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嬌爟
(橫州市中醫醫院藥劑科,廣西 南寧 530300)
不穩定型心絞痛(UA)是一種好發于中老年男性的心血管疾病。多數UA 患者有長期吸煙史,這是引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損傷的重要因素[1-2]。UA 患者的初始癥狀多為早晚時間段輕微用力后出現胸骨中上1/3 處疼痛。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現胸骨后壓榨性疼痛,且疼痛向左前臂內側、下頜及牙齒放射,持續時間較長,疼痛程度較為嚴重,發作頻率有增加趨勢,說明患者所患心絞痛為危重的惡化勞力性心絞痛[3-4]。醫學界普遍認為UA 的病理基礎為不穩定斑塊、血栓形成、血管內炎性反應以及血管痙攣等冠狀動脈局部病變。UA 發作后,必須在短時間內得到救治或自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以防病情進一步進展,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目前臨床上治療UA 的特效藥還未問世,只能暫時通過服用藥物來控制、緩解患者的突發癥狀,延緩病情進展的速度[6]。調節血脂、抗凝、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抗心絞痛等措施是目前臨床治療UA 發作的常規措施。由于目前醫學界尚不能徹底治愈UA,因此患者需要長期服藥。西藥在控制心絞痛發作的同時也會給患者帶來較多的不良反應,且長期用藥易出現耐藥性,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因此需要尋求更為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7]。本文就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UA 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分析,現報道如下。
納入100 例UA 患者,就診時間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納入標準:(1)確診UA ;(2)既往病史等基礎資料完整,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功能均正常,與醫護人員的溝通較為順暢,且自愿參與本次醫學研究;(3)患者及其家屬均已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4)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次醫學研究;(5)近期未接受相關治療。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用藥過敏;(2)合并惡性腫瘤;(3)合并精神疾病;(4)因個人原因退出本次醫學研究。隨機將患者分為比照組和中醫組,各50 例。兩組一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的對比
給予比照組常規西醫治療,具體措施如下: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廠家:西安風華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6102714 ;規格:25 mg),1 ~2 片/ 次,單日服藥劑量應≤8 片;口服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生產廠家:浙江普洛康裕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213769 ;規格:以琥珀酸美托洛爾計:47.5mg),2 片/ 次,2 ~3 次/d ;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生產廠家: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407 ;規格:10 mg×7 s),初始劑量為1 片/次,1 次/d,之后根據患者疾病的轉歸情況酌情調整服藥劑量,劑量調整間隔時間應≥4 周,單日服藥最大劑量應≤8 片;心絞痛急性發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生產廠家:哈藥集團制藥六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3021574;規格:0.5 mg×100 s),1 片/ 次。中醫組在此基礎上聯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處方:瓜蔞、陳皮、半夏、茯苓各12 g,薤白9 g。隨癥加減:氣虛者加黃芪30 g,瘀滯者加黨參15 g,濕氣較重者加白術6 g。將上述中藥材加水煎煮至450 mL(1 劑),1 劑/d,分早中晚3 次溫服。兩組均連續治療2 個月。
(1)炎性因子。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8(IL-8)。采集患者的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經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測定血清IL-8、hs-CRP、TNF-α 水平。(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癥狀積分。以《中藥新藥治療胸痹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為標準,對兩組的胸悶、胸痛、心悸、神疲乏力四項癥狀進行評分,前兩項最高分為6分,后兩項最高分為3 分,得分越低說明癥狀越輕。(3)心絞痛發作相關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心絞痛發作相關指標,包括心絞痛發作時疼痛程度、心絞痛發作次數、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其中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分值為0 ~10 分,得分越低說明疼痛程度越輕。(4)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如下:經治療胸痛、胸悶等心絞痛典型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此為顯效;經治療胸痛、胸悶等心絞痛典型癥發作次數、持續時間以及疼痛程度均有所改善,此為有效;經治療心絞痛典型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此為無效。將顯效和有效納入總有效,計數總有效率。
統計學處理軟件為SPSS 22.0,數據類型為計數數據和計量數據,前者以% 表示,行χ2 檢驗,后者以±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的血清IL-8、hs-CRP、TNF-α 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的血清IL-8、hs-CRP、TNF-α 水平比較,中醫組均更低(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對比(±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對比(± s)
組別 IL-8(ng/L)hs-CRP(mg/L)TNF-α(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比照組(n=50)52.41±3.68 48.69±4.12 17.63±5.17 14.28±5.24 1.92±0.34 1.71±0.25中醫組(n=50)52.52±3.85 41.53±4.67 17.54±5.26 10.66±4.35 1.95±0.37 1.28±0.31 t 值 0.146 8.130 0.086 3.759 0.422 7.635 P 值 0.884 <0.001 0.931 <0.001 0.674 <0.001
兩組治療前的心悸、神疲乏力、胸痛、胸悶積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的心悸、神疲乏力、胸痛、胸悶積分比較,中醫組均更低(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的對比(分,±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的對比(分,± s)
組別 心悸 神疲乏力 胸痛 胸悶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比照組(n=50)2.17±0.28 1.76±0.45 2.06±0.35 1.72±0.26 4.56±0.52 3.89±0.37 4.35±0.38 3.67±0.44中醫組(n=50)2.14±0.35 1.39±0.34 2.11±0.32 1.08±0.24 4.54±0.57 3.16±0.42 4.41±0.32 2.85±0.41 t 值 0.473 4.639 0.746 12.790 0.183 9.222 0.854 9.641 P 值 0.637 <0.001 0.458 <0.001 0.855 <0.001 0.395 <0.001
兩組治療前的心絞痛發作時疼痛程度、心絞痛發作次數、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的心絞痛發作時疼痛程度、心絞痛發作次數、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比較,中醫組均更優(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相關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心絞痛發作時疼痛程度(分)心絞痛發作次數(次/周)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min/次)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比照組(n=50)7.53±0.68 4.87±0.72 8.26±0.43 5.11±0.52 6.73±1.26 4.15±0.43中醫組(n=50)7.59±0.62 3.69±0.75 8.31±0.29 2.93±0.36 6.81±1.18 3.08±0.51 t 值 0.461 8.026 0.682 24.373 0.328 11.342 P 值 0.646 <0.001 0.497 <0.001 0.744 <0.001
中醫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4.00%,顯著高于比照組的80.00%(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臨床療效的對比[例(%)]
UA 作為異質性疾病,其誘發因素包括情緒起伏較大、勞累以及血糖、血壓等指標在短時間內出現異常波動等。UA 發作時與穩定型心絞痛相似,但疼痛更為劇烈,持續時間更長,少數重癥患者可進展為急性心肌梗死,威脅生命安全[8-9]。臨床上常規控制UA進展的西藥方案雖然能夠緩解心絞痛癥狀,降低心絞痛發作頻率,但長期服用西藥后易出現較多的副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0-11]。研究指出,基于中醫基礎理論運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UA 能夠隨癥加減藥物,對癥施治,功能補氣溫陽、活血通絡、豁痰開結,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脈痹阻的癥狀,降低心絞痛發作頻率,縮短疼痛持續時間,減輕疼痛程度,促進患者病情的好轉[12-13]。基于此,本研究以100 例UA患者為觀察對象,探討分析了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UA 的臨床療效。研究結果顯示,中醫組治療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癥狀積分、心絞痛發作相關指標和臨床療效均優于比照組。提示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UA 療效確切。該方中,瓜蔞可清熱化痰、寬胸散結,薤白可通陽散結、行氣導滯、調和氣血,半夏可降逆散結、燥濕化痰,茯苓可寧心健脾、利水滲濕,陳皮可健脾理氣、燥濕化痰。諸藥合用,共奏行氣解郁、寬胸祛痰、活血通絡之功。現代醫學研究指出,瓜蔞薤白半夏湯中的有效成分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心肌缺血,減輕因心肌缺血而引發的心絞痛癥狀。
綜上所述,UA 患者采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效果顯著,能減輕機體的炎癥反應,緩解心絞痛癥狀,促進疾病的轉歸,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