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傳統外科手術屬于侵入性手術,其手術切口較大,術中出血量較多,術后發生并發癥的風險也較高,如何在達到手術治療效果的同時改進手術技術一直都是現代醫學重點研究和關注的問題。隨著現代醫學器械技術與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將腹腔鏡技術應用于外科手術中,其適用范圍廣、手術成功率高、術后并發癥發生的風險低。腹腔鏡器械作為高精密儀器,在手術中會接觸患者血液、黏膜等,如果沒有做好器械清洗與消毒工作,術中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感染情況,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將針對腹腔鏡器械清洗、消毒、管理與保養方法進行研究與綜述,為醫務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腹腔鏡器械;清洗方法;消毒方法;管理與保養
中圖分類號 R47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7721(2023)06-0602-04
Research progress on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MO Chaorong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Guig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Guigang 537100, China)
Absrtact Traditional surgery is an invasive operation with larger incision, mor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igher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How to improve the surgical technique while achieving the certain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modern medicine resear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al instruments technology, laparoscopic technique is gradually applied in surgical operations,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high success rate and low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s a high-precision instrument, if not properly cleaned and disinfected,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may cause serious intraoperative infections and endanger patients.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cleaning,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were studied and summariz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edical workers.
Key words Laparoscopic instrument; Cleaning method; Disinfection method;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收稿日期:2023-05-10 錄用日期:2023-07-12
Received Date: 2023-05-10 Accepted Date: 2023-07-12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自籌經費科研課題 (Z20170423)
Foundation Item: Self Funde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of Guangxi Health Department (Z20170423)
通訊作者:莫超茸,Email:592770181@qq.com
Corresponding Author: Mo Chaorong, Email: 592770181@qq.com
引用格式:莫超茸. 腹腔鏡器械清洗消毒方法的研究進展[J]. 機器人外科學雜志(中英文),2023,4(6):602-605.
Citation: MO C R. Research progress on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Robotic Surgery, 2023, 4(6): 602-605.
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處理指的是對診療過程中使用過的醫療器械采取特定方式的清潔與滅菌,以達到消毒、清潔的作用,從而保持醫療器械的清潔性。與其他學科領域相比,外科手術中使用的腹腔鏡器械,其內部構造更加精密,儀器功能更加強大,且在手術操作中會接觸患者的黏膜、血液、皮膚組織等。如果腹腔鏡器械清洗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口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醫務人員應重視腹腔鏡器械的清洗與消毒工作,掌握腹腔鏡器械的多種清洗與消毒方法,根據其實際功能與消殺需求采取合理的清潔與消殺方法,為手術治療提供安全保障,提升醫院的診療服務水平。
1 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流程與方法
1.1 清洗預處理
醫務人員通常需要在手術結束的第一時間對腹腔鏡器械進行清潔的預處理,主要是使用流動水沖洗器械,目的是清洗其表面的血液、黏液等污染物。此外,在對管腔器械進行清洗預處理時,則需使用高壓水槍對其進行沖洗。預處理作為徹底清洗之前的準備工作,能夠在人力不足、手術量大的情況下保持器械表面的潔凈。陳彩央等人[1]報道了應用在子宮切除術中的腹腔鏡管腔電凝切割器的清洗實驗,觀察組與對照組均可在手術完成后的20 min內完成切割器的拆卸與相關部件的運輸。其中,觀察組增加清洗預處理環節,結果顯示第一時間進行清洗預處理的器械能夠達到更好的清洗效果,這也說明了清洗預處理對于器械清潔的重要意義。莊若等人[2]對同等手術條件的腹腔鏡器械開展不同時間段的清洗預處理實驗,結果顯示手術結束后30 min之內開展清洗預處理的效果要明顯優于30 min之后。因腹腔鏡內部結構復雜,管腔構造更是狹長細小,其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容易遺留組織碎屑、血凝塊以及分泌物等,手術結束30 min后安排人員對器械進行統一清洗,那么器械內部的各種雜質、污染物就會干涸、垢結,此時的清潔難度就會增加,更加容易出現清洗不凈的情況。
1.2 器械拆卸
預處理沖洗器械之后還需將腹腔鏡器械進行拆卸,完整的腹腔鏡器械包含多個精密組間,如管腔、關節、齒槽等。如果直接對整件器械進行清洗則很難將縫隙、管腔內部的雜質、污染物去除,因此在正式清洗之前應先完成器械的拆卸工作。在拆卸腹腔鏡時,應將其拆分至最小單位,這樣才能保障腹腔鏡器械內部的各個精密部件都能得到清潔。張維紅等人[3]通過實驗對比了不同預處理清潔方式的效果,發現拆分器械清洗的效果明顯優于整件清洗,其中整件清洗的合格率僅為17.5%,甚至低于器械清洗的合格率,因此醫務人員在清洗腹腔鏡器械之前應將其拆解至最小組成單元,這樣才能夠保障最終的清洗質量。
1.3 清洗方法
1.3.1 手工清洗
清洗是腹腔鏡器械使用之后的第一個環節,也是器械管理的重要內容。目前各科室采取的器械清洗方法主要分為兩種,分別為手工清洗和機械清洗。手工清洗通常在腹腔鏡器械拆解完成之后,醫務人員需將參與手術操作的器械放入清水或者專用的清洗消毒液中進行清潔,并對其表面進行擦洗或浸泡,通過這樣的方式完成初步清洗與消毒,同時根據器械的清洗要求將其分為人工刷洗以及超聲清洗兩類。其中,超聲清洗指的是利用超聲能量促使清洗液產生振動進而達到分離器械表面污物的
目的[4-5]。應用超聲清洗機不僅能夠節約人力成本,同時還能夠提升清洗的效率,避免在手工清洗時出現尖銳器械刺傷手指等危險事件。酶洗也是手工清潔的重要方式,醫務人員使用多酶洗液進行內鏡、管道、附件、按鈕及閥門等部件的浸泡和沖洗,以清除器械內部的雜質。腹腔鏡器械中的各種管腔需使用流動水與高壓水槍進行沖洗,將內部雜質以及清潔使用的多酶洗液沖凈,直至管腔器械噴射出直線形狀、無分叉、通暢的水柱。之后進入終末漂洗環節,使用軟水或蒸餾水對腹腔鏡器械再次進行沖洗。殷玲琴等人[6]在常規人工清洗的基礎上聯合使用多酶溶液,研究顯示,多酶溶液能夠有效提升器械清洗效果,降低潛血檢測陽性率。目前已經研發出了清洗腹腔鏡器械的專用酶洗劑,其能夠達到更好的清洗效果,且更加適用于腹腔鏡器械。
1.3.2 機器清洗
人工清洗是較有效、細致的清洗方式,但每次清洗的耗時較久,對醫務人員的工作耐心和清洗能力要求比較高,一般對較為昂貴、結構復雜的器械采取手工清洗方式。在器械清洗過程中,由于受到醫務人員產生的飛沫和氣溶膠等影響,腹腔鏡器械表面可能會出現污染情況,降低清洗效率。機器清洗可有效控制清洗環境、縮短清潔時間、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因此在臨床得到廣泛使用。孫洪琳等人[7]對比了純手工清潔和機器輔助手工清潔器械的效果,發現機器輔助手工清潔能夠達到更好的清潔效果,這也提示工作人員應合理應用各種清潔機器,改變純手工清潔的方式,彌補手工清潔的不足。姜華等人[8]探究了不同管徑大小的腹腔鏡器械清洗效果,結果顯示配備專用管腔清洗刷、清洗架的清洗機器能夠達到非常好的清潔效果。這也表明,機器清潔是大勢所趨,各研究人員應致力于研發專門清潔腹腔鏡各部件的機器,以達到理想的清潔效果,減輕工作人員的清潔壓力[9-10]。
2 腹腔鏡清潔消毒管理
2.1 完善臨床管理機制
科學完善的腹腔鏡器械臨床管理機制能夠為器械的使用、清潔、維護及保養等工作提供指導,可降低器械的故障風險,有效提升腹腔鏡器械使用的效率,保障手術操作的準確性與安全性。針對腹腔鏡器械的臨床管理,管理人員應制定針對國內外器械的資質管理制度、技術驗收制度以及規范操作制度等,加強對腹腔鏡器械的臨床管理,為其維護和保養工作提供理論支持[11-14]。
2.2 構建三級保養制度
針對腹腔鏡的清潔、消毒管理工作,醫院還應建立三級維護保養管理制度,保障腹腔鏡器械管理的完整性。其中,一級維護保養管理指的是對腹腔鏡器械的日常維護與管理,包括對機械內部灰塵的清理,定期檢查內部零件與螺釘的松緊程度,查看器械表面以及內部配件是否正常運轉等。二級維護保養管理則是對器械性能的檢查與矯正,采取專業手段檢測器械的靈敏度,及時校準電路測試點參數等。三級維護保養管理是指對腹腔鏡器械的拆機清洗、零件更換及全面調試等工作,以此保障器械的性能,提升其精準度[15-19]。
3 結語
綜上所述,腹腔鏡技術以及相關器械在手術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改善了傳統外科手術切口較大、出血量較多、并發癥發生風險較大等問題,有效提升了手術的成功率與安全性。腹腔鏡器械屬于精密性儀器,醫院需開展科學有效的清洗與消毒工作,以提升腹腔鏡器械的工作效率。目前各醫院均完善了腹腔鏡器械清洗規范和流程,增加了清洗預處理環節,有效提升了器械清潔效率與質量。同時,應根據腹腔鏡器械的結構和材料特性選擇不同的清潔方式與消毒滅菌方法,保障腹腔鏡器械內外的清潔性,進而提升手術的成功率與可靠性[20-25]。除此之外,醫院還應做好腹腔鏡器械的日常管理與維護保養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實施預防性維護管理,為手術的順利開展提供技術與安全保障,促進醫院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彩央, 李玉芬, 應秀華, 等. 預處理時效性對管腔電凝切割器清洗效果的對比研究[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5, 32(12): 1243-1245.
[2] 莊若, 陳良瑩, 姚敏, 等. 預處理時效性對腹腔鏡手術器械清洗效果的影響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20): 4994-4995.
[3] 張維紅, 鄭芳. 改進消毒供應中心腔鏡手術器械清洗方法的研究[J].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6, (9): 148-149.
[4] ZHANG J. Application of UDI in quality management of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J]. Zhongguo Yi Liao Qi Xie Za Zhi, 2018, 42(4): 299-302.
[5] 張寶琴, 孟曉云. 標準操作規程在消毒供應中心腹腔鏡器械管理中的應用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 19(42): 254.
[6] 殷玲琴, 劉愛萍, 何東平, 等. 超聲聯合多酶溶液在腹腔鏡器械清洗中的應用[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6, 33(1): 83-84.
[7] 孫洪琳, 吳麗麗. 兩種不同方法清洗手術軸節、齒類器械的效果比較[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 19(7): 190, 196.
[8] 姜華, 薛澄琳, 屈蕓娜, 等. 腹腔鏡手術器械人工清洗與機器清洗質量的比較[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3, 30(4): 380-381.
[9] Aarabi A, Mosleh S, Fazeli H, et al. Effect of cleaning guidelines implementation on microbial colony count of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a study in a public hospital in Iran[J]. Asian J Endosc Surg, 2020, 13(3): 272-278.
[10] Nabeel A, Al-Sabah S K, Ashrafian H. Effective cleaning of endoscopic lenses to achieve visual clarity for minimally invasive abdominopelvic surgery: a systematic review[J]. Surg Endosc, 2022, 36(4): 2382-2392.
[11] 曹美玲. 婦產科腹腔鏡器械使用、保養及管理方法分析[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0, 26(24): 175-176.
[12] 鄭艷芬, 潘彥龍, 梁清梅. 卡式壓力蒸汽滅菌器在腔鏡器械中的滅菌效果及成本分析[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9, 16(5): 127-129.
[13] CareFusion 2200 Inc.; “Scope with integral cleaning element for use during a laparoscopic procedure” in patent application approval process (USPTO 20180344141)[J]. Telecommunications Weekly, 2018.
[14] 周文衛, 祁飛. 腹腔鏡系統常見故障及術中緊急處置措施分析[J]. 中國醫療設備, 2020, 35(2): 171-173.
[15] 徐國鳳, 韓德輝, 周美娜, 等.腹腔鏡手術器械環氧乙烷滅菌管理[J]. 吉林醫學, 2016, 37(1): 248-249.
[16] 陳雪玉, 李曉娟. 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技術應用于腹腔鏡器械的滅菌研究[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 13(8): 164-165.
[17] 蔣霞, 劉怡素, 夏小軍, 等.國產低溫等離子滅菌器應用于硬式內鏡滅菌的臨床效果及成本核算[J]. 護士進修雜志, 2015, 30(2): 112-115.
[18] 王勤英. 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中持續質量改進管理的價值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9, 7(24): 22, 41.
[19] Golestani S, Hill C, Idelson C, et al. A clean sweep: initial experience with a novel intracavity laparoscopic cleaning device[J]. JSLS, 2022, 26(4): e2022.00066.
[20] 莫曼莉, 馬小娜, 郭桂芬, 等. RPN失效管理模式對婦科腹腔鏡器械清洗質量的影響分析[J]. 黑龍江醫藥, 2022, 35(2): 460-463.
[21] 馬曼麗, 王少華, 舒桂林, 等. 7S精益管理在手術室腹腔鏡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中旬刊), 2021, 28(2): 173-174.
[22] 齊文慧. 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中持續質量改進管理的價值分析[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8, 24(8): 100-101, 157.
[23] 廖微, 董麗. 消毒供應中心處理腹腔鏡手術器械常見問題及質量管理對策[J]. 中國衛生產業, 2017, 14(31): 47-48.
[24] Hardon S F, Schilder F, Bonjer J, et al. A new modular mechanism that allows full detachability and cleaning of steerable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J]. Surg Endosc, 2019, 33(10): 3484-3493.
[25] de Camargo T C, dos Santos Almeida A G C, de Moraes Bruna C Q, et al. Manual and automated cleaning are equally effective for the removal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from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8, 39(1): 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