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半年重點領域金融供給持續增強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制造業貸款新增3.5萬億元,同比多增1861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3.8萬億元,同比多增1.1萬億元。民營企業貸款新增5.5萬億元,同比多增9016億元。
金融服務方式不斷優化。上半年末,企業類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7.9%,企業類信用貸款同比增長23.4%,循環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7.3%,均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9個百分點,民營企業貸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
銀行保險機構持續推進重點領域補短板,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將金融資源重點投向能源、交通、水利、物流、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同比多增1.05萬億元。
上半年,銀行業穩步加大涉農貸款投放,涉農貸款余額保持較快增長。截至2023年6月末,全國涉農貸款余額54.64萬億元,同比增長16.0%;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12萬億元,同比增長21.03%,超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10.3個百分點。聚焦種子和耕地,銀行業全力保障糧食全產業鏈信貸投放,截至2023年6月末,全國糧食重點領域貸款余額3.5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7.78%。
(2)
商務部: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5%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介紹2023年上半年服務貿易發展情況。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服務進出口總額31358.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13232.2億元,下降5.9%;進口18126.2億元,增長22.1%;服務貿易逆差4894億元。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升。上半年,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3639.2億元,同比增長12.3%,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43.5%,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7923.4億元,增長16%;進口5715.8億元,增長7.5%。
旅行服務明顯恢復。上半年,旅行服務進出口6509.4億元,同比增長65.4%,是增長最快的服務貿易領域。其中,出口增長52.4%,進口增長66.4%。
(3)
中國證監會明確下半年資本市場監管著力點
記者日前從中國證監會獲悉,證監會近日召開2023年系統年中工作座談會,明確了下半年資本市場監管工作重點。
證監會表示,將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統籌好一二級市場動態平衡。健全資本市場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支持民營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平臺企業常態化監管水平,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圍繞進一步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質效,證監會表示,將著力健全支持優質科技型企業的制度機制,堅守科創板、創業板定位,進一步提升服務的精準性。推動公司債和企業債協同發展,做優做強科創債,抓緊推動消費基礎設施等新類型公募REITs項目落地。同時進一步提升期貨市場功能。
圍繞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證監會表示,將推動注冊制改革走深走實,扎實推進投資端改革和監管轉型。高質量建設北交所,一體強化新三板市場培育功能,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統籌開放和安全,做好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工作,推出更多“綠燈”案例。
在進一步加大資本市場防假打假力度方面,證監會表示,將探索運用更多現代科技手段,提升問題線索發現能力。強化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把關責任,加大對第三方配合造假懲治力度。加強跨部委協作,增強打擊系統性、有組織造假的合力,從嚴從快從重查處典型違法案件。
此外,證監會還表示,將全面落實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完善配套規則和機制,對創投基金實施差異化監管安排。堅持把“大投保”理念貫穿資本市場工作全流程各方面,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堅持股債聯動,繼續保持房企資本市場融資渠道穩定。繼續有序推動金交所、“偽金交所”風險防范化解,加大對非法證券活動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