChR 的α 亞基結合,從而競爭性地抑制乙酰膽堿與受體結合,阻斷神經- 肌肉興奮信號的傳遞。而這一功能與化妝品中常見的抗皺成分蛇毒SYN-AKE 相似,未來有望以α- 芋螺肽開發更多新型抗皺產品。
在技術的推動下,目前,芋螺肽可通過生物合成技術進行生產代替天然提取,芋螺肽也因此成為許多化妝品企業的熱門抗皺成分。一些企業宣稱,芋螺肽無任何刺激性、毒害性,可控性也比肉毒素強,只需涂抹便可達到抗皺的效果。因而含有芋螺肽的眼霜、面霜、精華液等產品正逐漸增多。
監管趨嚴,加速行業洗牌
由于具備廣闊的發展前景,芋螺肽正在吸引許多原料研發企業和化妝品企業加速入局。
瑞士生物技術公司Activen 此前開發了新成分XEP?-018(INCI:Mu-conotoxin CnIIIC),它是一種天然芋螺毒素肽的仿生物。在生物學領域,它能夠作為神經肌肉傳導的調節劑,以及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 1.4 的有效和選擇性阻滯劑。在美容方面,它可以作為一種即時的松弛劑,使皮膚光滑。
Activen 稱,與肉毒桿菌毒素相比,XEP?-018 足夠小,可以穿透皮膚,不需要注射即可發揮肌肉松弛活性。目前XEP?-018 已經過臨床測試,可平滑皮膚表面,防止和減少衰老跡象。
備受學術界和市場關注的芋螺肽,也得到許多化妝品企業的青睞。
包括新銳國產品牌溪木源、春日來信等,均推出過含芋螺肽成分的產品。
功效護膚品牌溪木源此前推出了芋螺肽護賦活緊致系列,包括芋螺毒素肽精華水、面霜、眼霜等多款產品,單價為200~500 元。品牌稱,該系列含有專利成分芋螺毒素肽,可有效淡化紋路、提拉緊致。不過上述產品均以“精氨酸/ 賴氨酸多肽” 進行備案。
還有新銳品牌春日來信,此前其推出了三體視黃醇精華液、維A抗皺緊致眼霜。品牌稱產品中含有芋螺肽,但在兩款產品的備案中,成分均為精氨酸/ 賴氨酸多肽。
包括上述兩個品牌在內,很多化妝品企業都習慣將精氨酸/ 賴氨酸多肽稱為芋螺肽。但實際上,這是兩種不同的物質。
在命名方面,芋螺肽的INCI(國際化妝品原料命名) 為Mu-conotoxinCnIIIC,精氨酸/ 賴氨酸多肽的INCI 為Arginine/Lysine Polypeptide。芋螺肽的CAS 號(某種物質的唯一數字識別號碼) 為936616-33-0,精氨酸/ 賴氨酸多肽的CAS 號為31014-78-5。
在制備工藝上,芋螺肽是按照氨基酸序列從C 端到N 端依次將保護氨基酸偶聯到樹脂上,通過含三氟乙酸的裂解液裂解得到粗膚前體,室溫氧化后過濾再經過高效液相純化,凍干得到的產物。而精氨酸/ 賴氨酸多肽是由L- 賴氨酸和L- 精氨酸寡肽組成的40% 干法取溶液,通過無溶劑酶法合成。
由此可見,二者的命名和原料來源均存在差異,只是在功效上頗為相似,均可用于抗皺。目前關于芋螺肽的名稱、CAS 號、原料來源、分子式等相關信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進行公布。
目前,芋螺肽作為化妝品新原料的備案仍處于監測期,對于其具體功效和應用,需要進一步研究。
監管層針對芋螺肽這一成分作出的最新回應,將有利于行業規范化發展,同時也讓消費者對芋螺肽類產品有更加清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