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祥虎 Wan Xianghu
(阿壩師范學院,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623002)

書名:《羌族居民室內環境設計研究》
作者:李瑞君,陳依婷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3月01日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羌族被稱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聚居區為四川省阿壩州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的民居建筑形態和室內樣式都具有獨一無二的藝術特征,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其建筑依山勢而建,重重疊疊,錯落有致,其石質的建筑形式又被稱為建筑藝術的“活化石”“東方金字塔”。北京服裝學院李瑞君教授于2021年03月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羌族居民室內環境設計研究》著作中論述了羌族聚落環境的特征、羌族民居建筑的特征、羌族民居室內空間的布置、羌族民居的裝飾與家具等內容。羌族民居室內環境設計是民族環境設計研究的重點科研課題,建筑環境作為羌族地區人文傳承的載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歷史底蘊,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機體。
羌族居民室內環境設計的研究有助于挖掘民族藝術,改善羌族人居環境與羌族室內文化的再傳承。《羌族居民室內環境設計研究》由5個章節組成。第1章對本項目的研究進行了意義陳述,以及背景、目的、對象、思路與方法等闡述。第2章以實地調研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民居為依據,以全新的視角對羌族人文歷史、自然環境、建筑特征等進行分析,整理出羌族民居的自然人文環境資料。通過對羌族地區氣候特征的統計與整理,總結出羌族獨特的碉樓建筑形式與地域性氣候、地質地形以及羌族宗教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
少數民族地區的碉樓作為民族地區的建筑瑰寶,不僅具有獨特的識別性、藝術性、還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羌族的羌碉居住構成主要以圍合式、聚攏式的發展空間布局為主。該書第3章研究了羌族居民建筑環境的空間布局形態。在傳統羌族居民寨落的分布選址中可知羌族寨落形成的地形因素主要有河谷、半山、高山等因素,特殊地形的選擇為羌族的碉樓搭建提供了建筑原材料青石和基本的碉堡式形制,其特有的空間布局形式說明了周圍有大量聚攏的居民建筑組團,除了以碉樓為中心的組團方式,羌族地區還以水渠、道路、磨坊等分布形制,營造出多中心的村寨發展空間。
羌族地區不僅具有豐富的建筑文化,也有羌繡、圖騰以及傳統紋樣等民間藝術,羌族民間藝術在羌族室內軟裝中的應用較多,其中以家具、布藝為主要應用載體。該書第4章則主要剖析了羌族民居室內設計的軟裝硬裝,以室內設計的角度剖析羌族民居的平面空間布局、房屋細部處理方式以及室內功能空間的布置與特色民族文化的應用與裝飾。羌族的宗教文化信仰是影響羌族建筑外立面的要素之一。羌族重要的信仰崇拜是白石崇拜,每戶人家的房屋上都有白石點綴。盡管羌族民居外立面的顏色簡單純樸,但是室內設計中的色彩則極其大膽。羌繡作為羌族傳統民俗工藝品在色彩方面的應用也說明羌族人民對色彩的敏感度與傳承度。每一個顏色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其中羌族人民喜愛的顏色為白、黑、紅、藍。羌族人民通過傳統手藝對布藝的設計為室內空間增設不一樣的軟裝內涵。
第5章重點研究了羌族民居室內空間設計的特征,從空間的應用類型為切入點,剖析了羌族公共空間高效的利用方法、羌族地區內外空間的滲透所形成的“圖底關系”以及羌族民居內部縱橫相交的流線空間合理劃分等問題。羌族的建筑舉世聞名,以阿壩州理縣的桃坪羌寨為例,其內部結構錯綜復雜,家家戶戶串聯,四通八達的交通流線是羌族民居建筑的重要特征。該書通過解析羌族室內空間營造因素的原因,再對羌族室內的特色功能區域進行特征剖析,主要剖析了主屋的貫連性、大堂廳的中心柱以及圍繞而坐的火塘、掛火炕等羌族特有的室內空間構造設計成因問題。
《羌族居民室內環境設計研究》這本書通過對羌族地區建筑民居環境設計的實地考察,分析總結了羌族地區古建筑的延續與再生的雙實踐意義,該書從鋪陳、引入、到縱覽全文將羌族地區的自然、人文、建筑、歷史與室內環境相結合,通過整合羌族室內的特征歸納出羌族地區建筑內部空間的營造與文化、空間、時間、思維等因素的因果關聯,為保護少數民族地區的藝術結晶提供了重要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