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亮
(山西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當前,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速度加快,房屋建筑工程快速增長,地基施工技術是房屋建筑施工建設的基礎所在,地基基礎如果難以有效滿足建筑物要求,那么建筑的質量也將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對地基施工技術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了解施工的重難點,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是加強地基施工處理水平的關鍵也是文章所探究的重點內容。
本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某建筑工程項目作為研究對象,該工程項目占地面積超過4100m2,屬于高層建筑,對地基施工技術的要求比較高。
房屋建筑施工建設過程中,地基施工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點。
(1)復雜性。我國地域遼闊,地質環境復雜多樣,盆地、丘陵、平原和高原等等,不同地區的房屋建設要求不同,地基施工難度差異巨大,高層建筑對地基質量要求相對來說比較高,因此在工程項目建設期間必須要充分考慮地質條件方面的問題,地質條件的差異,將會使得地基施工變得更加復雜,施工難度也因此增加[1]。
(2)與房屋安全聯系密切。地基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礎項目,其施工質量與房屋建筑的穩定性聯系緊密,如果地基施工質量,那么房屋的穩定性比較差,這樣在房屋交付之后,受到施工環境的影響及干擾,可能會出現沉降問題,影響房屋的安全性。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高層建筑數量增加,地基建設難度增加,地基的作用價值也變得愈發重要。
(3)施工難度高。地基在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中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卻至關重要,而且地基建設是在地下展開的,地下環境復雜多變,施工未知影響因素多,相較于地上工程來說施工難度更高,在房屋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建設期間,必須要制定嚴格的監督管理方案,及時處理施工期間可能會發生的各類風險。地基施工建設之前,需要先落實好地質勘察工作,明確施工時可能會遇到的各類風險,提前做好風險規避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地基施工所包含的內容眾多,主要有開挖土方、清理基坑、墊層支護、鋼筋綁扎、澆筑和養護混凝土等,具體分析如下。
為了保證施工更加高效順利的實施,減少施工期間各類問題的發生率,優化施工質量效果,施工準備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施工準備環節首先需要做好圖紙審核工作,要查看各類圖紙、資料是否齊全,圖紙所標注的數據、材料等是否與實際的施工要求保持一致。同時還需要測量好平面尺寸、坑底標高等,如果存在有誤差要及時的進行優化保證,提前做好地下管線排設工作,為后期預埋做好準備,而且施工流程的優化也是極為有必要的,其可以將多種問題扼殺于搖籃之中,更好的保證施工質量新效果,避免施工過于隨意。其次,為了保證施工順利高效實施,需要在施工正式實施之前,按照施工標準要求安排工作人員清理好施工現場,核對分析地質勘察報告情況,例如,分析開挖地區是否有地下水,地下水含量,分析是否會對土方開挖以及最終的工程質量產生干擾和影響,要結合天氣情況天氣做好排水降水預防工作,可以提前設置排水溝將地表水匯入低洼處,然后使用專業設備集中清楚積水。
施工時還需要使用多種機械設備以及材料,如鋼筋水泥、攪拌機、挖掘機等,需要在施工前準備好這些設備,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效果,解決施工問題,保證地基施工順利進行,需要由專業的采購部門否則相關工作,集中采買設備,并且在各類設備和材料采購完成之后,做好質檢工作,在質檢合格之后,才能讓相應的材料設備進入施工場地。部分工程項目規模大,地基施工規模也比較大,因此所需要的設備材料眾多,為了避免頻繁采購或者是施工材料設備不足等問題發生,還需要落實好設備與材料的保護管理制度,針對各類施工材料進行集中管理,這樣既可以保證施工的順利實施,同時還可以避免資源浪費,提高施工經濟效益[2]。
土方開挖是地基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土方開挖的質量效果對于后期的施工建設影響巨大。在開挖工作實施期間也有諸多需要注意的事項,例如,開挖工作應當按照由上的順序進行分層、分段開挖。首先,做好做好邊線標注工作,在確定的位置擺放好控制樁,相關工作實施完畢后,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質檢,如果質檢符合規定的標準要求,才能繼續開挖,否則就需要進行優化和調整。在開挖方式選擇方面,可以結合實際工程項目的開挖難度、規模選擇,一般來說針對小型且開挖難度并不是很大的工程,可以選擇人工開挖,而針對規模大,開挖難度大的工程則應當使用機器開挖,本次研究的工程規模并不是很大,可以選擇人工開挖。在開挖時應當注意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要實時做好控制土方分層開挖量,提前對土質情況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土質狀況設置科學合理的坡度,避免坡度設置不夠科學合理出現塌方問題。一般來說,分段標準需要結合工程的實際建設情況決定,距離控制在25m 左右是最為適宜的。
(2)要明確開挖順序,開挖順序以自東向西的順序開展是最為適宜的,這樣可以更好的規避施工問題,保證施工質量效果。
(3)在開挖作業正式實施之前,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要接受嚴格的施工培訓,保證施工人員對于各類開挖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項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這樣才能進一步開展后期工作,優化施工質量效果,解決施工問題[3]。
(4)在土方開挖的同時,還需要加強施工質量監管,每一段土方開挖完畢之后,就要第一時間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工程質量檢測,如果發現有施工質量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第一時間采取措施予以解決。例如,開挖期間需要安排質檢人員對基坑軸線進行檢測,查看軸線是否有位移的情況,如果位移處于可控范圍內,則無須處理,反之則需要采取專業措施進行優化處理。
(5)當土方開挖到基底部位的時候,測量人員應當結合施工現場測定高層做好基礎梁邊線標準工作,為后期施工的實施做好準備工作。
混凝土澆筑之前,需要先對基坑情況進行查驗,如基坑內是否存在有積水,如果積水量過多且長時間沉積在底部可能會導致底部泡軟,土層發生變化影響施工質量效果。如果發現土層不符合標準要求,需要先做好清理工作,并且需要在基槽附近設置好排水裝置,這樣可以更好將基坑內的積水排出去,保證施工質量效果。針對不同類型的土質,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對施工質量進行優化,比如說,土壤比較干燥且屬于非黏性土壤需要適當增加水分,以使得土壤更好的夯實,保證土壤表面平整,這樣可以減少施工質量問題。
鋼筋是地基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鋼筋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牢固性、穩定性,提高建筑的整體承重力,增強建筑抗壓力。鋼筋工程質量不佳的情況下,地基施工質量效果必將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和干擾。在使用鋼筋施工前,工作人員應當加強檢查分析,保證鋼筋合格證與試驗報告等達到標準要求,然后才能將鋼筋投入使用。同時整個鋼筋預制、綁扎工作都必須要嚴格的按照圖紙規定要求進行,如果不按照施工標準執行很容易引發施工質量問題,導致鋼筋工程質量不達標。在墊層澆筑順利完成后,需要先對混凝土的強度進行檢測,如果混凝土強度不達標,那么就不能使用鋼筋綁扎表層的彈線,一般來說混凝土強度達到了1.2Pa 之后使用鋼筋綁扎層彈線是比較合適的。綁扎時要保證混凝土均勻沒有遺漏情況發生,同時底板筋和構造柱插筋彎鉤之間的角度也需要加強控制,保持在45°比較適宜,要做好所有連接點的綁扎工作。
綁扎工作結束之后,為了防止砂漿泄漏,進一步優化施工質量效果,可以在底部、側部分別設置一塊砂漿墊塊,墊塊的厚度需要結合實際的設計標準執行,要控制好各個墊塊之間的距離,做好不要超過1cm。為了進一步優化綁扎效果,在綁扎結束之后嚴禁踩踏。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還需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澆筑,注意查看負彎矩鋼筋是否發生位移,要保證其位置沒有任何變化,才能開展澆筑工作。
每一段鋼筋綁扎順利結束之后,都需要進行施工質量檢查,安排專業進行驗收,確認合格并做好相應登記之后才能繼續執行后續施工工作。
項目工程模板充當基礎模板的作用,模板通常使用木板進行拼裝,拼裝前要仔細認真檢查模板的質量,模板制作時應當仔細核對圖紙,嚴格按照圖紙標準要求進行制作,控制好軸線、標高以及模板保護層厚度,在制作完成之后,還需要做好支撐加固工作,保證模板角度在設計標準以內。此外,要控制好模板縫隙距離,通常模板間的縫隙不能超過1.5mm,否則的話就可能會出現漏漿、拱模等問題。后期拆模時需要仔細觀察混凝土凝結狀況,查看混凝土邊角結構是否完整,如果存在質量方面的問題需要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進行整改。
混凝土工程是地基施工的關鍵所在,其施工期間有諸多需要注意的事項,首先需要將混凝土攪拌均勻,然后將攪拌好的混凝土運送到澆筑現場,澆筑前需要先安排工作人員進行采樣檢測,檢測合格之后,才能開展澆筑。
振搗混凝土時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是最為理想的,每次插入時,需要控制好間距和深度,深度控制在3~5cm 比較適宜。振搗時要避開預埋管件,如果觸碰到預埋管件,可能會導致管件位移,影響施工質量效果。混凝土澆筑順利結束之后,不僅要將表面刮平,同時在混凝土收漿前,還需要對標高情況進行分析判斷,明確是否符合施工標準要求,如果存在有誤差情況需要第一時間進行修補[4]。
混凝土施工工序復雜,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效果,切實有效的解決施工問題,在施工期間最好安排專業木工和鋼筋工進行實時監督管理,保證混凝土施工期間模板、鋼筋的位置符合規定標準要求。振搗時需要借助加固樁插筋的配合以保證位置無誤。在混凝土結構澆筑結的12h 內進行覆蓋,澆水養護可以更好的優化施工質量,減少施工問題發生。
基礎梁施工結束之后,應當使用水準儀測量所有基礎梁的轉角、縱橫交接位置,做好標高標注工作,并借助水泥砂漿進行找平,最大限度保證施工底部平整、標高恰當,這樣能有效規避施工問題,優化施工質量效果。砌體施工期間,磚塊的擺放方式也會對施工質量效果產生影響,經過研究發現組砌的擺放方式是最有助于施工的,施工期間如果遇到灰縫問題也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避免施工質量效果受到影響和干擾[5]。
砌體施工正式執行前,需要先測量好標高,清潔基礎梁表層,用水養護數日然后才能進行砌筑,這樣也可以有效的保證施工質量效果。分層砌筑時要控制好各層高度、角度。工程施工設計結束之后,需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驗收檢查,確認施工沒有任何問題之后才能繼續下一步施工。
所有施工均已順利完成之后,還需要做好土方回填工作。在土方回填時必須要按照設計標準要求執行。回填時需要先完成擁土工作,擁土時需要控制好高度和次序,由低向高依次實施是最為有效的,回填施工厚度控制在20~30cm 比較適宜,為了盡可能減少施工誤差的發生,保證施工質量效果,可以在回填時先做好標準工作。填鋪完成后,為了保證壓實效果,還需要進行多次壓實,可以安排兩臺夯壓機進行工作,要控制好夯壓機之間的距離,其距離最好不要超過3m,同一個位置的夯壓不能低于3 次,要保證每一個位置都夯壓到了,防止漏壓、少壓情況發生。
地基施工是整個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礎所在,其對于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可靠性影響巨大,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整個工程項目質量。在施工期間,為了更好的保證工程質量效果,解決施工問題,就必須要加強技術研究,做好施工問題規避工作,以便將各類問題扼殺于搖籃之中,切實有效保證施工安全,優化建筑工程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