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成
(貴州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貴陽 550001)
近年來,巖土工程勘察技術快速發展,被廣泛應用于工業建筑、民用建筑、水利水電工程等,獲得了不錯的成效。工程建設環境比較復雜,做好巖土工程勘察,對地質條件有著一定的了解,做好工程設計的優化和過程的質量控制,保障工程的效益目標實現。從勘察實際分析,波速測試技術的應用,可滿足勘察工作的技術需求,助力勘察工作高質量開展,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從技術的原理分析,波速測試主要是根據波速的規律,了解地基土的物理性質,為先進的勘察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巖土工程勘察項目。一般來說,常用的波速測試技術主要為Riley 波技術、橫波技術以及壓縮波技術等(圖1)。按照波速試驗的結果,對巖土工程進行分類。實際應用中對于動力參數的設置,要求綜合分析阻尼和壓縮等各類參數,提高工作的質量。采用波速測試技術手段,輔助勘察工作的開展,可全面了解地震參數,準確判斷巖土的周期,實現科學合理劃分。

圖1 常用的波速測試技術
以某工程項目為例,場地地層從上到下分別為第四系全新統、第四系上更新統、下第三系定遠群。在巖土工程勘察環節中,采用波速測試技術開展勘察,目的是獲得場地類別和卓越周期?,F結合技術的應用實踐,分析具體操作方法和流程以及效果。
按照波速測試的需求,本次作業準備了基樁動測儀,井下測量探頭(JBT-2 型號),筆記本計算機。其中,探頭包括2 個水平檢波器與1 個垂直檢波器。事前,對使用的儀器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嚴格把控技術操作的影響,保障波速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防范問題的出現。
采取波速測試技術,需進行土層剪切波的檢測。本次作業中,采用的是單孔速度檢測法。根據檢測方案,在孔口1~3m 位置,且和孔口連線重點垂直位置,布置啟震板。將重量超過500kg 的重物,放置到起震板上,分別錘擊木板中點和井口的連線的點以及木板兩端,在土層中激發剪切波,獲得數據信息。操作時,記錄鉆孔中傳感器的數據信息,獲得質點運動時程曲線,并且通過孔內的三分量傳感器進行數據信息的傳輸,上傳到系統后經過計算機軟件分析與計算,得到各個點位剪切波速以及土層剪切波速,最終得到場地類別與卓越周期。此次波速測試中,采用單孔檢測法進行測試,得到的剪切波為橫波的水平分量,傳播速度和橫波相同,能夠確定橫波的傳播速度。操作時,將準備的探頭放入待測點深度底部,且逐步提升探頭,測量波速大小,并且做好記錄。場區內,對鉆孔進行土層剪切波速測試,獲得測量數據,結合工程勘察資料,繪制土層剪切波速-深度曲線,同時根據規范進行計算,獲得地面以下20m 內等效剪切波速值和地面以下25m 內卓越周期。
2.4.1 場地類別
按照技術標準,場地類別與巖土類型劃分依據如下:①等效剪切波速為>800m/s,為巖石。②等效剪切波速為500~800m/s,為堅硬土或者軟質巖石。③等效剪切波速為250~500m/s,場地覆蓋層厚度<5m,則為Ⅰ類中硬土,若厚度≥5m,則為Ⅱ類中硬土。④等效剪切波速為50~150m/s,場地覆蓋層厚度<3m,則為Ⅰ類中軟土,若厚度為3~50m,則為Ⅱ類中軟土,若厚度>50m 則為Ⅲ類中軟土。⑤等效剪切波速≤150m/s,場地覆蓋層厚度<3m,則為Ⅰ類軟弱土,若厚度為3~15m,則為Ⅱ類軟弱土,若厚度為15~80m,則為Ⅲ類軟弱土,若厚度>80m則為Ⅳ類軟弱土。
本次波速測試中,獲得的20m 內測孔等效剪切波速結果如下:①XA-Q9。測試深度為25m,等效剪切波速為228.5m/s。②XZ-Q-47。測試深度為25m,等效剪切波速為212.8m/s。③XZ-Q-66。測試深度為25m,等效剪切波速為233.0m/s。
2.4.2 卓越周期計算
波速測試中,孔卓越周期的計算,使用的公式如下:
式中:T——卓越周期;hi——第i 土層的厚度;Vsi——第i 土層的剪切波速;n——測試深度內地層的層數。
計算時,取地表下25m 內的鉆孔測試數據,獲得最終的結果。XZ-Q-47 孔的卓越周期為0.4576s;XZQ-66 孔的周期結果為0.4246s。XZ-Q-9 孔的卓越周期為0.4315s。
2.4.3 項目效果評定
按照工程設計規范,結合巖土工程現場鉆探,以及現場波速測試結果,展開綜合判定,獲得最終的結果。綜合評定結果如下:①XZ-Q-9 孔。20m 土層的等效剪切波速結果為228.5m/s,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土,場地覆蓋層厚度為3~50m,場地屬于Ⅱ類。②XZ-Q-47 孔。剪切波速結果為212.8m/s,場地土為中軟土,覆蓋層厚度為3~50m,屬于Ⅱ類場地。③XA-Q-66 孔。根據勘察的資料分析,場地20m 土層等效剪切波速結果為233.0m/s,土屬于中軟土,場地覆蓋層厚度為3~50m,屬于Ⅱ類場地。
巖土工程勘察中波速測試技術的應用效果控制,優選測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1]。一般來說,常用的方法如下。
(1)單孔法。對鉆孔利用單孔法開展測試,獲得的波速是地面和測點間的平均波速。在實際應用中,多用于土層軟硬度變化很大或者土層水平很小的地層。組織開展波速測試時,在地面上激振,通過孔底接收,則為下孔法;激振在孔底,接收在地面,則為上孔法。實際操作時,可沿著孔向上或者向下開展測試,孔底法多逐點測試。為保證測試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要求鉆孔盡量垂直,聲波探頭或者三分量探測器要求布置在設計的深度位置孔內,同時要靠近孔壁。試驗土層剪切波的激發振源的裝置的木板大小為2000mm×300mm×50mm。將板長方向的垂直線對準試驗孔中心,距離孔口大約1~3m,同時設置一個重物。根據技術原理,板的兩端使用錘子水平撞擊,經過板與地面的摩擦,將會產生水平剪切波。2 組極性相反的剪切波,通過2 次相反方向的沖擊得到。根據技術操作流程和方法,實現對操作的規范性控制,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單孔法如圖2 所示,單孔法現場工作方式如圖3 所示。

圖2 單孔法

圖3 單孔法現場工作方式
(2)跨孔法。巖土工程勘察中波速測試,還可以采用跨孔法。在測試現場設置2 個平行的鉆孔,將振動源布置在一個孔的各個深度,并且將準備的檢波器布置在另外鉆孔對應深度位置。測量得到的波速為2 孔之間的地層傳播速度,多用于均勻土層或者多層地層。操作時,必須要保證振動源孔和檢測孔的平行,獲得精準的結果。如果測量深度>15m,則要測量每個孔的傾角與傾斜方位,控制好精度,保證孔距的計算結果準確性。一般來說,測試孔的平面布置可為2 個孔,或者為多邊形,即一個孔激發和多孔接收,做到檢驗復核[2]。為有效防范振動源裝置以及波傳播路徑的不良影響,每組設置3 個鉆孔,要求處于一條直線。對于鉆孔的間距,需要結合試驗精度和振源容量等的綜合分析確定。結合巖土工程勘察現場的實際情況,優選適宜的測量方法,保障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嚴格控制技術的應用效果。跨孔法如圖4 所示,跨孔法現場作業如圖5 所示。

圖4 跨孔法

圖5 跨孔法現場作業
首先,編制完善的測試技術方案。巖土工程勘察中波速測試,要按照技術規范和標準操作,把關測試技術的應用效果,防范問題的出現,保證測試技術的應用價值實現[3]。結合測試現場的實際情況,展開全面的分析,分析影響波速測試技術的因素,并且結合影響程度,提出應對和控制措施。認真落實技術方案,強化測試技術操作質量的控制,杜絕巖土工程勘察數據質量問題的出現。
其次,做好測試的準備工作。根據波速測試技術方案,結合測試工作的安排,事前做好測試準備。結合測試的需求,準備所需的人力和機械設備,有序推進測試的實施[4]。對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消除潛在的影響和隱患,保障波速測試結果真實性和準確性,防范技術應用問題出現,發揮波速測試技術的應用價值。對測試現場進行處理,為測試作業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保障測試技術的應用效益實現。整個操作期間,要求做到規范化,避免技術應用不合理,影響到巖土工程勘察中波速測試技術的應用效果,造成勘察結果不準確,防范各類風險的出現[5]。
最后,認真核驗測量的數據信息。巖土工程勘察中波速測試技術的應用,測試的數據信息質量,直接影響到勘察報告的質量,因此,需要做好嚴格的控制。結合波速測試技術的應用方案,將測試質量與巖土工程勘察相互結合,圍繞測試全過程實施嚴格控制,嚴格把控測試數據信息的質量,防范測試技術應用問題的出現,獲得高質量的勘察報告。對測試得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全面的核驗,精準排查風險和隱患,促使測試技術高效化運用[6]。
綜上所述,巖土工程勘察實踐中采用波速測試技術,輔助勘察工作開展,可高效完成勘察任務,獲得完整的資料信息,形成高質量的勘察報告。由于波速測試技術的應用效果受到很多因素影響,為保障勘察結果的真實性,要嚴格控制技術操作的規范性,防范各類風險,保障波速測試技術的應用價值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