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穎
摘要: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企業應對碳排放的壓力越來越大。文章從價值創造的視角出發闡述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構建及應用的重要意義,分析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構建及應用的具體策略,目的是為尋求更加科學合理的碳資產管理體系建設和應用路徑提供參考和支持。
關鍵詞:碳資產管理體系;價值創造;碳排放;碳資產增值
一、前言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人們共同關注的問題。大氣污染源相關企業應對碳排放的壓力越來越大,應從價值創造的角度出發,強化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的構建及應用,有助于促進企業碳資產管理。
二、價值創造視角下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構建及應用的重要意義
對于價值創造視角下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構建及應用需要認識到其重要性,而通過分析得知主要有助于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減少企業經營風險、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響應政府政策導向。
(一)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是指以價值創造為導向,建立并實施全面的碳資產管理體系,包括碳排放核算、碳排放減緩、碳市場化、碳資產評估等,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價值創造企業應逐漸健全碳資產管理體系,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優勢。
首先,建立完善的碳資產管理體系可以減少企業的碳排放量,降低企業在生產和經營活動中對環境的影響,從而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形象。此外,企業通過參與碳市場,購買和銷售碳信用證等碳資產,不僅可以獲得經濟利益,還可以通過公開透明的交易過程,展示自身的誠信和專業,進一步提高企業品牌價值。
其次,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突出,各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氣候政策和環保法規,要求企業在碳排放方面達到一定的標準和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建立碳資產管理體系,采取碳排放減緩措施,達到政府要求的標準,并為此獲得政府的支持和獎勵。此外,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企業如果能夠在碳排放減緩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就能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和競爭優勢。一些國際知名的跨國企業已經開始關注碳市場,利用碳資產管理體系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二)減少企業經營風險
首先,企業的碳資產管理體系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其所涉及的碳排放及能源消耗情況進行管理和評估的一套體系。在價值創造視角下,企業需要認識到碳資產的管理不僅有助于企業降低碳排放、推進環保事業,更是有助于減少企業的經營風險。
其次,通過構建碳資產管理體系,企業能夠更好地掌握其碳排放情況,有利于企業在碳排放限制逐漸趨嚴的情況下,及時調整自身的經營策略。如今,全球對于碳排放的限制趨勢明顯,如果企業無法適應這種趨勢,可能會面臨政策風險、市場風險等多方面的風險。因此,構建碳資產管理體系,有利于企業避免這些風險,并更好地適應環保政策和市場需求。
最后,構建碳資產管理體系,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能源的消耗情況,進而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手段推動企業內部的能源節約和清潔生產,有利于企業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競爭力,并且有利于避免因能源價格波動等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經營風險。
(三)優化企業資源配置
首先,在建立碳資產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對其碳排放量進行監測和分析,確定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和具體情況,進而采取碳減排措施。這個過程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其資源使用情況,發現和解決資源浪費和低效問題。例如,企業可能會發現某一生產環節的能耗過高,從而引發進一步的節能和優化措施,不但可以控制碳排放量,而且可以增加企業經濟利潤,增加企業市場份額。
其次,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投資者關注企業的環境和社會責任,尤其是對于碳排放問題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建立和應用碳資產管理體系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管理其碳排放量,減少其負面影響,同時也可以強化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形象和聲譽。這些措施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還可以增加企業的社會認可度和吸引力,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利益。
(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首先,通過建立科學的碳排放清算機制,企業能夠全面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況,并進行合理的碳減排計劃,進而降低企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此外,企業的碳交易活動需要遵守一系列法規政策,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需要企業具備良好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因此,企業在構建碳資產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增強環保意識和責任感,還能夠推動企業向綠色低碳發展的目標不斷邁進。
其次,建立規范、有效的碳資產管理機制,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滿足社會的期望和要求,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市場競爭力。另外,企業應主動參與到碳交易等環保事業中,為企業打造良好企業文化,企業實現健康發展和穩定發展。
(五)響應政府政策導向
首先,符合政府政策要求。政府對企業實施碳減排措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目標,企業建立碳資產管理體系有助于企業理解政府碳減排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并制定符合政府政策要求的碳減排計劃。
其次,提高企業競爭力。建立完善的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有助于企業降低碳排放成本,提高碳減排效率,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通過優化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企業可以降低碳排放量,減少能源消耗,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最后,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建立和應用的過程中,企業需要關注碳減排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在推進碳減排的過程中,企業應充分考慮其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并積極參與環保公益事業,增強企業形象和社會認可度。
三、價值創造視角下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具體應用策略
對于價值創造視角下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的構建及其具體應用應結合價值鏈管理理論。價值鏈管理理論關鍵在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增強企業自身優勢,所以企業需要認識到對于價值鏈重要價值的創造應擴大發展空間。碳資產是基于資產和低碳兩種因素,而碳資產管理是企業打造低碳價值鏈、提高碳價值的切入點,應引入全新管理理念。
碳資產管理體系涉及預算管理、績效管理、信息管理等。對于預算管理企業需要掌控碳排放的測算、碳資產的核計等,基于資產信息而制訂配合計劃,依據碳價走勢而確定買進賣出的時間節點,以此可以確保預算管理發揮自身作用。
對于企業績效管理需要確定對于配額收益率等方面的評估,應科學客觀量化碳資產管理質量和效果,從而可以為評判、調整及優化碳資產管理工作模式提供重要參考和有力支持,對于信息管理體系需要基于國家相關政策法規,需要展現企業碳資產管理能力,促進企業實現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進而可以為企業制訂碳管理目標和策略、評估碳資產和碳排放、實施碳減排措施、進行碳資產投資和運營管理、強化碳資產信息披露和溝通及采用信息化工具、加強監督和評估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據,推動企業碳資產管理實現穩定發展、健康發展及可持續發展。
(一)制訂碳管理目標和策略
首先,碳管理目標應與企業的戰略目標和利益相關者的期望一致,明確企業的碳減排目標、碳中和目標、碳交易目標等,以確保企業在碳減排、碳管理等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碳管理目標也應具有可操作性,能夠被細化為具體的碳減排計劃和措施,以實現碳減排和碳中和目標。
其次,企業需要設計科學可行的碳管理措施,進而達成最終的目標。例如,企業可以采取能源管理、生產過程優化、技術創新等措施降低碳排放量;企業通過參與碳交易活動,以此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收益;同時,通過提升碳效率,減少碳排放,從而可以在保證碳效益的基礎上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評估碳資產和碳排放
碳資產和碳排放的評估分析對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構建至關重要。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和減排趨勢下,企業應透過價值創造視角,將碳資產和碳排放作為重要的經營風險和機會進行管理。
在碳資產的評估中,企業應綜合考慮其生產流程、產品的生命周期、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因素,以便準確地估算出其碳資產的數量和價值,并對碳資產進行分類管理。而在碳排放的評估中,則應分別對企業的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進行計算,包括能源消耗、供應鏈管理等多個方面,并使用專業的碳排放計算工具和方法進行計算。
另外,構建有效的碳管理措施是實現碳減排目標的關鍵。對于碳管理的措施應依據碳排放的要求、特點及評估規范而實施。例如,對于直接排放,企業可以采取優化生產流程、節能減排、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以降低其碳排放量;對于間接排放,企業則可以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推廣低碳產品等措施來實現減排。同時,企業還應建立有效的碳管控體系,并進行監測和評估,以便不斷地優化和完善其碳管理措施。
(三)實施碳減排措施
基于價值創造對于建立碳資產管理體系需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減排措施,意味著企業應在制訂碳管理目標和策略的基礎上,采取具體的措施來降低其碳排放量,并不斷完善和調整這些措施。
首先,能源管理。企業應優化其能源使用,通過采用更高效的設備和技術,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例如,企業可以在生產流程中使用更高效的照明系統和電氣設備,以減少電力消耗。另外,企業可以借助一些綠色能源等減少碳排放。
其次,供應鏈管理。企業需要升級供應鏈,避免污染環境。例如,企業可以選擇具有環保認證的供應商,以減少碳排放量和對環境的污染。此外,企業需要優化物流倉儲工作,控制相關成本,從而可以避免對環境造成影響。
(四)碳資產投資和運營管理
企業需要加強重視碳管理工作,需要將碳管理結合到企業的戰略部署中,依據企業具體情況進行相關的投資或者管理。在碳資產投資和運營管理過程中,企業應考慮碳資產的穩定性、收益率、市場流動性等多個方面,并采取適當的風險控制措施。具體來說,企業需要制訂投資計劃,研究運管措施,需要明確投資和配置比重,依據市場形勢而針對性調整投資方案,以此規避風險的產生。另外,還應完善運營管理機制,進而保證碳資產的可持續增長。
(五)碳資產信息披露和溝通
首先,碳資產管理體系構建需要注重信息披露和溝通。在價值創造視角下,企業應將碳資產管理視作一項重要的價值創造活動,通過優化碳資產的利用與減排,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創造經濟效益。然而,這一過程需要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的支持和監督,而透明、公正、可信的信息披露和溝通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
企業內部利益相關者需要全面了解企業碳資產管理工作的落實情況,以此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和支持,外部利益相關者包括供應商、客戶、政府監管機構、社會組織等,還需要了解企業的碳排放情況和減排措施,以便對企業的環保性能進行評價。
因此,企業在構建碳資產管理體系時應注重信息披露和溝通,向內外部利益相關者傳達碳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和進展情況,并接受利益相關者的監督和反饋。這樣不僅可以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公信力,還可以獲得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的支持,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形象。
其次,信息披露和溝通應透明、公正、可信。在信息披露和溝通的過程中,企業應采用透明、公正、可信的方式進行,以便增強利益相關者的信任和支持。
企業應及時公布碳排放情況和減排措施的信息,并將其整合進企業的財務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中,進而可以使得利益相關者掌握企業環境保護工作落實情況和財務管理具體情況,為企業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企業應制訂并公布透明、公正的碳資產管理指南和標準,明確碳資產的定義、評估、管理和報告要求,從而提升管理成效,規避財務風險。
(六)采用市場化工具
當下,企業對于碳的管理工作逐漸得到了相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企業需要明確目標,防范對環境造成影響?;诖?,需要積極完善碳資產管理體系,在價值創造視角下企業應通過采用市場化工具來實現碳資產管理。
首先,碳交易市場是企業交易排放權的重要市場,企業基于碳交易市場而控制碳的排放,以此也可以有所收益。如企業購買排放權,從而可以達成碳減排的目標,這種方式有助于企業基于碳減排而獲得經濟收益,也能夠增強企業市場社會影響力,體現企業價值。
其次,碳中和則是在控制碳排放并且購買碳減排項目,以此達成碳中和的目的。而碳排放抵消則是為碳減排提供幫助,以此相互抵消碳的排放,這種方式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碳中和或者降低碳減排成本,同時提升企業的環保形象。
(七)加強監督和評估
首先,價值創造視角下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的構建應注重監督。企業在構建碳資產管理體系時,要從價值創造的角度出發,確保該體系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而通過監督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改進,確保碳資產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穩定性。
其次,價值創造視角下應對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的構建進行評估。企業在建立并完善碳資產管理體系過程中應進行科學客觀評估,主要評估管理體系的效果。而對于資產價值進行評估,通過綜合全面評估可以得知企業碳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優勢和劣勢,為企業運營、管理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和重要參考。
(八)建立碳資產管理系統
碳資產管理系統應包括碳排放數據采集、計算、監測、報告等功能,通過自動化的管理手段,全面收集企業的碳排放數據,建立碳排放檔案。同時,還需要全面實施碳資產管理,涉及項目管理、交易管理等。通過建立碳資產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全面掌握企業的碳排放和碳資產情況,從而為企業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
(九)量化碳足跡并建立碳資產清單
首先,通過對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量化分析,可以確定企業的碳排放情況,包括生產設備、原材料采購、能源消耗、運輸和物流等方面。企業需要收集和整理相關數據,并采用標準的碳足跡計算方法,如ISO14064等,對企業的碳排放進行量化分析,企業可以了解其碳足跡的規模和組成,并將其納入碳資產清單。
其次,碳資產清單是指記錄企業的所有碳排放來源和碳減排措施的清單。在建立碳資產清單時,企業需要對其生產和經營活動進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并將各個環節的碳排放量進行分類和整理。此外,企業還需要記錄各個環節的碳減排措施,如使用清潔能源、節能措施、碳抵消等,以便于后續的碳管理措施制定。
最后,企業可以通過對碳資產清單的分析,確定各個環節的碳排放量和碳減排潛力,并制定相應的碳管理策略。例如,企業可以采取使用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廣低碳生產技術、開展碳交易等措施來降低碳排放量,并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此外,企業融入碳市場實施碳交易行為可以增加企業經濟利潤,推動企業實現穩定發展。
(十)營造低碳企業文化
首先,企業主體是員工,企業員工具備良好的環保理念有助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應組織開展相關的培訓活動,使得員工認識到碳資產管理的意義和價值,幫助員工樹立環保意識,調動員工環保積極性,培養其相關能力。此外,鼓勵員工的低碳行為,如節約用水、用電、用紙等,可以幫助員工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從而推動低碳企業文化建設。
其次,當下,企業打造良好形象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較為關鍵和重要。低碳企業文化可以使企業的環保形象更加突出,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贊賞,對于增加市場份額、樹立良好形象及提升品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最后,當前環保理念逐漸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企業和消費者更加青睞于環保型產品,而低碳企業文化的打造有助于提升企業社會形象,以此企業可以獲得消費者的信賴。此外,通過減少碳排放和增加碳資產,企業可以降低碳稅、碳排放配額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構建碳資產管理體系時企業應注重碳排放的核算與監控,并將碳排放的減少與碳資產的增值相結合,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在應用研究方面,需要進一步探究碳資產管理體系對企業價值的提升和環境效益的改善效果,并尋求更加科學合理的碳資產管理體系構建路徑。
參考文獻:
[1]王強,等.低碳經濟視角下碳資產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環境保護科學,2018(04):57-61.
[2]王俊芳,王鑫.碳資產管理體系構建的理論分析[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25(04):20-23.
[3]張琪,等.基于價值創造視角的碳資產管理研究[J].能源環境保護,2019,33(06):31-34.
[4]楊麗華,等.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構建與價值創造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20,45(04):23-29.
[5]楊帆,周祖華.基于碳資產管理的企業環境績效評價體系構建[J].工業環保,2019,45(05):1-5.
[6]馬曉玲,李鵬.碳資產管理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J].能源技術與經濟,2018(05):44-47.
(作者單位:超康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