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梓瑜
信息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乃至整個思維方式,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及內容更加多元化,這使得傳統新聞媒體面臨巨大的挑戰。高效、便捷、多元化的信息獲取方式正不斷刺激并滿足人們的生活互動需要。因此,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要想保持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適應時代發展和人們的需求,敢于打破舒適圈,實現自身傳播內容、方式、理念、途徑等方面的創新。
作為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媒介,融媒體融合了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兩者的優勢,以全新的傳播特性實現新聞傳播的創新與發展。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融媒體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因此,新聞傳播行業的從業人員要充分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提高新聞傳播的質量和效率。與傳統廣播電視和紙媒不同的是,新媒體依托的是互聯網等技術,能夠最大程度上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縮短新聞傳播的時間,以簡單易懂的編輯方式使用戶獲取并理解信息。而傳統的新聞傳播內容都是通過專業的編輯、精心的設計,用專業術語進行內容傳播。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具有明顯的優勢。然而新媒體的開放環境使得新聞傳播的內容不受控制,很容易出現影響社會主流價值觀和消極、負面的信息。因此不管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二者之間各有優劣。因此,現代媒體行業更加看重的是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有機融合,通過優勢互補的方式來構建融媒體平臺,從而實現新聞傳播的高質量發展。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主要具備以下特點:
首先,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的主體日益多元化。融媒體是在對傳統媒介的優勢進行充分融合的基礎上,對涉及人力、宣傳、編輯等方面進行創新,從而實現資源的整合。傳統新聞的傳播過程中采用的方式比較單一,新聞內容的選擇范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可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創新思維實現自上而下的傳播。這種垂直的傳播方式直接縮短了新聞傳播的距離,體現出了新聞傳播主體多元化的典型特征。新聞傳播的內容無論是選題角度還是內容的豐富程度等方面都更加多元化,為受眾帶來更加豐富的新聞體驗。這也使得傳統新聞傳播逐漸喪失新聞主導的優勢,進一步推動新聞傳播主體的多元化發展。
其次,新聞傳播的受眾需求表現出多樣化和個性化特征。傳統的新聞傳播通過廣播、紙質媒介、電視等傳統渠道將新聞信息以單向傳遞的方式傳播給受眾。這種新聞傳播的精準度并不高,同時也無法獲取受眾的反饋。受眾只有在特定的時間,通過特定的設備才能夠獲取想要的信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媒體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伴隨著電腦、手機等各種電子設備的普及,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更加廣泛,同時獲取信息的速度和質量也有了本質的提升。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應該根據信息技術帶來的這些變化,不斷創新新聞傳播的方式,結合受眾需求的變化靈活改進新聞傳播的方式和新聞傳播的內容。此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也不斷加快,人們對碎片化閱讀和碎片化信息獲取的需求度在日益增高。這就意味著受眾對新聞內容的獲取方式表現出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新聞媒體人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綜合考慮各媒介之間的關系,充分分析受眾的需求和閱讀習慣,在此基礎上靈活設計新聞傳播方案。此外,新聞傳播不能再堅持傳統單向傳遞的方式,而應該通過技術的運用實現雙向的交流,即新聞傳播應實現媒體人和受眾之間的互動交流,一方面媒體人能將豐富的新聞內容傳遞給受眾,滿足受眾的需求,另一方面媒體人還能及時接收到受眾的反饋,并根據反饋內容及時調整新聞傳播方案,從而更好地促進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
截至2022年,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達到了74%以上,我國網民數量達到近11億人次,這些數據表明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多元化。新聞傳播的從業人員在新聞傳播方式和內容的選擇上,更多的是依據受眾群體的需求和關注度為主,通過信息產品的不斷創新和豐富來滿足受眾對新聞的需求。例如,當前深受網友們喜愛的微信、抖音、快手,其中就有不少官方賬號通過創新新聞傳播內容來獲取粉絲關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饋。通過創新新聞傳播的思想、理念、內容、方式等,促進了新聞媒體的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同時更好滿足人們對信息多元化的現實需求。
融媒體環境下因為媒介發生了改變,因此新聞傳播的方式也隨之改變。新的傳播方式更加符合受眾的生活習慣。融媒體因為融合了多種媒介因此使得新聞傳播在表現形式上有了更多可能。傳統媒體主要依托電視、報紙、廣播等媒介,而融媒體除了以上媒介之外還融合了各種APP和互聯網社交平臺,如微信、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充分發揮了各個媒介的優勢。這種媒介和資源的深度整合幫助融媒體實現多人群的廣泛覆蓋。因為互聯網具備傳播速度快且成本比較低的優勢,因此新聞傳播的時效也有了明顯的改善。當前盛行的網絡直播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信息傳遞的認識,各種類型的直播間直接實現主播和觀眾之間面對面的對話。觀眾可以通過現場連線和發彈幕的形式將問題展現出來并獲得及時解答。
時代在發展,行業在革新,而求新求變的第一步即是理念的創新。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新聞媒體行業要想發揮自身的發展優勢就必須首先進行理念的創新,這樣才能保證新聞傳播始終保持高度的趣味性、時效性和準確性。新聞傳播理念的更新,關鍵在于從業人員是否具有創新性。新聞從業人員的創新意識是保障新聞內容獲取社會關注并贏得認可的重要因素,這也是新聞從業人員崗位技能的重要體現。因此,新聞從業人員必須基于自身和行業發展的角度,從思維理念和內容創造方面著手,重點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新聞從業人員在對新聞信息挖掘和編輯的同時,既要考慮輿論導向,也要重點挖掘新聞的核心內容,使其貼近生活,引領人們的價值觀,積極推動社會正能量傳播。此外,新聞從業人員還要重視對新聞內容的創新,報道內容要簡單易懂,程序做到精準規范,要從多角度挖掘新聞內容,以滿足不同層次和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
融媒體背景下觀眾對新聞傳播的認知度有了顯著的提高,因此新聞從業人員要重視傳播載體的創新和應用。例如,對一些突發性的事件,新聞從業人員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將目光直接鎖定事件發生的現場,對事件的起因、經過、涉及的人員損害、財產損失、救援等內容進行實時報道,不僅提高了新聞傳播的實效,還保障了傳播內容的準確性,更重要的是通過現場人物采訪可以對事件的發展趨勢及可能引起的社會反應做出預判,從而降低人們對事件的擔心,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新聞傳播的創新發展關鍵在于內容的優化與創新,因此新聞從業人員要結合社會和受眾的需求,對新聞內容展開必要的優化和創新。首先,新聞從業人員應根據不同平臺和傳播渠道的特點挖掘新聞內容,使內容更有針對性。其次,新聞從業人員還應不斷提高可視化新聞的傳播速度。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應借助可視化新聞傳播的方式,拓寬新聞傳播的受眾領域,吸引各領域、各年齡層次的受眾群體。例如抖音短視頻,人們可以選擇自身感興趣的短視頻并在平臺中搜索到相應的內容。這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便捷,因此新聞媒體應充分發揮短視頻的優勢,通過完善短視頻的制作和傳播流程,為受眾提供優質的視頻資源。這就要求新聞媒體人及有關部門要建立起完善的短視頻管理體系,為社會大眾營造良好的新聞傳播氛圍。此外,新聞媒體也可以加大和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的合作,積極開展正面和高質量新聞內容的創建與傳播。
人們對于某一新聞或信息的關注度一般都停留較短時間,因此,新聞的時效性非常重要,這是決定新聞受眾黏性的關鍵。因此,新聞媒體要始終秉持高效的傳播理念,積極構建新聞融合傳播機制,優化新聞挖掘、編輯、設計、傳播等各項環節,以最快的方式將新聞內容傳遞給受眾群體。傳統的新聞傳播對于傳播內容、流程都有嚴格、復雜的審核程序,很難體現新聞時效性的特點,此外新聞內容還比較枯燥,脫離了大眾的關注度。因此,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應延續傳統媒體嚴謹、專業的傳播精神,創新傳播理念,優化傳播流程,不斷拓寬新聞傳播的渠道,從而提高傳播效能。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媒體和受眾群體的理念都發生了明顯改變,這就要求新聞傳播應積極構建融媒體平臺,運用全新的新聞傳播理念和技術,實現媒體人和受眾群體的雙向交流,實時掌握受眾群體的反饋,獲取受眾群體對新聞的期望和需求。
現階段新聞媒體的競爭不再是資源的競爭,而是創意的競爭。因此,融媒體時代要求新聞傳播要盡可能轉變傳播方式,賦予新聞內容生命力和創造力。新聞媒體從業人員在進行新聞傳播時應充分考慮新聞本身的特點和受眾群體的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創新并豐富傳播方式。碎片化時代,新聞媒體要想實現優質和精準傳播,就必須找到新聞內容和受眾群體之間的契合點。新聞傳播的內容大多數都源于受眾群體的生活,嚴肅、呆板的傳播方式是不可能激發起受眾群體的閱讀和獲取興趣的。新聞從業人員要以貼近生活的方式來抓住受眾群體的眼球,使新聞閱讀過程變得輕松有趣。如著名段子手朱廣權,通過押韻、通俗易懂的生活小段子將嚴肅的天氣預測、交通出行、社會現象等問題播報給觀眾,在社會范圍內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大家都紛紛表示喜歡這種不走尋常路,貼近老百姓生活的新聞報送方式。這些金句和小段子一出,就在網絡平臺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轉載,觀眾紛紛在留言區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見,新聞媒體的傳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關注程度,新聞從業人員應對照已有的成功案例,積極探索新的新聞傳播方式,從而實現新聞媒體的長遠發展。
融媒體對傳統新聞傳播帶來不小沖擊。面對各行各業的求新求變,新聞媒體也應順勢而為,依托融媒體,不斷創新新聞傳播的理念;優化新聞傳播內容,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完善新聞融合傳播機制,打造融媒體平臺;充分利用技術優勢,創新新聞傳播方式。新聞媒體在改進和創新新聞實施路徑的過程中要不斷發現問題,結合受眾群體的反饋積極解決問題,改善新聞傳播的效果,不斷提升其時效性和傳播質量,為社會營造良好的新聞環境。

新聞漫畫《邁上新高》 王鵬/作(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