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區是攀枝花市的首善之區,不僅聚集了攀枝花市33.89%的人口,還創造了全市43.85%的GDP。東區,是共同富裕攀枝花試驗區的重中之重。
攀枝花市東區區委書記凌永航表示,以最強的擔當扛起首善之責,“全力打造共建共享、共生共榮、共富共美的社會新格局”,全力打造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的東區實踐樣板。
率先探路
共同富裕東區吹響集結號
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共同富裕,東區如何謀,又怎么干?陽光明媚的六月,《當代縣域經濟》記者走進東區,深深感受到東區奔跑在共同富裕大道上的激情。
穿行在東區整潔靚麗的大道上,一簇簇開得極為熱烈的花叢晃眼而過,一個個活力迸發的工業園區,彰顯著攀枝花作為四川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的深厚底蘊與自信。
2023年2月28日,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啟動大會在東區召開,成立領導小組和“7+3”工作專班,《東區加快創建全國百強縣百強區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行動方案(2022—2025年)》發布。
先行先試,創建全國百強區,推出“四張清單”,統籌“五對關系”,提出“六個目標”,實施“七大行動”,著重在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上邁出堅實步伐。
4月6日,重點任務、重大項目、改革事項等清單加速審定,凌永航說,要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任務書”和“施工圖”,“抓住政策機遇,敢為人先,實化細化工作舉措,為全省實現共同富裕積累經驗、提供樣本。”
目標既定,躬身力行。4月9日,東區62名黨員干部遠赴浙江“取經”,探索求解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的“方程式”,繪出“路線圖”。
步伐還在加快。為進一步加快共同富裕“7+3”工作專班進度,5月16日起,東區區委副書記高應華帶隊,調研專班工作。
從春天出發,向未來邁進,東區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鏗鏘有力。
做大“蛋糕”
加速釩鈦產業提檔升級
先行先試共同富裕試驗區,東區把重心落子實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上。
端好“鐵飯碗”、做強“鈦釩碗”、創造“金飯碗”,這既是攀枝花市為共同富裕做強產業支撐的路徑,又是東區全力達成的目標,力爭在5年內,建成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新型鈦金屬深加工產業基地、釩制品精深加工基地,先進釩鈦鋼鐵材料納入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
“鐵飯碗”和“鈦釩碗”,東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22.9億噸釩鈦磁鐵礦資源、1.6億噸鈦儲量以及415萬噸釩儲量,都讓東區底氣十足。作為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的主戰場,釩鈦戰略資源創新開發正是重中之重。
東區云集了大批國家甚至全球頂尖的釩鈦開發企業,如攀鋼集團、鋼城集團。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一大批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圍繞釩鈦產業鏈蓬勃發展。據統計,2022年,東區工業項目數量、投資額度分別增長68%、326%。
目前,攀枝花市正加速推進釩鈦產業提檔升級。這是試驗區的共識,也是東區共識:要創新引領釩鈦深加工產業“彎道超車”,要努力創造“金飯碗”。
在鈦產業創新方面,東區形成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國家、省、市級研發平臺44個,高鈦型高爐渣、城市綜合管廊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復審,四川金雅匯“納米二氧化鈦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興茂動力“超細粒鈦鐵礦回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成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釩產業方面,東區推出的釩電池在大規模儲能產業異軍突起。5月12日,攀枝花市發布《“中國釩電之都”——攀枝花市釩電池儲能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中國釩電之都”正乘勢起飛。
喜訊接踵而至。5月25日,釩鈦股份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釩融科技建設的2000立方米/年的釩電解液產線正式建成并開展試生產。
銀江水電、抽水蓄能、加氫站建設、攀鋼光伏+釩電池、目倫石墨……在創新驅動下,東區以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為依托,一系列項目加快建設,“金飯碗”越做越大,為共同富裕不斷提供堅強的產業支撐。
分享“蛋糕”
讓群眾奔跑在共富大道上
“蛋糕”做大了,如何分好“蛋糕”是共同富裕的關鍵。
城市更新、公共服務提質擴面、精神文化提升、高效能社會治理、營商環境改善……緊扣民生,東區實施“七大行動”,不斷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加快區域優質教育中心、區域醫療健康中心建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進低收入群體持續增收,實施中等收入群體遞增計劃,把“蛋糕”實實在在地分到每一個群體當中。
城市更新,要讓民生美樂安居。要持續改造老舊小區,增設電梯,推動4萬戶天然氣置換煤氣。炳草崗要復興,以此帶動大渡口、江北片區更新發展。要激發老城區活力,讓舊城換新顏,讓基礎設施煥發新動力。
炳草崗,攀枝花市老城區。58年前,來自全國各地的開創者們剛到這里,見一種極為耐旱的草生命力旺盛,長成一柄一柄的而得名。如今,這里正大規模地推進城市更新,“炳草崗復興”成為當地人耳熟能詳的熱詞。
望江片區民安巷48號的羅大爺切身感受到復興帶來的巨大變化,當年的藍頂鐵皮棚已變成了“口袋公園”。“在公園曬曬太陽,和鄰居們聊聊天,生活很愜意。”羅大爺說。
“山海湖”是東區著力打造的城市新地標:“山”就是傍山而興,攬山入懷,造就東華山山地運動營地;“海”是阿署達“花海”,讓陽光花城四季綻放;“湖”就是銀江湖的碧水銀灘,讓高峽平湖造就攀西的詩和遠方。
加力推進城市更新,系統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優化城鄉環境,增強公共服務供給,織密社會保障網絡,攀枝花市巧手施為,精細地切分每一份“蛋糕”,讓民生幸福看得見、摸得著。
共同富裕的陽光,正灑向攀枝花的城市和鄉村,正遍及每一個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