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錦華
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講究預設和生成,是以文為源,以活為主,以動為先,以思生疑,以辯生理的教學。這種教學形態,重視空間建構,注重創造表達,講究課堂生成。
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以內化知識、外揚個性,內修人格、外樹形象,內生情感、外練語言的理念,引領學生體驗人生。這種生成性教學,既注重預設,又突破預設;既遵守規則,又打破規則;既獨立思考,又合作探究;既注重動腦,又注重動手;既注重創新,又注重實踐。融智慧與探索于一體,融思辨與互動于一體,融三維目標與重難點于一體,融過程與個性于一體。這種生成性教學,主張構建樂學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活動的主角,以動為主線,讓學生主動參與,愛學樂思。主張構建為學生未來生存發展服務的課堂。主張構建能適應中高考的課堂,以能力和思維訓練為主旨,構建充滿活力、智慧的課堂。主張構建高效課堂,以訓練為主線,讓學生自學自悟,先學后練,先練后教。大容量、快節奏、超進度完成教學目標。
在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中, 需以預設促生成。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什么樣的預設,會有什么樣的生成。開放主體的預設,定會有開放高效的生成,就如貝聿銘的建筑設計一樣,預設是一種藝術。設計學案越科學高效,設置練習越緊扣主題,涉及問題引領性越強,課堂生成越精彩。在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中,預設和生存的作用是相互的。預設是量變,生成是質變,要生成,須先預設。重視生成和預設的關系,讓教學調節掌控課堂,用探究比較主導課堂,把激思辨碰撞唱響課堂,讓學生徹底成為課堂的主體。
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是有規律可循的,它講究一定的策略方法。不妨把生成性教學比作放風箏,學生是主體,好比生成性教學的風箏。教師是主導,好比是掌控預設動態的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既定,就看生成性教學的風箏怎么飛了。就看掌控預設動態的教師怎么駕馭課堂了。應該說,自主教育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生成性課堂教學最基本的模式是:最佳導入———最引人入勝的感知———最有魅力、最有重心、最具特色地探究。 最基本的環節是:“預設———生成———預設———生成”。 而生成性預設就是指教師備課既備知識,又備學生。變課堂知識講述為知識對話和探究,升華思想,交流情感。預設越具科學性、規范性、程序性,生成就越有藝術性、靈活性、情境性。實踐證明,預設是對課堂教學的保底要求,它要確保課堂切實有效。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就是力爭流暢自如,錦上添花,事半功倍。正如陶行知所說:“凡做一事,要用最簡便,最省力、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陶行知教育學》)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的教學進程是由溫故到知新的過程,由形象化到具體化的過程,由單一化到多元化的過程;學生對知識感知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由對文本的認同到與作者產生心靈共鳴的過程,由“問答”變為“對話”的過程,由聽眾到演講者的過程;生成性教學情感的變化是由形象感知到情境感染的心動意領的過程, 由個性張揚到價值觀形成的過程,由情感開發到性格完善的過程; 生成性教學的教學效果,是由舉一反三到學以致用的過程,由知識內存到實踐創新的過程,由知識豐富到思辨考文,文筆犀利的過程。總之,它的每一步進程,都呈現階梯式上進,直至形成完美的人格修養價值。
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達成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級教師寧鴻彬說課堂應變有四個基礎,兩點要求。
所謂課堂應變的四個基礎:一是廣博的知識,二是豐富的經驗,三是精通教材,四是諳熟教法。課堂應變的兩點要求:一是對癥下藥,二是因勢利導。(《寧鴻彬文選》)從“廣博的知識”上講,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要求教師具備淵博的學識,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準備一桶水,一缸水,以備學生質疑,同時還要扎實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質,要有學而不厭的精神。從“豐富的經驗”上講: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語言,要積累幽默風趣的語言藝術。還要善于制作使用現代教育裝備,如課件、標本、圖片、視頻……,要以飽滿的熱情,微笑的面孔面對學生,避免把生活工作中的壞情緒帶入課堂。從“精通教材”上講: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要求教師有對教學目標的整合能力,有對教學內容呈現過程中的隨機應變能力,精心備課,把握目標、重難點的能力。從“諳熟教法”上講: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要求教師有對課堂活動的引領能力,有對開放課堂的駕馭能力,還要有較強的時控能力。能跟學生一起參與學習的適應能力。有營造學習氛圍的能力,有快速反應、點撥技巧的能力,有巧設懸念、激發欲望的能力……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四個課堂應變的基礎和兩點課堂應變的要求,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落實。
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還具有鮮明的藝術特性。
從獲取知識的途徑看,這種教學具備有規可循,有據可蹈,有風可捕,有影可捉性;從學生探求知識的靈性上看:這種教學具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性,有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性,有心有靈犀一點就通性,還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大徹大悟性;從學生質疑問難的不確定因素看,生成性教學有突如其來,始料不及性和意外背離、改弦更張性;從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發言的興趣看: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性,有一觸即發,不可收拾性,有如洪水決堤,不可阻擋性,還有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性;從學生遇難題的畏難情緒看:有苦思冥想,不得其果性,有挖空心思,無計可施性;從學生對文本感知時的獨立思考看:有品位體味細嚼慢咽性,有推敲琢磨,抓耳撓腮性,還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性……在生成性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歸根結底都是教學的藝術。這,就是初中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的先進性和科學性、規范性。
正如贊科夫所說:“如果班級里能夠創造一種推心置腹地交談思想的氣勢,孩子們就能把自己的各種印象和感覺、懷疑和問題帶到課堂上來,展開無拘無束的談話,而教師以高度的機智引導并參加談話中去,發表自己的意見, 就可以收到預期的效果。”(《和教師們的談話》) 讓我們用生成性教學理論和價值觀引領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給教師和學生建構更大空間,促進課堂精彩紛呈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