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依托新經濟新業態而產生的靈活就業人員大量增加。但很多靈活就業人員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一技之長的問題,整體素質不高。不久前,江蘇省南通市依托南通開放大學成立的“江海新才”學院正式開學,首批98名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進入該學院深造,經過2.5年的學習并修滿兩個學分后,可獲得??苹虮究莆膽{,順利畢業的學員僅需承擔兩成學費,相當于“公費上大學”。這一舉措不僅能幫助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升素質與能力,助力提高他們的就業質量,也能讓這一群體更好融入城市,助力城市發展。
事實上,整體素質不高已成為制約靈活就業人員職業發展的障礙之一。一份來自企業研究機構的《2022年二季度靈活就業群體調查報告》顯示,與全職工作者相比,靈活就業群體學歷水平偏低,超過80%在高中/中專/職高及以下;接受過大專、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的比例僅占19.9%,大大低于全職工作者52.3%的占比。從收入水平看,雖然靈活就業人員的平均收入水平比傳統制造業等行業略高,但這是建立在長時間、高強度勞動之上的報酬。不僅如此,由于學歷低和缺乏一技之長,許多靈活就業人員面臨著職務晉升、職業擴展方面的困境,職業發展前景狹窄。
因此,要拓寬靈活就業人員的職業發展道路,就必須在提高素質、職稱評定、職務提升等方面下功夫。為盡快提高靈活就業人員的素質,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性政策措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提出了拓寬靈活就業發展渠道、優化自主創業環境、加大對靈活就業保障支持等多項政策,涉及財政、金融、教育培訓、社會保障等多方面內容。此外,國家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也出臺了諸多相應的支持和配套政策。
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和平臺企業也積極行動起來,特別是在靈活就業者關心的學歷提升和技能培訓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南通“公費上大學”模式的主要特點,除了學費主要由政府負擔外,還包括“成立專門學院、設置專業課程、官方認可學歷”,為激發靈活就業人員提升自身素質、拓展職業空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供了有益經驗。同時,平臺企業也主動作為,比如美團配送與國家開放大學合作開辦的“騎手上大學”三期已開班,全國已有189名騎手開啟了大學的學習生涯。
不僅如此,為了打開靈活就業者的職業發展空間,在職稱評審方面也實現了突破。去年,人社部與國家郵政局聯合頒布了《快遞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快件處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將快遞員和快件處理員設為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和一級/高級技師等5個等級,明確了職業概況、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權重表等4個方面的內容。據此,一些行業和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了吸納有關靈活就業人員參與職稱評審的具體規定,一批具備資格的靈活就業人員通過評審獲得了相應的職稱資格。
通過“公費上大學”、技能培訓、職稱評審等措施,靈活就業者知識技能得到了有效提高,也大大拓寬了他們的職業發展空間。當然,無論是職業技能培訓還是職稱評審環節,都要以質量和實效作為衡量的主要標準,以提升技能素質和職業發展為最終目的。只有政府、平臺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探索和創造出更多的模式和經驗,從而為靈活就業人員提升技能素質增加更多的機會和選擇。這對于緩解靈活就業人員職業焦慮,跳出低水平就業陷阱,進而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