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左臨軒 張燕
[摘 要]在本科教育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新時代,教育部提出要加強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監督,對本科畢業論文進行質量抽檢,嚴把出口關的要求。文章通過對貴州醫科大學近三屆本科畢業論文開展校內質量抽檢工作,從質量抽檢的制度化管理、優化抽檢方式、組建優質專家庫、建立反饋、整改的閉環等幾個方面探索科學、有效的質量抽檢模式,促進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抽檢;抽檢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2.4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9-0138-04
本科畢業論文作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是衡量本科教學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其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因而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視。2021年1月,教育部印發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中明確提出,每年要對本科畢業論文實施質量抽檢,抽檢結果將作為本科教育教學評估、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本科專業認證以及專業建設經費投入等教育資源配置的重要參考依據[1]。學位論文抽檢在研究生論文中開展得較早也比較成熟,相關研究報道較多[2-4]。但本科畢業論文數量過于龐大,管理模式和質量保障與研究生有較大差異,在國家教育部提出本科學位論文抽檢前開展校內抽檢的學校不多,可供借鑒的文獻較少[5-6]。2022年貴州省教育廳也將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列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試點項目之一,鼓勵省內高校積極探索開展試點工作。貴州醫科大學(以下簡稱我校)通過連續對全校近三屆的本科畢業論文進行質量抽檢,初步建立起本科畢業論文的抽檢制度和完整的抽檢體系,形成了畢業論文抽檢、反饋、改進的質量保障閉環。本文就本科畢業論文開展質量抽檢的必要性和開展質量抽檢過程中獲得的經驗進行了分析、總結,以期為本科畢業論文校內質量抽檢提供參考。
一、開展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抽檢的必要性
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本科畢業論文總體質量也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不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學生和指導教師重視度不夠,以及學院、學校的管理機制存在一些不足。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部分學生在學習態度上不重視,自身努力程度不夠,未能充分發揮完成畢業論文的主觀能動性。在學校的問卷調查中,學生認為畢業論文非常重要的占37%,較重要的50%,不重要的占13%。部分本科學生并不理解畢業論文對自身能力、綜合素養的重要作用,沒有處理好畢業論文與考研、找工作之間的關系,而是把主要精力單純放在考研究生和找工作上,對待畢業論文的態度敷衍,也不積極聯系指導教師指導論文,希望通過短期突擊來完成論文。二是部分指導教師的重視度不夠、責任心不強、精力上投入不足。教師是畢業生畢業論文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但有的指導教師更為關注的是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科研工作,指導學生論文的責任心不強,對學生疏于管理,沒有及時督促學生按進度完成論文,一方面導致學生缺少有效指導,學生容易失去興趣和信心,另一方面也導致部分學生放松懈怠,滋生隨便糊弄、蒙混過關的想法。三是部分學院“嚴要求,寬通過”的管理方式。部分學院基于對學生的畢業率、就業率的考慮,對于一些質量差的論文和學習態度差的學生較少采取否定性評價。部分學生對畢業論文缺少敬畏之心,學風容易受到這些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生的影響,最后造成論文質量不高,指導教師著急但學生不著急的現象。四是部分學校對畢業論文的管理機制不夠完善,懲戒執行力不足。雖然部分學校對畢業論文過程環節管理進行了嚴格要求,但缺少真正能夠落地的約束制度,在出現問題時很難進行整改。因此,要改變這樣的困境,必須要提升學院、指導教師對人才培養的責任意識和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視度。學校在加強過程化管理的同時,需要建立畢業論文的質量評價標準,通過質量抽檢引入對畢業論文質量審查的監督機制,從而建立起雙重保險模式。借助國家教育部提出論文質量抽檢的良好契機,各高校應完善校內質量抽檢懲戒機制,嚴把“論文出口關”,內部質量管理和外部質量監督雙管齊下,共同推進畢業論文質量的提升。
二、抽檢制度和抽檢體系的建立
(一)將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抽檢制度化,強化師生嚴格把關論文質量的意識
制度化的管理有助于形成管理雙方共享的核心價值觀、信念和認知圖式,能夠潛移默化、持久有效地影響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在前兩屆學生的論文抽檢工作中,我校僅以通知形式下發畢業論文抽檢工作安排。抽檢結果公布后,一貫對畢業論文工作較重視的學院立即行動,采取了具體措施來嚴格把關畢業論文質量,但重視度不高的學院僅僅只是敷衍地提交了整改報告,并未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這樣,抽檢工作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為了讓學院、教師、學生清晰地知曉學校狠抓畢業論文質量的決心和力度,強化學院、教師、學生的質量意識,在2022屆本科畢業論文工作啟動之初,我校于2021年9月下發了制度文件,將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抽檢工作明確納入管理制度中,將抽檢結果與學院的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與教師教學工作績效考核掛鉤,形成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制度。2022年3月在畢業論文撰寫階段再次下發了具體的抽檢實施方案,抽檢比例、抽檢論文質量評價標準和抽檢方式。從各學院的答辯資格審核、答辯安排和答辯結果來看,各學院對論文的審核、把關都明顯較以前嚴格,進入二次答辯的學生數量大大增加,最終還有少數畢業生因為畢業論文質量不過關或答辯不過關導致畢業論文成績不合格。說明質量抽檢制度化已經推動了各學院嚴格執行本科論文質量標準,嚴格學業標準,淘汰不符合培養要求的學生。雖然嚴格程度和淘汰制度執行力度還有待加強的空間,但二次答辯和畢業論文不合格等評定結果會對當屆學生和低年級的學生都能產生較強的震懾和警示作用,能夠促進學生自我加壓,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及自我負責的意識。
(二)建立和優化完善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本科畢業論文抽檢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本科畢業論文質量評價標準的建立。科學、客觀的評價標準才能確保評審的客觀性、專業性和權威性,才能根據評審結果有針對性地提出論文質量的改進措施。按照國家學位辦和教育部提出的抽檢評價要重點關注基本學術規范和基本學術素養,圍繞選題質量與意義、論文架構及邏輯、能力與素養、寫作規范與學術規范四個要素建立起包含4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的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調查訪談、文獻研究等方式繼續完善指標體系和評分標準。
(三)優化抽檢時間和抽檢方式,探索科學、有效的抽檢模式
2020屆、2021屆畢業論文抽檢時間均是在畢業論文完成后的第二年。此時學生已經離校工作,就算發現論文有質量問題也為時已晚,無法有效挽救彌補,在處理和警示學生上也有一定的困難,要求學生在指導教師監督下進行整改顯得更為困難。因此,在畢業生畢業之前對畢業論文進行論文質量監測更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和處理,有利于樹立良好的學風。在2022屆畢業生抽檢工作中,我校將抽檢時間提前安排在學生畢業離校前,且采用兩輪抽檢的模式。第一輪在答辯前按專業人數的5%進行隨機抽檢,第二輪則對答辯后的終稿進行抽檢。若第一輪抽檢合格,則不再進行二次抽檢。若第一輪抽檢不合格,則進入第二輪抽檢同時還要按不合格數量補抽相同數量的論文。兩輪抽檢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激勵機制,能促使學院在答辯前和答辯中加強把關力度。不合格論文的出現會增加對終稿的檢查數量,能夠有重點地增加對薄弱專業的檢查力度。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我們也發現該模式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在答辯前,只能采取隨機抽檢,無法按照最終論文成績來控制抽檢比例,同時還有可能抽取到推優論文,由于推優論文本身也會經過評審環節,這樣就造成評審資源浪費的情況。因此,下一步優化抽檢模式上可以考慮引入論文評閱成績,按照成績分布調整抽檢比例,加大低分數段抽檢比例,規避抽檢到推優論文等,優化抽檢策略和方式,盡可能以最短的時間和最低的成本達到抽檢的目的。
(四)構建優質評審專家庫
論文質量評估也與評審專家的選擇密切關聯,需要評審專家專業對口,同時對指導本科畢業論文有一定的經驗,能夠把握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同層次的培養要求,才不會出現評價有失偏頗的情況。因而在評審專家的人員篩選上,主要以專業、研究方向、職稱、帶教年限等作為篩選條件。而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以上條件作為篩選專家的條件是不夠的,不同專家對待評審工作的敬業態度亦有差異。多數專家評分和評語都較為客觀、公正、中肯,并細致地指出論文中的錯誤和缺陷,但也存在少部分專家打分較敷衍,打分差異大,缺少寫實性評價,以及評分較低但卻沒有實質性的評閱意見等現象。而在初次邀請專家時無法了解專家的敬業態度和專業水準,同時初期在專家資源上也有一定的限制。介于這種情況,通過對三屆學生的抽檢評審,我校不斷拓展評審專家庫,從校內專家到省內高校專家,進一步擴展到省外高校專家,積累了足夠數量的專家數據信息,后期從中篩選出認真負責、專業水平達到評審要求的專家,組建了優質評審專家庫,并隨時進行動態調整,更好地服務于論文質量抽檢工作。
(五)借助第三方抽檢送審平臺,搭建公正、客觀、高效的抽檢評審流程,提升抽檢、送審、反饋的工作效率
本科畢業論文基數龐大,我校僅按照5%的比例進行抽檢,數量都已經有上百篇論文,和其他高校相比,這個數目可能還不算太多。在前兩屆畢業論文的抽檢工作中,從工作啟動到最終得到專家反饋,上百篇論文需要收集、分配、一一聯系安排專家、一一分發紙質版或電子版的論文、收集、匯總反饋分數和意見等,耗時耗力,還有可能存在被質疑流程不夠公開、不夠透明的風險。在2022屆抽檢工作中,我校尋找并借助了第三方的抽檢送審平臺開展抽檢工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借助抽檢送審平臺實現了快速隨機抽檢,批量上傳論文,在平臺中自動匹配到專家庫讓專家進行線上盲評,評審時可自動屏蔽指導教師和學生的信息,評價結果有每人一份評價表的批量導出和所有結果的表格式集中導出兩種形式。整個流程公開透明,便于評審結果數據匯總,以及給學院批量匿名反饋評審意見,所有評審結果在線上均有據可查,既確保了抽檢、送審、評審過程的公平、公正、公開,又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六)補充本科畢業論文評審結果的申訴機制,保障評審結果公平、公正
評審結果直接關系到學生和指導教師的切身利益,評審結果需要客觀、準確、令人信服。由于本科畢業論文抽檢數量大,兩輪抽檢的最終結果是以終稿的一次評審結果作為最終成績,即每篇論文終稿由三位專家進行評審,如果有一位專家打分低于60分,評定為不合格,就判定該論文為不合格。在實際評審工作中,評審專家在給論文做出不合格的評審結果時一般也都會比較慎重,但也會因具體研究領域存在差異或個別專家過于嚴苛等因素造成評分過低,導致論文評審最終不合格。為了更好地保障抽檢評審結果的公平、公正和公信力,我校合理補充了申訴機制,在進行評審結果和評審意見的反饋后,對評審結果存在質疑的論文,指導教師可提出申請,學院專家組根據論文質量結合評審意見,綜合考慮是否進行申訴。若學院同意申訴,向教務處提交即可再次進入重新評審環節。通過申訴機制可杜絕因誤判造成的負面影響和內部矛盾,而且給論文作者提供更明確的指導意見和建議,有利于后續論文的整改。
(七)應用評審結果對抽檢數據進行總結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建立持續改進機制
對評審數據結果進行分析,利用評審專家的評分和評閱意見查找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歸類、總結,進一步分析原因。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校應制定改進措施并推動實施;對于個別學院存在的問題,要引導學院制定改進措施并督導其實施,形成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反饋、整改、質量推進的良性循環模式。如在2020屆本科畢業論文的抽檢評價中,我們發現論文格式規范問題較為普遍和嚴重,所以要專門對相關的格式問題進行了梳理和反饋,同時在新一屆畢業論文工作中加強畢業論文寫作講座的開展和對論文格式的把關,并督導檢查各學院的開展情況,在2022屆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抽檢評價中對于論文格式規范的正反饋增加,負反饋明顯減少。
三、結語
總之,畢業論文校內質量抽檢體系的建立需要將質量抽檢制度化作為執行力的保障,科學、客觀的質量評價體系、抽檢方式、優質的評審專家構建了客觀、專業、公正的抽檢和評價機制,評價結果的應用反饋最終推進質量改進形成閉環,利用抽檢軟件平臺大大提升整個流程的效率,使抽檢過程更公正、透明。通過對近三屆畢業論文抽檢工作的具體實施,我校在推進論文質量提升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2020屆到2022屆論文質量抽檢的合格率和平均分上來看,總體有了明顯提升,在論文格式、規范性上得到了明顯改善,但也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抽檢質量指標體系需要進一步按學科門類建立抽檢評價標準;要細化評閱專家庫,加強對評閱專家信息的動態管理;在抽檢模式方面還可進一步探索更為科學、有效的方式,提高質量差的論文的抽檢命中概率;增強激勵機制,對改進效果不佳、一直存在質量問題的專業提高抽檢比例,而對抽檢質量好的專業降低抽檢比例等。論文質量抽檢是以結果為導向的質量保障手段,需要長期堅持貫徹實施,才能使畢業論文質量抽檢的外部壓力轉化為促進論文質量提升的驅動力,嚴格學業標準,使學生忙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從而保障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的通知[EB/OL]. (2021-01-04) [2022-12-13].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1/07/content_5577651.htm.
[2] 占茜,趙金敏. 政策悖論框架下學位論文抽檢政策的效能分析[J]. 江蘇高教,2021(2):28-37.
[3] 王慶華,程蘭芳,石媖,等. 我國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綜合評價:基于某“211工程”高校的論文抽檢數據[J]. 大學教育,2021(5):180-183.
[4]曹雷,邢蓉,才德昊. 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中的問題預判與解決對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1):52-55.
[5] 楊波,李亞寧,周會娟,等. 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優化研究:以 H 省 Z 高校為例[J].教育現代化,2020(82):139-142.
[6] 吳桂翎,吳姍姍,何青青. 應用型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標準探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21,39(4):111-115.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