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麗明
胃癌是起源于胃腸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 發病率一直較高。中老年人是胃癌發病的主體, 男性患者占較大比例, 且發病人群日漸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嚴重威脅國民身心健康[1]。胃癌疾病早期癥狀不具典型性,很多患者確診時病情已經進入到晚期階段[2]。晚期胃癌患者錯失手術治療最佳時機, 化療是主要治療手段,通過抑制腫瘤生長, 達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目的[3]。本文就本院2019~2020 年收治的84 例晚期胃癌患者為例, 評價多西他賽聯合替吉奧治療的預后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3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晚期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2 例。對照組男30 例, 女12 例;年齡37~73 歲, 平均年齡(43.50±9.83)歲;腫瘤分型:胰癌25 例, 鱗癌12 例, 腺鱗癌5 例。觀察組男32 例,女10 例;年齡35~75 歲, 平均年齡(44.80±10.07)歲;腫瘤分型:胰癌23 例, 鱗癌13 例, 腺鱗癌6 例。兩組性別、年齡、腫瘤分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s)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性別 腫瘤分型 平均年齡(歲)男女胰癌 鱗癌 腺鱗癌觀察組 42 32 10 23 13 6 44.80±10.07對照組 42 30 12 25 12 5 43.50±9.83 χ2/t 0.2463 0.2142 0.5987 P 0.6197 0.8984 0.5510
1.2 納入及排除不標準 納入標準:經胃鏡檢查、手術病理檢查確診;了解治療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預計生存期>6 個月;臨床分期ⅢB~Ⅳ期;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化療藥物禁忌者;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退出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順鉑+替吉奧化療。注射用順鉑(云南植物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53021677)20 mg/m2, 靜脈滴注, 1 次/d, 第1~5 天;替吉奧膠囊(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80803) 體 表 面 積<1.25 m2者40 mg/ 次, 1.25~1.50 m2者50 mg/次, >1.50 m2者60 mg/次, 早晚餐后服用, 2 次/d, 第1~14 天。觀察組給予多西他賽+替吉奧治療。多西他賽注射液(深圳萬樂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067)75 mg/m2, 靜脈滴注, 1 次/周, 替吉奧膠囊用藥同對照組。兩組均用藥3 周后隔1 周即1 個療程, 連續用藥4 個療程。予以全部患者止嘔、保胃、護肝及利尿等對癥處理。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惡心嘔吐、脫發、便秘、血小板減少)發生率及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5 ml)置于抗凝管中, 3000 r/min 離心處理10 min,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腫瘤相關物質(tumor associated material,TAM)水平。
1.5 療效判定標準 以實體瘤評價標準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4]。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病灶完全消失即完全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部分緩解, 病灶縮小>30%即部分緩解;患者病情穩定、病灶基本無變化即疾病穩定;未達到上述效果即疾病進展。治療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88.10%高于對照組的61.9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n(%)]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治療前, 兩組CEA、TAM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CEA、TAM 水平均明顯低于本組治療前, 且觀察組CEA、TAM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CEA(ng/ml) TAM(U/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2 32.20±3.55 18.40±2.20ab 120.80±9.80 98.20±6.50ab對照組 42 32.50±3.50 26.35±2.60a 120.50±9.90 108.80±8.80a t 0.3900 15.1273 0.1396 6.2792 P 0.6976 0.0000 0.8893 0.0000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n(%)]
臨床上胃癌發病率一直較高, 基于疾病早期無明顯臨床癥狀, 導致很多患者確診時已發展到晚期, 且部分患者已發生遠處轉移, 導致患者錯失手術最佳切除時機, 降低患者生存率[5]。為延長患者生存周期, 需采取合理的化療手段[6]。傳統化療方案以順鉑為主,療效肯定, 但在殺死腫瘤細胞的過程中會損傷患者正常組織細胞, 安全性較差[7]。替吉奧是口服抗癌藥物,屬于5-氟尿嘧啶類似物, 可以阻斷5-氟尿嘧啶磷酸化, 緩解消化道癥狀, 通過延長血液、腫瘤組織中化療藥物作用時間, 達到增強抑制腫瘤的效果[8]。且口服給藥方便, 維持較高血藥濃度, 可以提高抗癌活性, 避免靜脈滴注所致的不良反應問題[9]。多西他賽屬于紫杉烷類抗腫瘤藥物, 具有增強胃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的作用, 可以抑制腫瘤細胞有絲分裂, 強化抗癌活性, 但可能會引發感染等并發癥, 所以采用聯合替吉奧治療的形式[10]。相關研究指出, 晚期胃癌患者行多西他賽+替吉奧化療治療效果顯著, 可以有效調節患者的糖類抗原199(CA199)、CEA、TAM 水平, 未增加患者用藥不良反應, 是有效治療方法[11]。本文結果與方偉生等[12]研究接近, 在其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73.33%高于對照組的43.33%(P<0.05), 觀察組不良反應率46.67%與對照組的40.00%接近(P>0.05)。
綜上所述, 多西他賽聯合替吉奧治療晚期胃癌患者有助于降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 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