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平
摘 要:在中國傳統裝飾紋樣中,青花蓮紋是靈魂和精髓一樣的存在,蓮花在色彩、形態以及工藝設計等方面,均具有著十分獨特的藝術氣息,同時也有著濃厚的民俗文化色彩,青花蓮紋在現代化陶瓷設計中應用也十分廣泛。基于此,文章從兩個方面對青花蓮紋在陶瓷設計中的裝飾性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描述,希望能夠為青花蓮紋的有效應用提供支持,進一步提高現代陶瓷設計的質量。
關鍵詞:青花蓮紋;陶瓷設計;裝飾性
1 前言
我國傳統的紋樣圖案題材廣泛,包括花卉、飛禽、走獸、人物等等,都是來源于民間,與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生產息息相關,很多圖案都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在現代化陶瓷設計中,也經常會涉及到對傳統紋樣圖案的應用,具體如青花蓮紋,其具有著十分獨特的藝術魅力,對其進行應用,不僅能夠實現陶瓷設計的有效創新,提高陶瓷設計質量,對于青花蓮紋等傳統裝飾文化的發展也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針對相關內容加強研究。
2青花蓮紋在陶瓷設計中的外在裝飾性
一般來說,人們對于陶瓷藝術的欣賞,大多是優先通過視覺感官來實現的,也就是通過視覺感受形成視覺沖擊,從而獲得美的感受,這種視覺沖擊除了來源于陶瓷設計本身的造型以外,更多的來源于設計中的裝飾紋樣,而青花蓮紋就是較為常見的陶瓷裝飾紋樣之一,通過青花蓮紋裝飾類型以及構圖樣式的靈活應用,就能夠對陶瓷設計產生良好的外在裝飾性,使其能夠更好的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并實現藝術氣息以及文化內涵的深刻表達。
2.1裝飾類型
首先,纏枝蓮紋及折枝蓮紋。纏枝蓮紋屬于較為傳統的紋飾,其本身具有吉祥寓意,所以在青花紋樣當中的應用較為廣泛,這種紋飾主要是由波狀線以及切圓線經過組合變成的波卷纏綿狀,然后在波線和切圓空間進行葉與花的點綴,即可獲得相應的纏枝花果紋。在進行纏枝蓮花葉的繪制時,通常會對正面形象進行繪制,通過胖瘦進行區分和變化。這種紋飾的應用,能夠使陶瓷裝飾構圖更顯疏朗,在虛實結合、靈活變化之下,能夠大大提高陶瓷設計的靈活性與流暢性。折枝蓮紋在陶瓷設計當中通常會作為單獨紋樣出現,偶爾會和折枝花鳥紋進行組合應用。通常被應用在陶瓷瓶、罐、壺、盤以及碗中,多見陶瓷外腹壁和內底。除此之外,在一些陶瓷的肩部或沿口也會應用折枝蓮紋進行輔助裝飾。這種紋飾在紋路方面呈現靈活舒展之態,所以也會讓整個陶瓷器具顯得簡約大氣[1]。
其次,幾何形蓮瓣紋。這種蓮瓣紋是通過夸張以及變形手法處理之后獲得的蓮花瓣,所以其本身也有著較為豐富的形態特征,但這種紋飾一般不作為主體裝飾,大多會用作輔助花紋出現,常見的幾何花瓣紋包括:
第一,方折蓮瓣紋。這種紋飾整體上與長方形較為相似,在肩部直角方面的轉折略顯生硬,所以會顯得較為壯碩,在陶瓷設計中通常會采用矩陣排列的方式,且蓮瓣之間會留有縫隙,一般會采用雙線勾勒的方式繪制蓮瓣外形,但其外線會較為粗獷一些,而內線則相對纖細,當然,也有少量內外線風格調換應用的案例。
第二,尖形蓮瓣紋。這種蓮瓣紋采用了尖頭設計,一般在小件的陶瓷設計當中應用,根據表現形式及蓮瓣層數可以將其分為雙層雙溝蓮瓣紋、單層單鉤蓮瓣紋以及暈染漸變蓮瓣紋。其中,雙層雙溝蓮瓣紋在應用過程中主要采用雙向勾勒的方式,通過雙層疊加裝飾,能夠使整個陶瓷的外在形態顯得靈活隨意,通常會在青花足部進行應用。
最后,蓮池紋。蓮池紋具有較強的寫實性,其大多會將蓮池或者是蓮花當做主體或者是局部裝飾,在紋飾構成形態、表現方式以及構成要素不同的情況下,蓮池紋表現出的特征及風格也會有所差異,所以,常見的蓮池紋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鷺鷥蓮池紋。這種蓮池紋是鷺鷥紋飾和蓮池紋組合而成的,鷺鷥與蓮紋的協調搭配,加上其豐富而生動的形態,能夠在陶瓷當中形成一種自然昂揚之風。通常情況下,這種紋飾多在青花大盤中心出現,采用折沿菱花口設計,應用海水紋裝飾盤沿,能夠帶給人大氣嚴謹之感。
第二,鴛鴦蓮池紋。這種紋飾實現了鴛鴦紋飾與蓮池紋飾的有機結合,在使用過程中,會設計一束或多束蓮紋裝飾,且蓮紋通常會采用對稱設計,使得整個畫面更富生機。尤其是在高超點染繪制技法的支持下,能夠使陶瓷設計形成一種沉穩典雅、素凈秀麗的風格,其中的動靜結合,更是能夠讓人在畫意當中獲得自然流暢之感[2]。
第三,海浪蓮池紋。在這種紋飾當中,海浪是其裝飾性的主要來源,所以在陶瓷設計當中,往往是將海水紋與蓮池紋進行結合應用,從而形成與海浪相似的紋路。在海浪蓮池紋當中,蓮池紋具有優雅靜謐的特點,而海水紋則是暗藏洶涌,所以兩者的結合更像是動與靜的結合,通常會在陶瓷的外沿處設置,設計當中,紋飾會具有較大的變化,所以具有更強的沖擊力,而且將其與其他蓮池紋或圖畫結合應用,能夠使整個構圖更加自然和飽滿,顯得渾然天成。
第四,單純蓮池紋。這種紋飾以束蓮對稱樣式為主,單束或多束設計均可,其表現形式相對單純。單純蓮池紋在表現樣式、元素應用以及整體構成方面與蓮紋有著較高的協調性,而且束蓮紋會通過絲帶對蓮紋進行連接,從而構成水波紋式,這不僅能夠有效襯托主題,還能使整個畫面變得疏密有序,在精細的繪制下,會使整個陶瓷設計變得“荷香萬里,天海一色”。
第五,游魚蓮池紋。所謂的游魚蓮池紋,顧名思義,就是由游魚和蓮池紋組合而成的紋飾,其較為注重寫實性,在應用過程中,一般會應用較為豐潤飽滿的蓮葉進行輔助裝飾,在設計中蓮葉與游魚靈活搭配,不僅賦予了陶瓷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讓整個裝飾構圖更具層次,顯得疏朗大氣[3]。
2.2構圖樣式
對于青花蓮紋而言,構圖能夠為其紋飾設計提供骨架,從而將作品審美更好的體現出來,而常見的構圖樣式如下:
第一,四方連續構圖。這種構圖樣式實際就是基于一個單元,以一定規律向其他方向進行連續重復排列的設計方式,其紋樣可以進行無限的拓展,具體組織形式有連綴式、重疊式以及散點式等。通常纏枝蓮紋會以四方連續的構圖方式進行應用,不僅能夠提高構圖的完整性,還能使整體設計更加自然和諧。各部分的和諧統一,使得陶瓷設計能夠更加契合自然情理,而枝條的自然生動、完整連續,加上鐵線描等手法,能夠賦予作品更強的速度感、力量感和節奏感,從而給人以熱情奔放之感。
第二,二方連續構圖。這種構圖實現了對一個或多個元素的有效應用,其按照左右排列或者是上下排列的方式對裝飾元素進行連續排列,從而形成一種帶狀裝飾,根據骨骼劃分這種構圖還可以細分為連環式、波紋式、散點式以及S形式。
嚴格來講,幾何蓮瓣紋實際也是二方連續圖案的一種,其是由單獨蓮瓣經過排列組合而成的,通過對幾何蓮花瓣進行變形設計,可以在其花瓣中進行精美圖形的設計,從而使作品獲得更高的裝飾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元代蓮瓣紋,其對唐代金銀器當中的蓮瓣紋畫法進行了有效的繼承,通過對蓮花瓣尖部進行變形設計,形成卷曲的忍冬葉片形態,整體樣式類似于葫蘆花葉,結合花瓣當中的圖案,能夠使整個陶瓷作品散發出雍容華貴的感覺。
第三,圓形適合紋樣構圖。這種樣式多以對稱布局為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蓮池紋骨架的豐富性。蓮池紋通常會在一些陶瓷盤或碗的中心設計,而在罐、瓶等陶瓷中則會在外壁進行設計,在進行蓮池紋繪制的過程中,通常會將向上生長的莖葉或者是蓮花作為線條,實現蓮池小景的有效繪制。通常對于蓮池紋的應用可以采用多種構圖狀態,包括一叢、一簇或一組等,構圖方式較為靈活,而蓮葉、蓮莖以及蓮花等細節部分的繪制則會應用對稱的形式,整體紋飾趨于寫實,這種設計方式能夠提高陶瓷設計的空間協調性,在保證其疏密得當的同時,形成一種莊嚴感 。
3青花蓮紋在陶瓷設計中的內在裝飾性
青花蓮紋實際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其除了能夠在外在形象上凸顯裝飾性以外,其內涵文化也是陶瓷設計不可或缺的內在裝飾,也只有具備了相應的文化內涵,才能使陶瓷設計的藝術性與裝飾性得到進一步的升華。而青花蓮紋是一種融合多種藝術文化產生的,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特征,具體如下:
3.1民俗文化的協調兼容特征
蓮花以及蓮池紋飾在我國的民俗文化當中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特別是蓮池紋飾是百姓較為喜愛的景物,是百姓審美觀點以及美好生活期盼的外在表現。也因此,蓮花在古代有著多種稱呼,包括靈草、芙蓉等。而且很多傳統文學作品和民間故事當中都對蓮花進行了相應的描述,如《詩經》《離騷》等,可以說蓮花自古以來便受到廣大文人墨客的喜愛,而蓮花在傳統文化中被人用于比喻君子,認為其具有高尚的情操,象征著高尚品德與人生理想。
人們在對蓮池紋飾進行欣賞時,習慣在其中融入自身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這種結合與古人的“比興手法”較為相似,但卻在其基礎上對蓮池紋飾的含義進行了豐富。蓮池紋飾在百姓眼中代表情人團聚、家庭美滿。在商人眼中象征著商業興旺、事事順心。又如將蓮池紋飾與鴛鴦紋飾結合用于表現大婚之喜,夫妻和睦以及人丁興旺;將蓮池紋與游魚紋飾結合用于表現百姓渴望衣食無憂、年年有余;將蓮池紋飾與鷺鷥紋飾相結合,代表百姓希望家人能夠有所作為,或在官場上“一路連科”、“平步青云”。通過分析和研究不難發現,青花蓮紋當中的藝術內涵與民間文化已經進行了深入的融合,并且在長期發展中實現了民俗意象的有效創新。將其應用在陶瓷設計當中,不僅更加契合人們審美,還能使人從中感受到幸福。
3.2圣潔、平安、吉祥特征
蓮是我國古人推崇的“四愛”之一,包括儒家以及佛家等對于蓮花都十分的推崇,在佛教,蓮花有圣花之稱,與佛教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而儒家和佛家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常會用蓮紋進行日常裝飾,這也導致青花蓮紋逐漸成為古人獨愛的裝飾紋樣之一。例如,元代青花瓷器,其青花蓮紋的應用往往有著與眾不同的含義,這種設計并不是有意為之,更多的是對時代思想的深層次表達,無論其造型中的意境,還是莊嚴的構圖,都體現了人們將蓮池以及蓮花視為具有平安吉祥寓意的化身,也是對美好生活期盼的重要載體。而在現代陶瓷設計當中對青花蓮紋進行應用,除了能夠提高作品設計的美觀性以外,還能通過其文化內涵賦予作品另一層裝飾,使人們可以與陶瓷設計產生深層次的共鳴 。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陶瓷設計當中對青花蓮紋進行合理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陶瓷作品整體的設計質量,使其外在的形態美、紋飾美更好的體現出來,帶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美的感受,還能賦予陶瓷作品更為深刻的文化內涵,使人們能夠在欣賞其外在設計的同時,對其中裝飾中的含義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從而與其形成情感共鳴,更容易接受相關作品,這對于陶瓷設計領域的現代化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相關領域應該對青花蓮紋的裝飾性保持高度的重視,要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并結合實際在現代陶瓷設計當中進行靈活的應用,在創新現代陶瓷設計的同時,實現對此類傳統文化的有效繼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 郭鵬,孫薇. 陳爐耀州窯陶瓷紋樣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應用研究[J]. 工業設計,2020(9):131-132
[2] 盧雨,葉揚秋. 3D打印技術視閾下的宋代德化窯粉盒紋樣設計提升研究[J]. 陶瓷研究,2020,35(6):62-64.
[3] 陳嘉宜. 傳統吉祥紋樣火焰紋的運用研究 ——以景德鎮傳統陶瓷手作協會標志為例[J]. 河北畫報,202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