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偉

“不但成功上榜,還是專家評分第一名!”
3月24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聯合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關于第二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的公告》,四川省自貢市沿灘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與結對的重慶市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攜手上榜第二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名單。沿灘高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辦工作人員宋穎超,第一時間將這一消息告知給長壽經開區管委會建管局規劃科的“戰友們”。
2021年3月,宋穎超被選派到長壽經開區管委會建管局規劃科進行為期3個月的頂崗鍛煉。時隔兩年,兩個園區的建設同時取得突破性進展。身為見證者、參與者,宋穎超和“戰友們”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同向并進,開啟奮進“雙驅”
“頂崗鍛煉期間,我學習了規劃建設、招商引資等方面的知識,參加了能源、醫藥化工等項目的規劃聯審,掌握了項目規劃聯合審批制度的運用方法,突破了項目規劃審查中的技術難點……”回憶起2021年3月至6月在長壽經開區管委會建管局規劃科的頂崗鍛煉經歷,宋穎超直言收獲很大。
自2020年6月,沿灘高新區與長壽經開區結成友好合作園區以來,雙方在共建共創、人才頂崗、經驗互鑒、產業合作、協同招商等方面合作有序有效。沿灘高新區先后選派20名干部赴長壽經開區頂崗鍛煉,宋穎超就是其中之一。
“學習先進經驗,當好交流使者,力促兩園區同向并進。”從入選頂崗鍛煉名單那一刻起,沿灘高新區的掛職干部就明確了自己的使命。
在長壽經開區管理服務區域內,坐落著27家世界500強企業、64家跨國公司、62家上市公司、106家高新技術企業。2022年,該園區“四上”企業營收實現1627億元,同比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09億元,同比增長9.7%;外貿進出口123億元,同比增長33%;招商引資451億元,同比增長34.7%;新增上市企業3家,列重慶全市第一。在2022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該園區位列第35位,居西部第三、重慶第一。
頂崗鍛煉期間,宋穎超和小伙伴們一起學習如何高效推進項目審批,如何管控、推進建設領域系統性項目,如何提升項目管理能力、推進項目建設等內容,“尤其是長壽經開區著力打造的化工產業,為沿灘高新區新材料化工園區建設提供了有益參考”。
“通過學習長壽經開區產業鏈發展路徑圖,我們深度研究沿灘高新區新材料化工園區產業規劃。”沿灘區科技和經濟信息化局工業發展業務負責人蔡娜說,利用學到的經驗,自貢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建設成效不斷顯現。去年,該化工園區入選四川省首批化工園區名單。
“3年來,兩個園區探索‘大園帶小園互動模式,組織了20余次交流互訪、座談討論等活動,‘小園逐漸成長為‘大園,推動兩地同進步、共發展。”沿灘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懷和稱,“雙方一同加入長江上游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聯盟,定期就園區規劃建設開展現場考察、專題輔導、常態對接,圍繞主導產業深化產業合作,共享招商線索,共辦招商活動,促成了一批優質項目入駐雙方園區。”
結對共建,推進產業合作示范
作為沿灘高新區內的三大特色產業園區之一,自貢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是自貢市打造千億級新型化工產業的主戰場,也是全省唯一一個以氟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化工園區,已簽約落地氟化工產業鏈項目26個,計劃總投資220億元,氟化工產業初步起勢。
“園區現有承載能力3.13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間擬拓展至10.01平方公里,聚力打造以鹽化工為基礎,氟硅材料為主線,新能源材料與精細化工為兩翼的千億級新型化工產業示范園區。”沿灘高新區四級調研員、自貢市新型化工產業發展沿灘區推進辦副主任何偉稱。
目前,該化工園區已經形成較為完備的“鹽—氯堿化工—氟化工—氟化工新材料”全產業鏈條,是沿灘高新區和長壽經開區兩個園區產業示范合作的生動案例。
產業合作示范,彰顯黨建引領。建立友好合作關系以來,沿灘高新區黨工委與長壽經開區黨工委簽訂了黨建戰略合作協議,堅持讓黨旗飄揚在工業主戰場、把黨支部覆蓋到特色產業園、把黨員鏈接在企業項目發展一線,積極落實黨建產業鏈聯盟、黨員“雙向互派”、主題黨日活動聯辦等舉措,充分促進兩個園區黨支部結對共建、黨員交流互動,為川渝兩地產業融合發展注入“紅色力量”。
“建設產業合作示范園區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兩地推進制造業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重慶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說。未來,兩地相關部門將圍繞園區開發建設、產業優化布局、重點項目招商、公共平臺打造、產業生態構建、產業集群發展、人才交流培養等方面,建立完善常態的工作機制,探索創新交流合作路徑,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制造業協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不僅如此,沿灘高新區還狠抓服務質效,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沿灘高新區牢固樹立‘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的服務理念,建設‘零成本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企業手續代辦服務中心,為落地項目提供‘保姆式‘定制式‘菜單式服務,為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李懷和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