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祥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對2023年的政府工作提出了建議,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保障婦女、兒童等合法權益。
作為一名扎根基層臨床一線30多年的婦產科醫生,保護婦女、兒童的生命健康是我的職責,希望立足本職、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在促進生育支持、保護婦女兒童健康以及應對人口過早老齡化方面作出貢獻!至今,我們團隊已完成近500例兒童及年輕患者的卵巢組織凍存,開展了10例凍存卵巢組織移植,成功率100%,達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北京婦產醫院卵巢組織凍存庫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臨床卵巢組織凍存庫,為放化療的兒童與育齡女性凍存卵巢組織,保護生育力與卵巢功能。
根據WHO癌癥機構的數據,中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超過450萬例,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很多患者的5年存活率高達90%以上,超過70%的患者有生育需求,但放療、化療在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同時也嚴重損傷了女性卵巢的卵細胞,導致患者喪失生育能力與卵巢功能早衰。保守估計,每年至少有超過100萬女童與育齡期女性因疾病治療失去生育能力,卵巢功能提早衰退,老齡化明顯提早,各種慢性病可提早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發生,早死的風險也明顯增加。卵巢組織凍存技術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保護卵巢功能和生育力的新技術。但目前,絕大多數患者還很難享受到這項醫療服務。
生育力保護保存是一項長期且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涉及生殖、婦科、腫瘤、男科、兒科、血液、風濕免疫、遺傳、放療、化療科等多個學科。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超過50%的患者在放化療前沒有被告知此治療對卵巢和生育力的影響及生育力保護方法,這使患者失去保護保存生育力的機會。此外,外地患者來京不便,來京住院也需等待床位;低溫免檢的遠程轉運系統還不順暢,優質醫療資源沒能很好地向全國延伸下沉,使有需求的患者無法得到高質量的生育力保護保存服務。
因此,我提出以下建議:在北京婦產醫院建立中國首個以卵巢組織凍存移植為核心的國家級生育力保護中心、國家級卵巢組織凍存庫,建立全國生育力保護網、生育力保護研究平臺,生育力保護監測和管理平臺,搭建多學科合作診療平臺,為患者提供咨詢—手術—轉運—凍存—移植—妊娠—分娩—產后的全周期管理。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提出以下對策:
第一,希望有關部門給予場地、經費方面的支持;第二,建立卵巢組織全國各地遠程低溫轉運免X光檢測快捷通道:卵巢組織凍存是核心技術,在北京婦產醫院卵巢庫凍存,在全國各地臨床分中心手術取材,實現組織轉運,患者不動,在當地即可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第三,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制定或增加醫療告知規范:任何需要放化療的患者,治療前醫生要履行告知義務,告知患者該治療可能對卵巢功能與生育力造成影響,并建議其咨詢生育力與卵巢功能保護專業機構;第四,加強多學科合作與教育:增強不同學科醫生對卵巢功能與生育能力的認識與重視;第五,加強媒體科普宣傳:讓患者了解有效保護卵巢功能和生育力的技術,達到具有“我的健康我做主”的主動性;第六,加強行業監管:在推動以上先進醫療技術發展與推廣的同時,重視技術應用的規范性,可參考已經發布的卵巢組織凍存共識、指南與團體標準;第七,將因疾病治療需要卵巢組織凍存移植的相關項目及手術逐漸納入國家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