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際娣
近年來,不斷有長途汽車客運站宣布停運,連曾經旅客爆滿的廣州流花汽車站也難逃命運,而如今保存下來的汽車站也不斷被租車公司、火車、高鐵、飛機、網約車、順風車等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長途汽車客運站生存可謂是舉步維艱。
近日,《小康》雜志推出“長途汽車客運站路在何方”專題報道,為此我們在全國范圍內走訪了發達地區、不通高鐵的欠發地區等不同地區的汽車客運站,并了解其運營情況。走訪中發現,當前人們在出行方面對舒適度、快速便捷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社會亦以多元化的服務,滿足了社會更多元的需求,推動經濟社會更快發展。
這次我走訪的是去年才通火車且如今還未通高鐵的江西寧都縣,這是一個人口超80萬的大縣,2019年以前,長途汽車仍然是這個縣城數十萬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近年來,網約車、火車等以方便、快捷、舒適等優勢搶去了大量客源。寧都縣汽車客運站工作人員肖冬亮坦言,時代的進步讓他們措手不及,哪怕采取了一定措施,仍然見效甚微。
事實上,除了以上情況,汽車租賃公司的多元化也滿足了許多人的需求。如一嗨租車、神舟租車,給公共交通不便利地區的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了很好的服務,他們可根據個人需求,提供長租、短租以及異地還車等服務,人們只需要花費少量的錢就可以享受私家車的便利,深受“養車一年只開一次”的外出務工人員以及喜歡自駕游的旅行者喜愛。
客運大巴的沒落實際上已經延續多年。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全國公路營業性客運量在2014年達到頂峰的190億人次,隨后逐年下降,至2019年降至130億人次。疫情之后,公路營運客流更是“腰斬”,2021年全年僅有50億人次。
汽車客運站的停運反映了時代變遷和交通出行需求的轉變。在高鐵網絡和私家車普及的推動下,人們的出行方式將更加多樣而便捷。客運大巴的落幕,雖然令人唏噓,但同時也開啟了交通出行的新篇章。
讀者來信
《小康》雜志7月中旬刊專題報道了文旅市場的復蘇,引人關注。當前正值暑期旅游高峰,壓抑了幾年的出行熱情集中釋放,導致景區熱鬧非凡。但同時也帶來了預約難、買票難的現象。如何保證出行體驗?除了旅游管理部門要有針對性的預案之外,游客做足攻略,避免扎堆前往熱門景點,也是必不可少的。
——江西 周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