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貞
(鄭州澍青醫學高等??茖W校,河南 鄭州 450000)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的美麗鄉村建設是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一個逐漸富裕的中國對農村地域空間綜合價值追求的高標準規劃和建設[1]?!笆濉逼陂g,鄭州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累計投入6 億元財政資金,并出臺多項政策來支持美麗鄉村建設,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2021 年,鄭州市政府又印發了《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規劃提出2025 年,鄭州市建成100 個以上美麗鄉村精品村、500 個以上美麗鄉村示范村[2]。當前,在國家大力提倡建設美麗鄉村的背景下,鄭州市如何將美麗鄉村建設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之中,更快更好地打造彰顯豫風綠韻、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鄭州模式”,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重大構想和行動方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也是我國近年來針對農村發展的重點話題,同時明確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總結為20 個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
美麗鄉村(beautiful village)是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規劃科學、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宜居宜業的可持續發展鄉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4],它是在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上首次被提出用來概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是新農村建設的繼續和升級版。
鄉村振興背景下的美麗鄉村建設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城鎮化,而是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5]、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為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新農村建設措施。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堅持政府引導、村民主體、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原則,堅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通過完善經濟發展模式、公共服務體系等,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質[6]。美麗鄉村建設不僅要保障農業產業發展,同時也要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社會進步,發展當地特色經濟,改善生態環境,給村民們打造一個宜居環境。
在調研走訪過程中發現,大多數村莊在建設的過程中隨意性較大,很多盲目跟風的拆舊建新、道路硬化、公共服務設施引進等面子工程,導致村莊的空間不能被合理使用,部分自然景觀被破壞,最終出現“千村一面”的局面[7];部分村莊在建設的過程中雖有初步的規劃,但多照搬其他村莊的建設風格,與自身村莊的發展規劃適配度較低;少量村莊即使有專業規劃,但因活動資金較少,很難按照實際規劃執行,項目偏離實際,甚至出現部分爛尾工程,在浪費資源的同時,也破壞了環境。目前,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已經有較大的成效,但規劃較為粗放,只給出了大致方針,實施過程存在較大偏差,同時各級村鎮之間缺乏有效的規劃,村鎮兩級干部缺乏全局規劃意識,普遍存在重建設、輕規劃的思想。
目前,鄭州市已經形成朱家庵村、泰山村、小店村、雷家溝村等多個美麗鄉村精品村,并依托旅游,形成精品旅游路線[8]。但大部分村莊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無法很好地完成計劃任務,或者是根本無從開展,主要是由于缺乏專門的技術人才指導帶領。在走訪調研的過程中發現,當前村鎮干部大多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年齡老化等問題,長期未注入新鮮血液,由于工作能力的限制,導致很多工作無法按時按量完成。同時,大多數家庭出現3 人以上人口外出務工,村莊內僅有較少的技術人才從事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梢园l現,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缺乏專門的技術人才儲備,需要進一步培養分配相應的專業技術人才從事相關工作,從專業的角度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達到人盡其用的效果。
調研發現,目前鄭州市各村的公共基礎設施配置不足,配套設備服務半徑未能很好地覆蓋全村,有些只是建設在村落一角。
基礎設施方面,很多修建1~2 年的道路出現路面損壞問題,工程質量有待加強;村莊綠化面積較少,部分村前屋后雜草叢生,村容村貌有待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活污水仍然是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突出短板,部分居民污水不能排放到污水管網,同時很多修建1~2 年的污水管網因后期管護不到位,存在堵塞、破損、濕地填料板結等問題,不能及時得到疏通,出現反黑、反臭現象。
公共服務方面,醫院、圖書室、中小學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后,建設標準和設施品質有待提升,無法很好地滿足村民就醫、閱讀的需求。養老機構和健身設施需改造提升,22.54%的村民有養老機構改善的需求,18.78%的村民有室外健身設施的需求。
可見,當前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無法很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需要進一步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提升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通過調研走訪發現,當前鄭州市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出現前期按照規劃完成,后期為趕進度匆匆完工的現象;大多數村莊在建設的過程中缺乏后期的監督管理制度,出現無人管理或偶爾管理的現象,導致后期的維護工作無法落實到專人,責任劃分不明確。缺乏合理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造成極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浪費。
鄭州市政府站在全局的角度,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編制具有鄭州市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從因地制宜、村民參與、合理布局、節約用地等角度做出合理規劃。首先,編制通俗易懂的規劃,將復雜的學術性論證轉化為簡單易懂的文字,保證規劃成果更加直觀易懂、深入細致,便于村民們理解。其次,加強與政策的銜接,要緊跟當前的政策導向和社會導向,主要體現在補助資金和各項優惠政策上。最后,規劃要有針對性,根據不同村莊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規劃,注重對地理風貌、風土人情、歷史遺存及村民意愿的尊重,因地制宜地進行道路硬化、污水垃圾處理、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綠化美化等項目,做到各項資源的合理分配。
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是一個多人齊心、合力共建的過程,其需要打造一支由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相結合的多樣化人才隊伍。首先,建設一支優秀的干部隊伍,政府可以借助當前的大學生村官、選調生等相關政策,引進一大批具備專業技能的高校畢業生到村鎮崗位上任職,優化干部隊伍[9];從當地民眾中,選取一批具備真才實學、有干勁的領導干部,帶領全村發展建設。其次,注重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結合當前短視頻快速發展的現狀,培養村民們利用短視頻直播帶貨的技能,培養一大批“村民網紅”,打開當地特色產品的銷路;設置專項資金,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創辦新型農民職業培訓學校,針對當地種植的作物、養殖的牲畜等進行相關護養技能的培訓,為村民們提供一個真實的學習平臺。最后,建立健全引進、激勵和留住人才的機制,吸引人才到農村從事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現代化生產、農產品營銷、特色旅游開發等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村民的幸福感。首先,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按照“村級、組團級”兩級體系配置,加強各組團的服務配套設施。其次,利用現有的設施增加功能,如公共活動廣場增加體育設施、改造兒童娛樂設施等;結合閑置村部打造村民文化活動中心,為村民提供學習交流的場所;對現狀房屋進行改造,打造游客服務中心、農耕文化體驗館等,滿足旅游需求,豐富村民生活[10]。最后,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設施服務品質,配置高質量設備,滿足村民的需求。
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建立并完善監督管理制度,通過獎懲機制等調動村民積極性,制定具體政策舉措,做好分類推進和指導工作,科學配置資金、技術、人員等,對建設工程進行合理安排,保證工程的穩步推進。并且要充分發揮村鎮干部、村民們的監督管理作用,讓村民當家作主,全面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本研究對當前鄭州市美麗鄉村示范村的美麗鄉村建設進行調研分析,針對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科學合理編制鄉村建設規劃、多措并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建立監督管理機制等改進建議。本研究不僅可以豐富美麗鄉村建設的理論內容,還能為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一定的實踐參考。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完善,但仍希望目前的研究能夠為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作出貢獻,共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