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貞杰
為基層減負,中央高度重視,基層熱切期盼。領導機關必須從思想觀念上進行轉變,充分認識到減負背后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自覺克服“三種思維”,為基層真減負。本文分析了基層負擔根源并探討了為基層減負的對策。
一、正確認識“為基層減負”的意義
(一)為基層減負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體現
2018年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批示,強調要解決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同時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基層、關愛干部的深厚情懷,表明了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恒、狠抓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樹立了為基層松綁減負、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的實干導向。
(二)為基層減負是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的實干導向
“為基層減負”、突破“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圍,擺脫不必要的外界干擾和層層加碼的無形重壓,解除后顧之憂,造就一大批具備擔當作為的奮斗者和實干家。
(三)為基層減負是檢驗機關作風好壞的重要手段
機關作風是黨的性質、宗旨在機關工作中的最直接體現,決定機關工作的成效。“為基層減負,責任在機關”,只有機關以“刀刃向內”的精神,劃出“硬杠杠”,解決好自身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庸懶散拖、推諉扯皮的作風問題,善于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想基層所想、急基層所急,在更高的平臺上更好地統籌、整合各方資源,才能切實擔負起為基層排憂解難的職能。否則,“為基層減負”只能是紙上談兵。
二、找準基層“負擔”根源,精準發力
(一)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
很多企業和組織采取“科層”制管理方式,機關處室多且分工較細,對應到基層單位標準設置成金字塔式組織結構。“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較為龐大的機關處室所有工作最后都落實到基層單位,以致基層工作量很大,基層工作者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上級檢查和考核方面,無法專心致志從事本職工作。
(二)機關審批權限集中
機關處室作為上下級單位的橋梁紐帶,起到上傳下達、下情上報的作用。近年來,雖然一些單位開展了機構改革、職責厘清以及機關“瘦身健體”的工作,但僅僅收縮了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處室審批權力依然過于集中,且對權限的管理不規范,甚至個別權限存在臨時口頭授權的情況,不夠規范的層層審批導致基層被束縛手腳,不能大膽決策,無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三)形式主義尚且存在
部分機關在工作上重形式輕落實,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為寫材料讓基層“精準填表”、任性問責的情況仍然存在,既占用基層大量時間、耗費大量精力,又助長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四)首問負責制執行不到位
機關員工在服務基層上主動意識不強,對于基層反復要求解決的問題或態度生硬、方法粗暴,或久拖不決、推諉扯皮;對于基層詢問的問題存在“不歸我管”“正在研究”“領導還沒回話”“負責人出差”等現象,甚至個別員工“庸懶散拖”的工作作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制約了基層工作的開展。
三、提升機關“為基層減負”實效的意見建議
(一)靶向制定“減負”措施
1.公文管理上。要綜合考慮該部門以往發布公文的內容,是助推改革的必要文件還是存在“形式主義”的不必要文件再劃“硬杠”,比如人力資源處的文件多為制度、聘文、請示、批復和培訓通知,如果一刀切劃“硬杠”不但不利于基層減負,還徒勞增加其他工作量。
2.會議管理上。過多的會議難免牽涉基層干部的時間和精力,連續的頻繁的會議有時候會讓聽會的人出現抵觸心理,會議的效果大打折扣,導致在落實具體業務上時間緊迫,力不從心,工作中就會出現虎頭蛇尾、有安排無落實的現象。可見,改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實效,精簡會議就是一項重要內容。為徹底解決“文件多、會議多”頑疾,要嚴格會議計劃管理和統籌審批,沒有納入計劃的會議一律不開。
(二)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
1.堅持“三讓三不讓”導向。為基層減負充分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心系基層、關愛干部的深厚情懷,樹立為基層松綁減負、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的實干導向,要引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業績觀,堅持弘揚深潛實干,堅決防止不求甚解、不講定量、大而化之、浮于表面的工作作風,積極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企業管理生態。
2.以上率下,發揮“頭雁作用”。基層的形式主義,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要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把自己擺進去,對照“四風”尤其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落實好“為基層減負”的措施。
3.整合各種監督資源。強化日常監督與管理,將不落實“為基層減負”的情況作為干部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的具體表現,促使其轉變觀念,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落實。
4.組織績效考核評價工作。將機關部門落實“為基層減負”工作納入組織績效考核約束性指標“一票否決”,對未完成減負措施的處室進行硬兌現,倒逼處室增強主動為基層服務、主動為基層減負、主動戒除“形式主義”的意識。
三、下放管理權限,激發基層干事活力
(一)開展機關管理權限梳理。堅持“管放結合”的原則,用“松綁減負”疏通干事創業的“堵點”,優化業務工作流程,明確業務關鍵環節,規范機關授權,對繁瑣沒有實際意義的節點該取消則取消,厘清基層黨委能夠獨立決策的事項權責清單,增強內生動力,在確保程序嚴謹、流程規范的前提下,下放管理權限,變“手動擋”為“自動擋”,讓基層黨委敢挑“重擔子”、敢啃“硬骨頭”。
(二)推進機關“去科消長”。聚焦機關部門科室壁壘較為嚴重、人員余缺不均、職數結構不平衡等問題,以“去科消長”為手段實現基層結構優化,倒逼管理流程精簡、管理方式優化,推動實施“大崗位”管理、業務化運行機制,著力解決機構職責分工過細、職能交叉重疊、科室壁壘嚴重等突出問題,切實提升機關效能和服務水平。
(三)推進機關人員能進能出機制建設。借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之機,推進勞動關系契約化管理,增強機關人員崗位競爭意識和職業憂患意識,將不符合崗位要求、達不到績效標準的人員調整出機關部門。精干機關在崗人員,以保證機關人員干事創業的活力和效率。
四、杜絕考核的形式主義
(一)規范考核制度,科學考核。建立完善考核評價體系,解決“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的形式主義問題。簡化考核指標,突出關鍵核心指標,注重連續性和實用性,避免“上下一般粗”的考核評價,改變分散考核體制,實行聯合考核。轉變考核方法,從聽匯報、看材料、查留痕上掙脫出來,“出實招,去虛功”,主要看工作實績,不做表面文章。
(二)強化日常管理,簡化考核流程。取消基礎管理考核項,避免集中突擊考核和形式主義考核;以“兩個標準”為考核目標,合理分配各項指標分數比例,加大“平時表現”和“過程考核”分數比值,做到考核雖在年底,但考核的內容卻涉及全年。
(三)做實機關部門月度考核和跟蹤問效。落實“馬上就辦”工作要求,持續完善機關部門績效考核政策,進一步提升為基層服務的能力。
總之,為基層減負的成效,能夠檢驗機關是否真作為、干部是否善作為,能夠檢驗機關廣大黨員干部"兩個維護"的行動是否果斷堅決。為基層減負,領導機關必須拿出責任擔當,以自我革命的決心、刀刃向內的勇氣,清除自己身上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做派,對涉及基層的問題主動認賬、擔責整改,并積極為基層撐腰發聲、松綁減負。惟有如此,基層才能輕裝上陣。
作者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