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昕祎



[摘要] 黨的二十大以后,“三全育人”呈現出嶄新局面。在此視域下,探討學習型班主任團隊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個班級的領導人,班主任是學生身心成長的引領者。要想更好地提高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就要注重提高班主任團隊的專業素養。本文以無錫市春城實驗小學為例,通過分析班主任團隊建設現狀,從把穩師德師風修養“方向盤”、搭建班主任團隊成長“扶手梯”、打好班主任團隊培養“組合拳”、編織班主任團隊發展“經緯網”四個方面,探索學習型班主任團隊建設的行動路徑,深入落實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關鍵詞] 三全育人;學習型;班主任團隊;行動路徑
一、班主任團隊建設的現狀分析
(一)水中望月——“三全育人”解讀不足
2017年,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明確指出:“著力構建方向正確、內容完善、學段銜接、載體豐富、常態開展的德育工作體系,大力促進德育工作專業化、規范化、實效化,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截至目前,雖然“雙減”政策已落地2年,但有些中小學依舊重智育輕德育,存在德育管理崗位職責不明晰、家庭教育指導與實踐缺失、德育工作形式化嚴重等問題。除了學校管理層面解讀不到位,教師個人層面的認知也不足。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有些班主任依舊唯分數論,在強調一學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試的前提下,過分注重學生成績,忽視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當下教育改革的趨勢背道而馳。
(二)袖手旁觀——任課老師“教”“育”分離
目前,在教育實踐中有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不少任課教師認為育人只是班主任的職責。“××老師,××同學在我的課上隨意插嘴,嚴重擾亂課堂紀律,請你好好教育他。”“××同學的作業總是不交,上課總打瞌睡,你作為她的班主任,好好找她聊一聊。”班主任工作中,解決學生在學科學習、課堂上問題比例逐漸增多,任課老師已然成為教育中“袖手旁觀”的人。而班主任介入后,親力親為協助,收效依然甚微,導致任課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越來越低,溝通管理日益不暢,逐漸出現“教”“育”分離的現象。
(三)故步自封——自主學習意識淡薄
中小學階段,班主任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引領者、人生導師。“一個好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班級,一群好班主任就是一所好學校。”班主任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2022年,為了進一步了解班主任的工作現狀,提升班級管理水平,無錫市春城實驗小學對班主任結構層次、接受各類教育教學培訓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全校88位班主任中,30周歲以下的占比70.45%,31—35周歲的占比17.05%,36—45周歲的占比12.5%。女性班主任占比93.2%,語文學科的班主任最多,占比79.5%。工作5年以內的班主任占比70.2%。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校班主任團隊較為年輕,班級管理經驗尚淺。外加近三年受疫情影響,摸排、填表等事務性工作占用班主任較多時間,導致班主任已無力再主動花費更多時間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培訓活動。
二、學習型班主任團隊建設的行動路徑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當下小學教育越來越追求學生的素質提升,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班主任的素質對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因此,學校要對班主任隊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整體上提升班主任的專業水平和管理水平。下文以春城實小為例,基于學習型班主任團隊建設的目標,在“三全育人”的視域下,結合目前班主任團隊建設現狀,提出一些策略。
(一)高屋建瓴——把穩師德師風修養“方向盤”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共中央關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均指出,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立德樹人、德育為先的教育宗旨。黨的二十大召開以后,春城實小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激勵引導全校教師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形象,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職業素養,實施全員德育導師制度,切實做到不讓任何一名學生掉隊,把穩師德師風修養“方向盤”。
建立和實施全員德育導師制,由黨員骨干教師領航,深入教育“最后一公里”。每個班級設置黨員先鋒崗和全學科德育導師,班主任將班級每一個學生合理分配給相應的任課老師。每學期,德育導師與學生的談話次數不得少于4次,同時利用黨員一對一幫扶,指導班主任全面成長,將學生關愛工作落地。全體教師護航,確保落實“全員育人”。
(二)青勝于藍——搭建班主任團隊成長“扶手梯”
圍繞無錫市新吳區《新教師“3+2”特培計劃》的文件指導精神,春城實小實施“青藍工程”升級版,幫助三年內擔任班主任的新教師能夠盡快站穩講臺,形成更加扎實的專業素養、教學技能和班級管理水平。“青藍工程師徒幫教活動”(結對子、壓擔子、拉場子、樹樣子、摘果子)是我校培養青年班主任成長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青年班主任迅速適應教育教學的前提與保障。活動旨在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促使青年教師在短期內脫穎而出,較好地勝任班級教育教學工作,搭建班主任團隊成長的“扶手梯”。
學校實行雙導師制,為每一位新教師配備教學、班級管理兩位導師,導師原則上應具有中高級職稱和豐富的教育教學、班級管理經驗。導師從“常規入門”“上課過關”“能力達標”三個目標對入職三年內的新教師進行階梯式培養。
針對上圖內容,新班主任培訓采用學分制。由學生發展中心(德育處)負責一年常規入門:班主任一日常規入門、班隊活動課入門、班級管理入門;兩年上課過關:主題班會課過關;三年能力達標:少先隊活動組織達標、班主任基本功達標、家校溝通能力達標;由教學研究中心(教導處)負責兩年上課過關:心理健康教育課過關和學生個人輔導過關;由課程發展中心(教科室)負責新班主任理論學習、春天里學習班、德育論文撰寫等。每學年6月,三個部門將考核結果匯總給學生發展中心,錄入新班主任三年專業成長檔案信息庫。考核結果將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作為向區級層面推薦進入進階平臺“至新課堂種子營”“至新教學領雁隊”“至新項目研究院”的參考依據。
(三)博采眾長——打好班主任團隊培養“組合拳”
1.以專業提升強化業務水平
自我學習是學習型班主任自我提高的必經之路,要引導班主任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進行學習和實踐,不斷了解學生的發展規律,學習相關的管理策略,對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驗進行總結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逐步實現班主任自我提高和發展。
同時,為了使新班主任更快地進入工作狀態,春城實小還注重對其進行任前培訓,讓班主任快速了解自己的工作崗位和目標。學校的管理人員也要對其進行指導,讓教師對于一些常規工作快速進入狀態。班主任也要注重自主研究,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例如,新班主任積極參加我市小學教師發展中心舉辦的班主任培訓,可以不斷地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針對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經驗總結,借鑒前輩的工作經驗,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運用,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教師提高了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學水平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高,學生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因此,教師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非常重要,學校的研修組織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以智慧引領完善專業范疇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將其應用于教育行業,這使得教育水平整體有了較大的提高。要想實現學習型班主任團隊的建設,除了需要班主任自身不斷地學習提高,還要注重以智慧教學的方式完善班主任的專業范疇。在班主任自我提升的道路上,專業課題的研究是提高班主任專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可以讓班主任深入了解自己的工作,從根本上轉變班主任的觀念。有些班主任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理好班級,帶領好學生。對此,學校可以引導班主任進行一些教育方面的閱讀,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時還要學會借助智慧手段進行班主任工作中疑點和難點的總結歸納,大家一起探討對策,集所有人的智慧于一體,不斷提高班主任的專業水平。例如,學校創建專業的班主任交流群,大家可以在群里探討,同時學校網站上會開辟班主任學習板塊,鼓勵班主任自主學習。借助智慧引領專業水平的強化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
3.以高位平臺展示綜合能力
在不斷實踐和提高中,班主任團隊整體水平和體系都在完善,團隊精神以及個人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要想幫助班主任團隊實現整體水平的優化還要為其提供更大的平臺。比如,通過比賽和展示成果的方式激勵班主任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提高自主學習的熱情。通過比賽的方式進行班主任自我素養提高有很多形式,如學校開展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內含帶班方略、育人故事、主題班會設計、情景模擬、現場答辯等,通過不同的競賽方式不斷提升班主任的各項技能,提高班主任的參與積極性。成果展示主要是通過對班主任的工作成果進行展示,如舉行班級管理成果展示、班級文化成果展示和學生成績展示等,這樣學校領導和團隊成員都可以看到各個班主任的發展情況,從而更好地吸取他人的經驗教訓,不斷地鞭策自己,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完善。班主任團隊的學習成果更多的還是依賴于高位平臺的展示,只有階段性地進行成果展示,班主任才能了解自己的發展速度,才能對上一階段的學習進行總結和改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時高位平臺也對班主任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學習型班主任團隊的建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4.以合作互學促進團隊發展
在建設學習型班主任團隊的過程中,還要借助一些學習方法,以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整體專業能力。在不斷學習提升的過程中,要注意內部研磨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的經驗和反思十分寶貴,班主任團隊作為團隊協同學習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提升班主任的團隊協作精神。例如,學校會定期開展班主任工作例會,通過例會大家共同探討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問題,以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幫助落實學校的教育方針。同時,班主任在日常學習工作中也會遇到很多小問題,每個人的問題不同,這就需要班主任借助現代通信手段,如釘釘、微信、QQ等,針對當下教育方向的調整和班級管理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大家共同出謀劃策,既可以發展自我,也是對團隊建設的推進。對于學習型班主任團隊的建設來說,通過團隊共同訓練可以很好地促進班主任工作資源共享,實現互相交流和反思,借助互動研討,實現班主任之間的優勢互補,極大地調動班主任的工作熱情,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方向。
(四)合縱連橫——編織班主任團隊發展“經緯網”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體,學校除了努力提升班主任的自身專業素養以外,還應努力協調各方教育力量。在班集體建設的過程中,指導班主任學會整合各類教育資源,調動所有教育者的教育智慧,利用縱向學科課程,跨學科育人,加強橫向家校合作,綜合各方德育新力量,編織班主任團隊發展“經緯網”,以促進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例如,春城實小的趙老師是六年級的一位班主任,他在學校“橘燈工作坊”的語文工作坊展示課上新授《竹節人》一課。本節課大膽結合跨學科理念,打破語文學科界限,在學會寫制作指南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制作傳統玩具——竹節人,并回歸語文本身學科特質,讓學生說出竹節人的穿線過程,運用圖文結合的不同形式解決實踐問題。本節課還設計了跨越學科的真實情境任務,學生在可能發生的“真實”語言運用情境中教別人竹節人的玩法,做竹節人推廣大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掌握了閱讀方法,提升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術老師華老師是這個班級的任課老師,在一次和連云港學校云教研時,開展了“傳統文化進課堂,學科融合育英才”的活動。她的課題是“剪紙團花”。剪紙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華老師從即將到來的春節導入,讓學生先嘗試剪純色的團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之后用無錫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馮鉆蓀奶奶的作品啟發學生積極探索,創新剪紙團花作品,并使用“染色”的方式讓團花更具美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剪紙的樂趣及傳統文化的魅力。
班主任趙老師利用兩次傳統文化課堂的機會,將本班的班級文化特色確立為“傳承傳統文化”,并以此開展了紅領巾尋訪活動,得到各任課老師和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各任課老師紛紛以此班作為試點班級,展開各種傳統文化課程的實踐。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教學大環境的改變,學校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制定出有利于學習型班主任團隊建設的管理機制,加強學習型團隊的建設,提高學校的整體育人水平,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引領下,為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奠定強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娟.班級教師團隊建設的三重認識[J].江蘇教育,2019(71).
[2]班主任之友.學習型團隊 研究型團隊征獎啦![J].班主任之友(小學版),2019(11).
[3]潘素霞.班主任教研活動:通向學習型教師的大門[J].遼寧教育,2017(20).
[4]畢淑華.做一位學習型、智慧型的班主任[J].長江叢刊,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