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
河北建工集團生態環境有限公司
市政道路工程是美化城鎮建設形象,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提升人們出行便利性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基礎項目。安全穩定的市政道路要求施工方在道路施工過程中要做好質量控制,并采用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質量和水平。
施工測量是開展市政工程路基施工的必要前提工作。它主要包含了高層測控測量與路面平面測控測量這兩項測量工作。對路基施工的建設首先要充分了解所挖路基土質,并確保開挖路基時的穩定性,旨在提升整個施工作業的質量和安全。
開展基層作業必須嚴格執行相應的施工規范標準,做到拌制的混合料恰當適用且要檢測完成的拌制混合料質量。此外,對原料的粗細程度要嚴格依照施工規范標準的要求做好檢查。要選派專門的運料車對混合料進行運輸,期間還要這些運輸原料進行養護,確保送達的混合料符合施工所需的質量要求和標準。市政道路路面的攤鋪碾壓作業,要選用符合噸位條件的攤鋪機和壓路機,同時還要檢測攤鋪的平整度和碾壓的厚實度。
對于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檢查材料質量、材料的質量和運輸方式是否都符合施工要求,對施工的鋼筋、水泥等原料要嚴選把關。此外,施工原料的儲存方式方法以及混合料的使用及時程度都會影響路面最終的施工質量。
工程用水的水溫不恰當,極易影響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比如冬季的北方地區,路基和路面受到水溫低的影響作用,會出現周期性凍融的現象,進而直接影響到道路路基的強度。因此,要做好對水溫的控制,避免因此而造成的市政道路路基質量問題,以建設符合質量標準的理想施工效果。
路基強度是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的又一重要指標,要保證其質量強度在受到外力影響時不會發生變形,使其實際強度完全能夠滿足使用要求和年限。
路基的結構穩定是市政道路施工中必須要保障的。要避免因受到自然因素影響而導致路基結構在實際的運行中發生整體性失穩的情況,為此,施工單位就需要積極采取正確的方法來保證路基的結構穩定。
首先,工程設計影響。工程設計作為工程施工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其設計的合理性和實際性是接下來影響工程施工進展、進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工程項目的設計思想應當切合施工現場實際,以確保最終的設計方案合理。其次,施工組織設計。對于編制的市政道路設計方案,施工單位要做到及時向審核部門提交。同時,施工單位還要根據現實情況選取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藝。此外,涉及到其他性質用地的,如居民等用地,在施工中,如遇糾紛等問題施工單位要做到能夠根據實際施工情況作出調整部署,以更好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工程的進度。再次,參與人員對工程質量的影響。施工和監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工程的實際質量。施工人員要對施工的現場情況和方案等做到心中有數,充分掌握,以方便應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并在第一時間可以和監理單位做到有效準確溝通,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施工的穩定、安全、有序進行。最后,清楚知道工程的每個階段的造價。隨著社會進步,信息更加公開透明,市政道路工程在選擇施工企業時也是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如果在招投標中因為評標方法和建設單位的錯誤操作,會最終導致中標價偏低,這繼而影響到施工單位為保證自身的經濟收益,而在工程質量上降低標準。還有就是在作為施工基礎的市政工程材料的選擇和構成方面要科學合理,也是保證道路工程實際質量的重要因素。
1.填方路基質量控制。合理選用設備和組合方法,充分進行填方路基開挖之前的各項試驗,并根據所得數據作為施工中的基礎依據。填方前要做好雜草的清除、整平和壓路機的填充壓實。如果地表清理好后,相對偏濕,還需要對其進行翻松、打碎,待土壤水分達到適中后,再次進行符合標準要求的壓實。此外,遇到路基下主要有孔隙大、強度低的松軟沙土質等情況,則首先要將這些全部挖出,并從實際的現場情況出發選擇替換的填料,之后還要對其分層壓實,確保施工地基應有的承載力。松鋪厚度質量的及時把控和分層填筑,是強化并保障路基質量的要點,因此要做好這一施工過程的檢查。在使用壓路機進行壓實施工作業時,先靜壓后振動,由兩邊到中間的規則。
2.挖方路基質量控制。從實際的施工現場狀況做好對應的處理措施,土方開挖要操作規范。土方開挖中的相關排水工作是必要的,要防止因雨水沖水邊坡和不合理方法的開挖,造成的邊坡不穩定。通過爆破獲取泥土的方法,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是嚴格被杜絕的,在非特殊情況下不能夠使用大范圍爆破。邊坡整齊和穩定性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挖方施工程序,施工方要根據現場情況采用減弱松動爆破,避免造成可能的邊坡松動。
作為施工基層墊層的石灰穩定土的質量因為容易受環境、水溫、規格等多方面影響,也因此對于監理的方案,制定有關石灰穩定土的監理明細必須要符合施工現場的條件和要求,之后經由委托人認可,提早發送到相應的施工方,以方便他們對這一專項方案的編寫。路基驗收,排水和培土也符合標準要求,這是石灰施工前的必要檢查工作。經過分層拌合、碾壓后的石灰土其厚度要在15-20 cm 內。例如,干燥的土方,就需要通過提前灑水來達到讓混合料均勻。還要對石灰土進行碾壓。為保持路基石灰層的表面濕潤,要用覆蓋塑料薄膜進行養護,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可以在薄膜內灑水。一般養護周期為7 日。
1.模板的支撐作業中,要清理好路基面的油污及其他污染物。支撐模板的作業,做好其與路基邊側的緊貼,保障其穩固性的同時,可以防止模板受到振動導致的位移。如施工作業完成兩者之間卻存有間隙,就需要放置襯墊來保證混凝土澆筑作業時不會漏漿。
2.混凝土的攤鋪作業,如果出現砂漿離析,則施工人員要對混凝土進行及時地翻動處理,直到有少量砂漿溢出。這一方法避免了路面空鼓現象的出現。對于過于松散的混凝土,在澆筑中就需要攤鋪厚度高于模板。保證連續性澆筑作業,前后兩次要確保間隔在1 小時內。如需長時間停止澆筑則需對已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安置沙袋。
3.針對混凝土的振搗作業,分為插入式振搗和平板式振搗。施工作業中,先進行插入式振搗再對攤鋪后的混凝土進行平板式振搗,目的是進一步保障表面的平整度。振搗作業中判斷混凝土均勻沉降與否的標準是不再有氣泡向外冒出。對于混凝土路面存在裂紋或低洼,就需要對完成的路面用細石料加以修補。
4.此外混凝土的強度質量要確保,就需要施工流程嚴格遵守下進行混凝土的攪拌。 路面完工后的養護,要在表面鋪設濕草簾、濕麻袋鋪,并進行灑水處理,保證三天的養護。之后用鋼刷和吹塵機除塵路面。如果檢查路面有縫隙,就需要填補瀝青。
對瀝青修筑所采用的方法是分層灑布瀝青、碾壓的層鋪法。它具有對施工機械設備要求簡單,施工效果好、進度快、成本低的優勢。不足是這種方法需要在干燥、炎熱季節輾壓才能更好壓實成型,且成型期較長。另外,還有一種被稱作拌和法的方法。是對瀝青原材料攪拌后,施工輾壓成型。需要在拌和中根據材料是瀝青碎石混合料、瀝青混凝土混合料進行攪拌,之后直接現場輾壓成型。此外,路面的鋪設還分為熱拌熱鋪、熱拌冷鋪和冷拌冷鋪等處理方法。
針對有滲水土的臺背且有施工難度,在填筑時必須選擇與路堤同種的填料,且要保證填料質量。橋背和錐坡的填土施工要同時。當涵洞和管道缺土也要兩邊回填。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中如果使用的是重型車輛,則要求涵頂填土的松浦厚度大于100 cm。
市政道路工程的設計是否符合實際,直接影響到后期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要加強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控制,首先必須在設計方案上進行有效控制,保障其設計的合理性符合工程的長期發展與規劃。同時還要深入實際的研究施工工程路段的給排水、電力等,使設計方案必須要構建的科學合理。具體到施工階段,要做好對各類管線的科學鋪設和全面保護, 保證線路設置的合理。設計方案的合理構建建立在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的密切溝通,有效協調,降低管線的影響,從而達到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確保,施工進展順暢,如期完工。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周期長、線路長,所以難免會在施工中遇到各種的問題,收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為此,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各類施工工藝對保證施工質量尤為重要。施工方案的設計離不開相應部門的審核以及對審批制度的嚴格落實。能夠從施工工程的實際進行全方位的因素考慮,確保施工內容和相應參數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同時還要通過指派專人加強對施工方案的監管,達到對工程施工質量的確保。此外,施工技術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合理地對其進行應用,可以及時有效的解決施工中因各類因素造成的問題,合理科學根據實際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和調整。
完善的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控制標準發揮著調整各類具體復雜施工活動的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工程質量的管理水平。因此,施工單位就需要在具體運行上完善質量標準,落實各項質量控制方法。施工各部門做好對施工的細化工作并確保各個環節的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是優化處理施工技術和工藝的必要基礎條件。施工質量流程的優化是以從組檢測試驗獲取的數據作為依據,它使施工的質量標準得到更加全面的保證。
質量管理措施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必須要制定好的首要工作,要以建筑工程圖紙、工藝等作為具體的依據,并堅持嚴格遵守科學合理的原則。管理人員則真正將管理措施運用并落實到管理之中,落實權責,質量管理的權限在各個環節得到有效下放。質量管理責任人員根據管理制度要求,來為工程質量管理提供依據,有計劃地進行市政道路建設,更好控制施工設置的各個環節。
總之,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且這些因素之間相互作用,因此,其質量的保證施工單位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既要做到與設計單位、管理相關部門以及其他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也要投入高質量、高水平的技術、人員以及高科技的設備,在此基礎上還要堅持遵守并執行技術標準,接受施工監管,并把質量控制始終貫穿于整個施工作業的流程之中,最終達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