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在南方

磨刀這事,宜在光天化日,宜在有言在先。不然,會出意外。
《三國演義》里曹操和陳宮為了避禍,去了曹操父親的老友呂伯奢家。呂伯奢熱情款待,由于家中無好酒,便要出門沽酒。
呂伯奢剛出門,曹操聽著后堂響起磨刀聲,不容分說,提劍闖入內宅,見一人殺一人,老少八口全倒在血泊之中。當看到廚房里綁著一頭豬時,他才知道錯怪了好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買酒回來的呂伯奢也一起殺掉。陳宮覺著曹操下手太狠,曹操卻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真是個魔頭。
磨刀本是尋常小事,除非不食人間煙火,大多數人總是要用刀的。磨刀石也不是到處都有,老家有個地方叫磨石溝,出產磨刀石,不過離我家很遠。父親用的磨刀石是從離家20里的地方背回來的,用硬木做成磨石架子,放在后門石墻邊。
家里的刀差不多都是由父親來磨的。母親若說刀切不動,父親就來磨刀了。他要我先接半盆水。磨刀講究角度,角度太平,不僅費工夫不說,還費刀具;角度太陡,又容易把刃磨卷,但父親總能將角度掌握得恰到好處。
刀磨好后,父親說要小心手,但母親的食指還是被切過好多次。父親偶爾會說那句老話:“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
磨刀石的質地有粗有細,家里最細的磨刀石,小小的,還帶有一點兒油質,祖父將其用布包著放在高處。平常不用,只有剃頭時,才拿下來磨剃頭刀。那把剃頭刀祖父用了大半輩子,我出遠門時,祖父把它送給我了,因為我那時胡須生長過于旺盛。我用了幾年,依然鋒利。
杜甫在《前出塞九首》中寫道:“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講述的是一個女子磨刀時,想念丈夫,刀劃破了手還渾然不覺,傷心失神之態,躍然紙上。
鄉下人家都有磨刀石,便很少能聽到磨刀匠人的吆喝聲。磨刀匠人經常穿行于大街小巷,他們的標配是一個水罐,一條長凳,凳子的兩頭兒綁著兩塊磨刀石。
我有一天看《至正直記》,其中有一則是關于磨刀人的,說磨刀人手上提著一串鐵板,時不時抖落一下,聽著悅耳。又說,磨鏡子的人,總是將六七片鐵葉子拴在一起使勁搖,這種聲音穿透力強,能傳到內院,謂之透閨,這樣方便找到客戶。
好多年前,磨刀人的肩上扛著凳子,一只手拿一把菜刀,他錚錚地敲著刀背,偶爾也會拍一下刀身,用不著叫喊,人們就曉得他來了。如今磨刀人只是用喇叭喊,像電影中的畫外音:“磨剪子嘞,戧菜刀……”也不用扛長凳子,他有電動砂輪機,一會兒就磨好了。

有一回,一個老者瞅著被磨亮的菜刀,嘆息說:“刀刃上的一點兒好鋼,都磨沒了。”又說起當年的磨刀人的手藝,悵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