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
(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江蘇 南京 210036)
電氣設備發生火災事故的原因復雜多變,若是不及時對其原因進行綜合分析,將極易導致電氣設備再次出現此類問題,因此足夠有效的監督管理對策,將有助于避免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電氣設備火災成因中,短路情況最嚴重。當電氣設備出現短路后,該設備內的電線溫度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達到周圍可燃物燃點后,就會引發火災。短路情況出現原因主要在于:(1)高溫或是潮濕的工作環境導致設備絕緣能力喪失,或是絕緣體自身已經老化。(2)鐵絲同絕緣導線相互連接,因該鐵制品生銹或是出現磨損情況后,絕緣線性能就遭受破壞。(3)電氣設備的安裝過程較不規范,或是電氣設備操作人員在日常不正確的操作過程中,導致機械絕緣層性能被顯著破壞。(4)雷電將設備絕緣層擊穿后,設備絕緣性能被損壞。(5)相關電氣設備操作人員在對電氣設備進行安裝或是檢修過程中,操作失誤。
電氣設備電線載荷過高就會引起電氣設備發熱,自而引發火災隱患。一般情況,電氣設備過載情況所出現原因在于,相關線路設備尚未符合相關要求,并在使用過程中,使用方式尚不科學合理,例如,設備的長時間應用等等,諸如此類問題都會引發設備過熱,從而加速設備的絕緣材料老化。電氣設備長期處于載荷過高情況,一旦深受某些因素所誘導影響,就會發生火災問題。因此,載荷問題不可忽視,切不可讓其超出限定載荷。
電氣設備系統包括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兩種模式。然而,有些小型單位卻都不重視接地問題,大多認為接地線并不存在電流。但是,事實卻與之相反,接地線都需要經過電流,若是存在非線性負載情況的出現,相應的諧波電流也將更大,該電路就會發生一系列的發熱現象,若是過熱極易出現局部損毀的情況。例如,有些難以拆卸下來的接頭尚未焊接完成,其接頭處就會存在一定雜質,致使接頭過熱情況出現。若是能夠進行拆卸的接頭尚未緊密連接,或是由于振動原因致使接頭變松,也將引起接頭的發熱現象。若是活動觸頭,導致接觸壓力的不充足,相接觸表面不夠圓滑,也將導致觸頭過熱情況的出現。銅鋁接頭,鑒于銅鋁之間存在不同電性,相關聯的接頭處也將極易被電解腐蝕,接頭處也會存在過熱現象,極易引發火災等問題。
若是電氣設備的接線板插座是劣質產品,將極易產生耐溫性,長時間進行該工作也極易導致表面溫度升高,從而引發火災。劣質電纜無論是在其電纜本質,還是絕緣護套所采用的材料如果不符合標準要求,產品質量也將不達標。造假廠商也會為了減少成本支出,將導體截面減小,致使產品出現質量不達標等安全問題。導線截面積越小,相同時間和電流的工作情況下,導線產生的熱量越大,火災危險性大大提升。
人們冬季常會利用電熱毯、小太陽等電加熱設備進行取暖,此類物品也是冬季電氣設備火災高發的誘因之一。若是使用方法不當,將電熱元件同可燃物品相互接觸,極易引發火災。若是功率較大設備不具備散熱功能,其設備長時間出現過熱現象,就會加速絕緣性能的老化,進一步引發電氣火災。除此之外,舞臺投射燈也是重點發熱部位,長時間照射可燃物或者同可燃物長時間接觸也將引發火災。
電氣設備在正常使用過程中,雷電、靜電均屬于自然界干擾因素,嚴重影響工業系統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若是在極端雷雨天氣,工業建筑、電氣設備遭受相應雷擊,其內部就會瞬時產生過大電流,導致設備難以承受從而發生火災、爆炸情況。靜電則是在系統積累過程中,形成的高電位,如若相關數值出現過高情況,就會將空氣介質擊穿,從而對金屬材料予以持續放電,極易引發火災問題。
首先,相關部門需將“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然”作為監督管理體系核心,以此健全監督管理體系,明確各級主管部門的責任義務,各級部門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同時成立專門的電氣維修部門配置專項人員深入基層,定期檢查維修電氣設備的運行實況。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工作質量,相關部門要綜合實際情況,構建系統性的激勵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以此從本質上避免安全隱患問題。
其次,注重極端天氣引發的火災事故,并全面開展預防工作,例如,可以在電氣設備上放置避雷措施,避免出現雷擊放電對電氣設備造成損壞。同時,也可以相應的安裝防雷感應器、接地裝置、過電壓保護器、引下線裝置、接閃器等等,以此全方位保障雷電天氣下設備安全。
最后,為了能夠更及時地發現火災隱患,還可以在電氣設備上安裝電氣火災監控報警裝置。通過智能化報警裝置,對電壓進行實時監督,通過對可燃氣體、相對電流、紅外熱像、異常溫度、電流剩余值等參數的監測,再依據無線傳感、RS485 等通訊方式,將火災報警情況及時發出,以便相關部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檢修維護作業,全面消除火災隱患。
縱觀火災發生的場景,可以發現,電氣火災集中多發于商場、市場、地下停車場、加油站等此類場所。因此,相關部門為了能夠更安全地管理用電安全,規定商家電線需采用低壓、高質電線,以此最大限度保證公共場所用電安全,提高線纜質量,避免因線路質量問題引發安全事故。
在人口密集場所,使用高性能的材料,縱然發生火災,也能最大程度減少經濟損失。因此,相關部門通過多措并舉,重點運用電氣火災檢測技術,以此全方位保障所建設項目電流保護器應用的科學合理性,避免出現低壓線超載、過載的現象,此外,也需著重強化管理常見的電氣線路,積極利用科學的方式,最大限度消除常見線路火災隱患問題。火災隱患問題較多的地方,則要重點利用先進技術進行監控,例如,地下停車場、加油站、商場,此類人員密集,火災事故高發場所,安裝自動化報警裝置,以便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避免火災勢態的高度蔓延。
為了能夠更高效避免火災事故,各部門要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積極研發電氣設備壽命監測技術及電氣線路故障測試技術。立足于電氣火災常見事故問題,采取相適應措施,制定出全面有效的電氣線路防火設計標準,采取更科學的火災隱患評估方法。并依據電氣設備內部安全隱患問題,提出相適應的火災風險類別,并從整體角度上提高火災風險評估的安全可靠性。施工單位應按照規范做好隱蔽工程的施工,做好電纜橋架的封堵,選擇阻燃電線電纜,從硬件上降低電氣火災風險。同時,監管部門應當綜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全面的技術監督規程,提高電氣設備產品安裝質量。為了從根本上消除火災風險,也需綜合線路實況,深度探索發熱區檢測可能性,積極利用先進智能的檢測設備,及時發現隱患問題,及時處理。研發部門也需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重點研究電氣設備過熱報警裝置的適用性,盡可能規避由線路接觸問題引發的過熱情況。同時,還需積極應用短路電流抑制技術,以此方式提高電線短路時相關線路的阻抗,由此顯著縮小短路電弧的能量,全面規避因電線短路誘發火災事故的風險。
電氣設備的質量直接影響了設備運行的安全性。為了能夠從本質上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首先,需要綜合電氣設備實際工作環境,依照防火要求,選擇適合的電氣設備。同時,也需促使負載電流同電氣所應用熔體得以對應。嚴格依照國家標準選擇電氣設備導線接頭及導線截面積,尤其是類似商場、市場、停車場等此類人員密集場所,更需選用耐火、阻燃電纜,提高安全性能。電氣設備同鋁制導線相連接過渡處,則需應用鋼鋁導線進行連接,裸導線帶電部分同接地部分需預留安全距離。
其次,強化電氣設備火災監督管理,各個部門要加強協作交流,著重強化社會用電的監督,定期全面檢測電氣設備及線纜、線路的運行情況,在監管過程中,一旦發現電氣工程尚不滿足相關規范、存在安全隱患,則應立刻拆除或進行整改,以此方式有效預防火災事故發生。
最后,著重加強用電管理制度,落實多措并舉,有效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用電安全意識,并依據相關標準進行電氣設備的規范使用,有效提升火災防控能力,降低電氣設備的火災事故發生概率。

表1 電氣設備火災事故的常用勘測方法
火災原因的系統調查是最大程度降低電氣設備火災問題的首要條件,通過系統調查火災原因,就能更加及時地發現火災隱患,避免下次同樣問題再出現,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一般情況下,電氣設備發生火災后,火災調查人員首先進入事故現場,明確電氣設備通電狀況。例如,若是在火災發生前就插上了插頭,那么在火災發生前其接觸片前端就已經在刀座內充分埋入了,發生火災后也不會將其燒毀,并且其表面也會保持原來顏色,相對干凈。其他部分受火災煙熏后,顏色就會出現變化,色差極為明顯。相反,若是在火災前并沒有將其插頭插入,其插頭金屬片將處于閉合狀態。其次,觀察電源導線的融痕、斷節的情況,以此來判斷導線具體受熱情況,可以進一步推斷火災原因。電源導線上的火災融痕表現形式的不同,其原因也各不相同。“一次融痕”的形成大多是室溫狀態下的短路情況,短時間內熱量快速集中,溫度也會暫時性升高,同樣也會在短時間內冷卻下降。由此,受此情況影響,熔珠也較圓且足夠光滑。“二次融痕”則是導線短路情況下出現的情況,冷卻速度相對較慢,熔珠不太圓,且極易出現尖頭。“過負荷熔痕”則是載荷過高情況下,導線受熔化溫度的影響,導線整體都會出現受熱現象,線路也會由此出現打結巴的現象。“火災熱融痕”表面有金屬液體明顯流過,結疤情況并不突出明顯,熔珠也是完全尖的狀態,并且短路電流非常大,持續時間較長,溫度會瞬時間升高。受短路電動力所影響,導線斷裂均會呈現一定的熱脆性,其短路斷節情況也較為特殊。斷面處也不會出現擠壓的情況,其斷口多為尖齒狀態,還有些尖齒也會出現輕微融化狀態。需再次觀察導線絕緣層,深入判斷火災形成原因。若是負載過高,其絕緣體溫度也會升高,絕緣層會逐漸松動。如果被火災高溫加熱,就會出現燒焦的情況,同導線緊密黏結。最后,通過觀察保險絲熔斷狀況,如果有短路電流通過熔片時,會受其狹窄部分電阻較大影響,隨著發熱量增加,就會被熔斷;若是負荷電流經過,則會導致熔片溫度慢慢積聚,并在寬窄交界處形成較高密度,方向也會自此發生變化,局部溫度會快速升高,熔斷交界處。
總而言之,電氣設備火災的成因十分復雜,各種因素都會對電氣設備產生火災威脅。因此,相關部門需將“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然”作為監督管理體系核心,以此來健全監督管理體系,明確各級主管部門的責任義務,各級部門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同時,要求各單位定期安排專業人員檢查維修電氣設備的運行實況。采用有效的勘測方式,依據學科技術和實踐經驗,及時發現電氣設備的故障問題,有效防控電氣設備火災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