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四川工業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四川德陽 618500)

立足大數據時代,食品企業經濟管理面臨著系統性變革,原本大量沉積在食品企業研發生產、市場營銷、物流系統、衛生安全等環節的“隱形數據”被重新激活,這些“隱形數據”所蘊含的價值雖然很少,但保有規模以“海量”為單位,食品企業通過結構化處理、深度發掘、按規則分類,就可以從中歸納出食品企業經濟增長規律,在此基礎上作出科學預測,為食品企業戰略規劃提供依據。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食品企業管理》一書,圍繞食品企業建構完整的經濟管理模型,探討范圍涵蓋了組織管理、經營管理、研發管理、生產管理及信息技術管理等諸多方面,重點突出了當代食品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大數據特征”,介紹了運用大數據技術增強食品企業經濟管理效果的原理,提出了富有創新意義的策略。總覽該書,具備三個方面的特色。
一是,闡明食品企業管理的大數據特征,精選出食品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節點。基于食品企業經濟管理視角分析,“大數據”是一種客觀描述,而非人工干預下的“信息生產”現象。這是因為,食品不僅是一種典型的多環節、多工藝、多類型商品,同時也存在復雜的社會影響因素,如特定區域消費者的口味、食品安全政策、飲食文化等,每一個(種)因素都能促成大量食品數據的產生,由此構成了食品企業經濟管理“大數據特征”的客觀性。該書全面化統籌、多角度取材,為讀者呈現出豐富的內容,并且思慮周全,依據食品的全生命周期整合影響要素,清晰地闡明食品企業管理的大數據特征。在此基礎上,該書注重分清內容的主次,精選出四個影響食品企業經濟管理的關鍵要素,它們可作為食品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節點,分別是企業經濟管理理念、模式、技術及平臺。其中,“大數據理念”又是食品企業經濟管理自我革新之路上的關鍵一步,要求經濟管理主體充分認識到數據的“生產資料”屬性。
二是,將大數據定義為新型經濟管理工具,有利于提高食品企業經濟管理質效。該書指出,企業管理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是一種潮流,這種潮流的產生,一方面源自于市場環境改變、競爭加劇,如電商市場擴張徹底顛覆了食品企業傳統供應鏈、營銷鏈及物流鏈形態,食品企業為了適應新環境不得不引入信息技術。另一方面,源自于食品企業的內生動力,信息技術可以顯著壓縮經濟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但相對應的,該書認為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食品企業經濟管理所面臨的數據規模、類型、關系等日趨擴大、多元及復雜化,為了應對這一新局面,該書將大數據定義為新型經濟管理工具,詳細地論述了大數據在企業經濟管理不同維度的應用價值。例如,該書中“食品企業的技術與信息化管理”部分內容,將大數據技術納入到食品企業人員必備知識與技能范疇,介紹了大數據技術在一款新食品開發過程中的應用方法,實踐表明,大數據技術大幅度提高食品實驗的成功率,有效壓縮食品新品的研發周期,從而為食品企業經濟增長提供助力。因此,在食品企業經濟管理活動中合理運用大數據技術,有利于提高食品企業經濟管理質效。
三是,精選不同領域食品企業為研究對象,提供食品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盡管企業經濟管理具備成熟的理論體系,但具體到食品行業、食品企業,實施經濟管理的方式方法仍然存在差異。該書精心篩選了不同領域的食品企業作為對象,包括酒類企業、乳品企業、調味品企業、堅果食品企業等,并從不同管理維度挑選案例,為讀者進行了深入詳實的分析,以呈現食品微觀經濟體的構成要素。基于不同領域食品企業作為經濟管理研究對象,可以很好地總結出共性之處,進一步明確食品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方向、制定可行性創新策略。其中,通用型的經濟管理創新策略是圍繞食品企業財務部門展開的,即推動現有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這樣可以發掘出食品企業更多的“隱形數據”,大數據技術可以針對隱形數據進行價值發掘、展開前景預判,并將分析結果與食品企業經濟要素聯系起來,為食品企業戰略決策提供依據。
通讀該書,讀者能夠系統了解食品企業經濟管理的影響要素、影響機制、影響過程等,充分認識到大數據技術對創新食品企業經濟管理的價值。該書深入淺出、案例典型,作為高校食品專業教材或食品企業管理人員自學讀物,可以很好地培育大數據意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