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李崇勇 王俁心 黃微 孫照 余凡
摘 要:食品種類繁多,成分多樣,導致食品的監管面廣而復雜。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具有操作簡便、分析速度快、成本低等優勢,因此在食品整個流通環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市場監管部門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術手段,所以建立和完善快檢實驗室標準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食品快速檢測實驗室標準發展的研究,分析國內快檢實驗室現狀,探討快檢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的策略,以期提高快速檢測水平,促進其在食品安全日常監管中的應用。
關鍵詞:快速檢測實驗室;標準;研究
Research Progress of Food Rapid Testing Laboratory Standard
LI Ting1, LI Chongyong1*, WANG Yuxin1, HUANG Wei1, SUN Zhao2, YU Fan3
(1.Hanzhong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Hanzhong 723000, China; 2.Chenggu County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Hanzhong 723200, China; 3.Chenggu County Mark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Hanzhong 723200, China)
Abstract: The wide variety of food and the diversity of ingredients lead to the wide and complex supervision of food. Food safety rapid testing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fast analysis speed and low cost, so it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entire food circulation link,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ns for market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to ensure food safety,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apid testing laboratory standard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rapid testing laboratory standar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rapid testing laboratories and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rapid testing laborator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apid testing and promote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safety daily supervision.
Keywords: rapid test laboratory; standard; research
食品安全問題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關系到所有人的身體健康。快速檢測技術是一種快速、定性、定量的檢測方法,相較于常規實驗室檢測具有操作方便、快速出具檢測結果等優點。2023年
1月2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在日常監管、專項整治、活動保障等現場檢查工作中依法使用國家規定的食品快檢方法開展抽查檢測的法律地位。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快速檢測技術在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等方面取得明顯進步[1-2],但快速檢測實驗室(以下簡稱“快檢實驗室”)標準體系建設及標準化方面仍然存在諸多不足。本文通過對食品快檢實驗室標準發展的研究,分析國內快檢實驗室的現狀,提出完善快檢實驗室標準的建議,以期通過建立完善的快檢實驗室標準,為食品安全快檢工作提供基礎參考,進一步提高基層監督部門的監督管理和執法效率。
1 快檢實驗室標準發展的研究背景
食品源頭渠道多、銷售中會擴散及變動,使得食品安全問題多發,監管困難。現行食品安全的標準檢測方法多為實驗室方法。李祖洪[3]提到水果、蔬菜類保質期比較短的食品,在實驗室檢測中可能需要較久的檢測時間,會出現檢測周期超過食用農產品的保質期的情況,而快檢技術能以較短的時間、高效地完成檢測,便于日常工作的監督。
目前,食品快檢實驗室主要有4種形式[4]。①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車實現了從固定到流動的突破,可以滿足現場巡檢的需要,如餐飲業及流通市場的餐飲具,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餐具清洗不干凈,未消毒,導致大腸桿菌和陰離子洗滌劑指標不合格,從而造成大范圍的安全問題。若提前采用表面潔凈度等快檢技術,可及時篩查出問題,但這只能作為一種補充的檢測方式。②鎮街速測室由監管部門在其管轄內的監管所設置,只能任務性地完成工作,受快檢技術的限制,只能對某些參數進行檢測,如有機磷等農藥,無法檢測其他種類的農藥,且專業人員缺失,無法分析判定假陽性和假陰性的情況,因此起不到針對性的作用。③農貿市場自建的快檢實驗室,由于實驗室建設的不規范,不合理的布局,檢測項目單一,管理水平低等[5-7],導致無法及時地對市場上流通的所有產品進行全方位的檢測。④外包出去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實驗室的技術人員無法長期駐扎在實驗室,不能及時跟蹤市場實時動態的情況,使得檢測多流于形式[8]。
2 快檢實驗室標準現狀
為了推進快檢技術應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向各省市征集標準,現已發布適用性強且具有代表性的檢測方法24項[9]。但快檢實驗室建設缺少完整和統一規范的文件,導致部分快檢室在建設、運行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如布局不合理、檢測設備配置不齊、記錄不規范和不完整等,使之并未完全或充分發揮源頭風險管控的作用。
截至2022年,各省市出臺有關實驗室建設管理等地方標準約15項。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最早在2015年發布《水產品藥物殘留快速檢測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規范》(DB32/T 2786—2015),從實驗室的設施及環境建設、管理體系制度、儀器設備及器具、人員及培訓、文件記錄檔案保存和績效考核等方面對水產品快檢實驗室進行了一系列全面的規范說明。2017年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實驗室基本要求》(DB11/T 1467—2017)分別在實驗室的建設、儀器設備的配備、人員能力、相應的工作要求等4個方面進行了規范。2020年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從快檢實驗室建設、質量控制、快速檢測產品評價等方面作出了詳細的指導,形成了DB4403/T 95—2020、DB4403/T 93—2020、
DB4403/T 96—2020這3個規范性文件。
有些省市對特殊固定場所的實驗室作出了規范性指導,如2021年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農貿市場快速檢測實驗室建設和管理規范》(DB4416/T 13—2021)對食品流通環節農貿市場可能普遍存在的風險項目進行羅列,詳細規定了抽樣工作單、快檢記錄表、不合格結果告知書等相關記錄。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2年發布的《學校食堂食品快速檢測實驗室建設規范》(DB14/T 2492—2022)、《學校食堂食品快速檢測實驗室技術規范》(DB14/T 2493—2022),從兩個主要方面針對學校食堂這一類場所的實驗室進行了規范說明。
2022年江西省發布了《食品快速檢測實施型技術機構建設通用技術規范》(DB36/T 1336—2022),與2020版相比,刪除了質量控制的內容,增加了機構類別劃分的內容和檢測能力的內容,修訂附錄,增加了農批市場、農貿市場、商超等市場主體類食品快檢室設備設施。
以上提到的相關地方標準已經在全國范圍處于領先水平,對基層的快檢實驗室建設起到了規范的指引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即標準一般是從實驗室建設、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設施、質量控制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建設方面的要求標準不一致、室內功能劃分不統一,人員素質能力要求高低不均,有些標準特別側重于儀器設備管理、質量管控,有些并未涉及。
3 促進快檢實驗室標準發展的建議
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督管理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快速檢測技術離不開穩定的實驗室環境以及系統的管理、評價體系,統一的實驗室標準對食品安全的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必須規范快檢實驗室標準。
3.1 建設原則
實驗室總體的建設應符合相關的標準及法規,尤其是處理實驗中產生的廢棄物必須符合環保的強制規定。在功能上可分為實驗區與辦公區,實驗區應滿足快檢工作中的要求,對可能存在的影響檢測結果的區域進行有效分離。辦公區主要包括樣品的接收、樣品貯存、出具實驗結果、審核和上報等。
3.2 人員要求
實驗室應配備審核人員和專職檢測員,從業人員素質能力水平不一樣,使得實驗室運行管理、檢測難以做到規范一致,需要配備匹配的工作人員。實驗室應先對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培訓,再對專業技術知識進行定期系統的培訓,使得從業人員可以精準地操作儀器與設備,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度[10]。
3.3 設備設施
快檢實驗室應配備與檢測能力相適用的檢測設備,加以唯一性標識,對檢測結果有影響的設備須建立儀器檔案,其中包含儀器的使用說明、使用記錄、維護記錄等,并定期對設備開展檢定和自校準。
3.4 質量控制
快速檢測技術操作流程簡單,使其易受所用試劑、實驗環境條件以及從業人員不規范的操作的影響,使得檢測結果易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無法保證檢驗檢測結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為保證檢測工作的質量,應對其質量進行控制,主要可以通過不同快檢方式的對照實驗,對陰陽性質控樣品進行分析比對,增加空白實驗,進行加標平行實驗等方法進行質量控制[11-14]。
3.5 數據信息記錄
快檢記錄缺乏原始性與追溯性,需在實驗室建立檢測數據基礎臺賬,在一定時效內可追溯數據來源。平時應將數據準確無誤地上傳,或通過如手機App等更便捷的途徑進行公示,使相關部門第一時間了解整個安全事件[15]。
4 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檢測食品安全的方法越來越多樣,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也隨之增加。快速檢測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手段,對食品安全監管有著重大意義,但隨著各地食品快檢實驗室的推廣應用,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出現各種問題,急需制定一套有詳細規劃、建設、管理、評判結果的快檢實驗室標準。本文通過分析近幾年發布的快檢實驗室標準,從實驗室建設、專業技術人員、設備設施、質控控制等方面提出建議,以期為建立全國通用標準奠定基礎,使相關食品快檢實驗室得以規范,提升檢測技術水平,進而提高監管部門的監管和執法效率。
參考文獻
[1]胡陽,邵偉標,朱德志,等.食品安全監管領域快速檢測標準發展現狀[J].中國質量監管,2021(11):76-79.
[2]王妍.食品安全監管中快速檢測技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食品工業,2021(1):64-65.
[3]李祖洪.基層食品快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J].質量技術監督研究,2020(2):55-60.
[4]張威,郭丹,陳博豪,等.食品快速檢測相關標準法規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10):
4236-4243.
[5]葉秋雄,毛新武,梁俊發,等.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監督評價與效果分析[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19):7826-7830.
[6]王璐,謝建軍,李菊,等.農貿市場快檢室能力建設的問題及建議[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11(18):6446-6449.
[7]胡文濤,蔡文,張一青.農貿市場快檢實驗室運行機制研究[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8,9(21):5764-5767.
[8]宋敏,嚴婭,韓瑨烜,等.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現狀分析與建議[J].現代食品,2022,28(1):128-130.
[9]陳愛亮.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2):411-414.
[10]夏玉吉,余曉琴,黃麗娟,等.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結果的影響要素與對策研究[J].中國果菜,2022,42(5):
54-58.
[11]肖有玉.淺談食品快速檢測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9(10):70-71.
[12]孫維繁.快速檢測技術在基層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食品,2021(16):165-167.
[13]管恩平,閆濤,楊爽,等.海關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標準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2):
447-451.
[14]肖蓓,蘇永剛,秦強,等.食品安全快速定量檢測產品評價標準體系構建探索,2022(7):251-254.
[15]張勇,郭宏偉.數字化食用農產品快檢全息管理中“123+N”模式探索與思考[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22(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