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課程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翻譯能力,使其具備一定的中國文化知識和藝術修養為目標。經典文學教學是大學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托。如何實施經典文學教學,找到經典文學教學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的聯結點,是近年來大學語文課程的教研重點。本課題在科學調研大學生文學閱讀狀況的基礎上,對比了文學經典與通俗流行文學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并以此為根據討論大學語文經典文學教學創新的重要意義和實施路徑,對于大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系統培育與青少年價值觀的科學引導具有一定的借鑒性。
該課題先是以“閱讀‘經典與流行對青少年價值觀影響的研究”為主題,展開對大學生群體文學閱讀狀況的問卷調研,問卷回收后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進而得出最終結論。調研發現:當下大學生群體的經典文學閱讀狀況并不樂觀,尤其是非中文類專業學生,對許多古代文學經典、近現代文學經典以及外國文學經典作品了解不多,更遑論仔細閱讀;中文類專業學生閱讀的文學經典雖然相對多一些,但也存在數量不足、理解不深、憑個人喜好閱讀、缺乏系統性和文學理論架構意識等問題。與此相反,網絡文學、通俗流行文學作品在影視動漫產業的帶動下卻愈發火熱,收獲了大批大學生讀者,“韓流”“日流”文化的盛行推動了海外通俗文學的翻譯出版事業發展,國內網絡文學、海外流行文學等作品備受青少年熱捧。
基于對上述調研結果的分析,我們認為,出現這一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一,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理念與方法陳舊,課堂教學枯燥,形式、內容缺乏創新,未能真正彰顯經典文學作品的獨特魅力,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其二,通俗文學的強勢崛起,在影視動漫、游戲文娛等產業的帶動下,以及互聯網新媒體宣傳攻勢下,吸引了大批年輕讀者;其三,學生文化意識缺失,未養成良好的閱讀品味與閱讀習慣,未能正確認識經典文學閱讀對自身發展的重要價值;其四,隨著互聯網科技產品種類的增多,誕生了許多文學閱讀的替代性產品,分流了閱讀經典文學的人群。
對此,本課題研究認為,大學語文課程需要通過理念、內容、形式層面的創新,為大學生上一堂別有新意的經典文學課。一是改變傳統文學課堂組織形式,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新的文學經典閱讀課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教師點評輔助的形式,并組織形式多樣的趣味教學活動,賦予學生耳目一新的文學課堂學習體驗。二是營造良好的文學經典學習環境,增強學生閱讀經典文學的興趣。可以通過定期舉辦經典文學朗誦、經典文學知識競賽、經典文學相關論文創作等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轉化為實踐創作成果,并給予適當的獎勵,以培育學生對經典文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和持續探索動力。三是建立文學興趣小組,根據經典文學的地域、年代、具體類型等進行分類,由教師制定一定的組織原則規范,其余則由學生自行實踐探索,以強化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合作探究能力,訓練其文化思維。
綜上所述,本課題對大學生的文學閱讀現狀作了詳細調研,對于大學語文課程經典文學的優化教學作了系統的理論與實踐探究,對于今后提升該課程教學效率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