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標 陳天航
2022年,江安農商銀行在江安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響應落實省、市、縣金融工作安排部署,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發展思路和任務目標,以服務地方經濟,踐行自身社會責任為重點,切實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銀行作用,為地方經濟發展持續注入農信力量。截至2022年末,江安農商銀行資產規模達130.99億元,較年初增加15.45億元,增速13.37%;各項存款余額110.82億元,比年初增加12.42億元,增幅12.63%,比上年同期高2.47個百分點,同比多增3.3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不含貼現)60.88億元,比年初增加6.28億元,增幅11.49%,貸款市場份額40.55%,居全縣金融機構第一。
做好金融支撐
深耕鄉村金融“主陣地”
2022年,江安農商銀行以穩字當頭,實心干事,科學作為,持續服務做好縣域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大“三農”領域、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著力打造更高效便捷的線上金融服務方式,切實做好普惠金融宣傳,為助力江安全力實施“1271”發展戰略,構筑宜賓發展“江安強支”提供金融加速度、作出金融新貢獻。
踐行助農振興使命,加大涉農貸款投放。一是成立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部和普惠與零售業務部,全面負責涉農主題的各項金融服務工作,為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支持提供機制保障。二是以涉農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切入點,通過產品創新、優化服務流程、簡化手續,推出一系列擔保方式靈活、利率低、手續簡便的貸款產品,為涉農貸款的投放提供有力的產品和服務保障。截至2022年末,累計向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放貸款656戶、2.17億元;發放農戶貸款32.44億元;向縣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涉農企業發放貸款6.86億元。
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切實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一是強化對地方國企的金融支持,累計向盛大商貿、億源農業投資、首唯商貿等縣屬國企發放貸款20筆、金額2.55億元。二是新常態疫情下為民營企業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累計向世大塑化、萊特醫藥、捷恒化工、苗家辣妹子等民營企業共計發放貸款159筆、金額5.87億元,累計為天宜鋰業辦理票據直貼8.73億元。三是持續不斷加大消費貸款投放,助力地方消費力提升,截至2022年末,為全縣各類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和社區居民累計授信超25億元,首款“蜀信e貸”線上信貸產品用信余額達6億元。
堅守為民服務初心,完善便民金融服務體系。一是與縣交通運輸局、縣供銷社、縣農業農村局等企事業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行政村設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通過構建“縣—鎮—村”三位一體綜合服務網絡,累計建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188個,2022年全年辦理小額取現、轉賬等業務34.16萬筆,交易金額達1.28億元,讓農戶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金融服務。二是做好基礎金融服務,全行共29個服務網點,結束了仁和鎮金融服務空白的歷史,實現轄內鄉鎮柜面服務全覆蓋。截至2022年末,已累計開立四川農信手機銀行13.01萬戶,開立惠支付收款二維碼10639個,發行銀行卡45.26萬張(其中蜀信社保卡26.43萬張),在全縣13個鄉鎮共布放自助銀行設備71臺。
扛實社會責任
打造金融服務“主引擎”
2022年,江安農商銀行高舉“四川農信 四川人民自己的銀行”旗幟,立足縣域金融工作,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不斷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供給體系,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與水平,在落實助企惠民紓困上勇當先鋒,在助力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切實擔負起農村金融主力軍銀行、地方金融主力軍銀行、普惠金融主力軍銀行的責任擔當。
讓利于民為地方經濟加速。截至2022年末,各項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44%,較2021年末下降0.34個百分點,通過降低利率,向轄內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等各類群體累計讓利超2100萬元。
認真做好財政補貼資金代發。全年通過四川農信“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系統”完成全縣85項、80.82萬筆、1.55億元補貼代發,有力保障了財政補貼的發放效率,切實維護了群眾利益。
全力支持縣委縣政府各項工作。一是出資搭建“銀村直連”三資管理平臺,以實際行動助力江安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改革發展。二是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承擔江安縣三資管理中心建設工作,為該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規范化運行提供保障。三是支持江安縣“橙信融”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出資提供機具、設備等辦公設施。四是做好包保小區幫扶工作,全年累計派出超200人次,幫助包保小區完成疫情防控、創文等相關工作,切實踐行地方法人銀行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