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高校鑄魂育人協同機制研究》作者:郭杰忠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978-7-5227-1210-9出版時間:2022 年12 月定價:86 元
新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對高校協同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為有效應對挑戰,高校需以多學科協同教育來更新教育架構,重塑教育格局,助力高校學科融合下的深度育人轉型工作。高校需積極以特色化思想助力自身協同教育工作,著力推進思政育人目標的完善化和精細化。由郭杰忠等編著的《高校鑄魂育人協同機制研究》一書,以高校思想教育為研究對象,總結提煉了高校古往今來所依據的育人理論內涵和指導思想,為深度育人工作的優化提供了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內容理論闡述較為全面、案例剖析較為深入,為學校育人工作提供了資料參考,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啟發意義。
該書客觀剖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意識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引領作用。該書共五章內容,第一章從概述角度簡要介紹了習近平新思想在高校深度鑄魂育人體系建設中的理論源頭和意義,清楚梳理了問題來源和基本脈絡;第二章著重從科學內涵上系統闡述了鑄魂育人的要求和發展向度,指出了此項工作開展的基本方法論;第三章主要剖析了此項工作開展的相關要素和機制;第四章和第五章從案例介紹角度出發,對當前高校鑄魂育人的實際案例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并提出了相應建議,給高校此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參考思路。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的一篇文章,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對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理論闡述。文章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和改革思路。基于此,筆者基于信息通信學院創新培育項目“習近平關于軍事教育重要論述鑄魂育人功能研究”(YJKT-RC-2101)以及國防科技大學科研計劃項目“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三重邏輯向度研究”(JS21-1)的研究并參閱《高校鑄魂育人協同機制研究》書中的鑄魂育人理論剖析和相關建議,提煉出了以下幾點高校育人工作開展的實際策略,希望能形成參考借鑒文本,發揮育人作用。
其一,從理論維度做好協同育人工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重體現的是黨內工作者的政治品德、理想信念,貫穿了堅定的政治方向、文化自覺,充滿了無畏的精神和獨特的人格魅力。高校將這些內容融入協同育人工作,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從理論角度著手,扎根教育方針。具體需要在每學期開展之前,給學生講好開學第一課,明確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并給各院系教師部署好思想教育任務,科學規劃協同育人理論教育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在校內創設濃厚的協同育人氛圍。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定期給學生更新時政熱點教育信息,將德育、素質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之間的聯系性傳授給學生,或者在學習區域、生活場所都布置一些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特色海報和宣傳標語,引導學生積極關注這一內容,強化自身理論體系。
其二,從實踐維度踐行協同育人機制。實踐教育是踐行協同育人機制的重要舉措,是體現育人工作成效的現實保障。高校在開展鑄魂育人工作時,需要堅持國家對教育提出的方針政策和辦學方向,以校內現有的專業學科為導向,積極與社會企業相合作,創建校企融合、主題研學、一站式培養等實踐項目,定期安排學生到企業、單位中進行參觀實習、頂崗實訓,在社會實戰中鍛煉自身素養,達到鑄魂育人教育目標。同時,要做好校內黨建引領教育的工作,要求學生干部發揮代表作用,做好校內各項黨建宣傳、校慶、社團建設服務工作,在實際工作中踐行協同育人機制。
其三,從方法維度創新協同育人實效。要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接班人,高校需從方法維度上下苦功夫,積極探尋協同育人的創新渠道,搭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育人平臺,用實際行動落實黨的辦學治校領導方案。具體一方面,需要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立足高校現有的專業學科,深入梳理和提煉專業學科與思政教育相通的素材,從這一突破口出發深挖細化,開展課程思政主題活動、討論會和教學試講活動,以此創新高校協同育人工作成效。另一方面,高校需積極創設第二課堂。在校內思政課和專業課中重點講述基礎理論,在第二課堂中可設置一些實踐項目、比賽項目及學校之間的主題聯誼會等活動,吸引學生參與,促進高校協同育人機制的形成。
綜上所述,在當前多元文化沖擊和交融背景下,高校鑄魂育人工作的開展已勢在必行。對此,需要高校深入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人才培養理念和思維邏輯指向,從高校立德樹人角度入手探索多主體協同教育機制的構建舉措,從理論育人和實踐育人上踐行鑄魂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