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芳寧 高浩浩



摘 要:蘋果因為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因此較為適合在山地種植。山地蘋果種植要取得良好的效益,就必須采取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結合山地蘋果種植的特點,就山地蘋果栽培管理技術的要點進行了介紹,希望為山地蘋果種植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蘋果;山地;栽培管理
蘋果樹屬于落葉喬木,適應能力強,適合在山地地區種植,也是山地地區的重要經濟作物,加強對蘋果栽培管理技術的研究,有助于增加蘋果產量并提升當地的蘋果種植經濟效益,增加果農收入。
1 園地選擇
選擇背風向陽、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土層深厚、交通便利、自然災害較輕的山體上部建園,不宜在山體下部坡地、通風口、川地、低洼地、槽谷地、冰雹多發地帶建園。依據建園規模和具體地形,綜合規劃主干道、生產道路、集雨窖、堆肥場、選果場以及其他配套設施。必須整地形成寬幅梯田,梯田寬度不小于6米,內低外高。
2 蘋果品種引進及栽植方法
2.1 蘋果品種引進
針對山地地區栽培蘋果具有較低產量的共同問題,想要提高山地蘋果產量,在引進蘋果品種時應基于當地的氣候和土壤、地形等特點,選擇具有良好長勢、較高坐果率、較大果實、品質較好的蘋果品種,還要求所選擇的蘋果品種硬度大、外皮比較光亮、色澤艷麗、便于運輸和儲存等[1]。
2.2 栽植方法
2.2.1 挖定植坑(溝) 栽樹前深翻旋平土壤,根據坡地等高線或梯田、條溝走向確定栽植行向,放線定點,利用機械或人工開挖0.8~1米3的定植坑,或者寬0.8米、深1米的定植溝。在挖坑或溝時需將表土30厘米以上的耕層熟土與30厘米以下的非耕層生土在坑兩邊堆放。
2.2.2 回填 回填時要結合施肥進行。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千克,三元素復合肥15~30千克,先在坑溝底部放檸條、秸稈、雜草等,肥料與土混勻,先表土后底土回填壓實,回填后及時灌水澆透。
2.2.3 苗木處理 第一步,將苗木地上部的分枝全部剪掉;第二步,剪除受損、腐爛和過長的根系;第三步,栽前將苗木根系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晝夜,使其充分吸水(如圖1所示);第四步,栽植時用磷肥生根粉泥漿液蘸根,其配方是磷肥1.5千克+生根粉5克+黃土10千克+適量水。
3 蘋果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3.1 土壤管理
在移植苗木之前需要對山地土壤開展一次全面的深翻工作,深度為30~50厘米,保證深度符合山地的坡度要求。在此過程中可以加入基肥來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促進苗木的健壯生長。深耕時間通常在秋季蘋果采收之后,同時也對果樹之間的位置進行深耕,深度為30厘米。
3.2 栽培管理
3.2.1 定干 無分支苗定干高度1~1.2米,在飽滿芽段上部定干;分支大苗在中干延長頭飽滿芽處短截,剪口涂抹愈合劑或用薄膜包扎,然后用白色塑料薄膜進行纏干或用塑料套進行套干,保證苗木不失水分,保證苗木的成活率。
3.2.2 覆膜 春栽幼樹定植后每株灌水15~20千克,待水滲后覆土封坑,用地膜或地布覆蓋樹盤或通行覆蓋,留足1~1.5 米寬營養帶,地膜兩側、斷口、破洞及苗干基部的地面撕口用土壓實,保證土壤的水分適宜含量,促進樹苗生長。如圖2所示。
3.2.3 扶正中干 苗木成活后當中干頂芽新梢長到50厘米以上時,用扎帶或麻繩將新梢固定在竹竿上,保持中干順直不彎曲,保證果樹順暢生長。在蘋果樹苗的幼樹期,其會先后經歷幼樹期、初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期四個階段。其中的幼樹期通常認為是3年,在此期間開展以養為主的枝葉管理工作。具體地說,在移植時不能開展枝葉修剪工作,此階段保證樹苗有充足的養分并可以自由生長。在第二年、第三年則主要對分枝進行留斜臺打光桿修剪,目的是保證主枝干有充足的營養,同時結合當地的光照條件等將樹形修剪為單軸延伸的長放形[2]。
在初果期,也就是果樹種植的3~5年時間,在果樹第一次結果之后,此階段的樹冠達到了鼎盛的生長狀態。此時則需要通過科學的修剪工作,也就是修剪主干的分枝,保留位置好且強壯的樹枝,將側枝上背上生長較強且直立性的枝條剪除,留下側枝兩側的枝條,以便形成很好的結果枝組。
在盛果期,也就是在果樹生長5年之后(如圖3所示)需要結合土壤和氣溫、氣候等情況開展果樹冬季專業修剪和四季管護工作,在此階段中重點剪除徒長枝、病蟲枝和受傷枝等,或者是生長狀況較差的側枝和分枝等。
在衰老期,也就是針對樹齡25年以上的果樹,需要結合當地的環境和果樹本身的產量情況,將蘋果的枝葉進行保留,剪除長勢較弱的樹枝以及枯枝、病蟲害枝等,確保主干枝具有充足的養分,延緩果樹的衰亡速度。
3.3 肥水管理
果樹施肥應以人畜的糞便、植物殘體等農家有機肥料為主,此種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升。在追肥時通常在開溝之后將有機肥與土拌勻填埋,保證其與果樹樹冠邊沿垂直投影的邊緣施入,防治對樹根造成燒根。施肥通常在秋季9—10月份開展。在追肥時可以采取環狀、放射狀、條狀溝等的方式進行施肥,對于一年生的果樹,深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如果是4年以上果樹,深度則應控制為30~40厘米。在施肥之后應同時開展澆水工作,促進花芽萌發并滿足果實膨大的需求。
3.4 果園生草
實施果園生草(如圖4所示)或豆菜輪茬管理方式(即春季播種黃豆4~5 千克/畝,秋季刈割覆蓋或翻壓后再播種油菜籽0.5 千克/畝),種植綠肥高度達30 厘米時及時刈割覆蓋或翻壓。禁止間作玉米等高稈作物。
4 病蟲害防治措施
4.1 病害防治措施
山地蘋果病害防治工作應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常見的地方病開展。比如針對常見的腐爛病、銹病、早期落葉病、霉心病和輪紋病等。由于腐爛病會損壞果樹的枝干,常在長勢較差的果樹中出現,需要將出現腐爛病的果樹或病枝進行清理,通過焚燒、深埋病死樹枝或者將僵果摘除的方法,從源頭上避免病害的發生。針對輪紋病可以提前使用波爾多液農藥混合液開展噴殺工作。還可以配合其他相應的抗病藥劑使用,在果園內大范圍噴灑起到預防的作用[3]。
4.2 蟲害防治措施
針對山地果樹常見的蟲害,通常采取科學使用農藥和合理控制藥量的方式加以預防和治理。比如常見的蚜蟲和金龜子等害蟲,其通常在3—4月份出現,因此可以提前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和苦參堿噴灑加以預防。為了提升果樹的抗蟲害能力,還可以將適當的微量元素加入其中。通常來說,防治蟲害的關鍵時期為每年的6—7月份,在此階段,不僅采取上述噴灑化學農藥的方式,還應結合相應的物理和生物防治手段來提升防治效果。
其中的化學防治就是使用具有高效、速效和特效的化學農藥進行噴殺的方式,但是如果不合理控制藥劑量或者所用藥劑類型不對,則會增加其副作用,造成農藥殘留問題,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這就需要在使用化學藥劑時科學合理地控制藥劑種類和藥量。在應用物理防治手段時,通常通過物理儀器用對害蟲進行捕殺,如太陽能殺蟲燈、性誘劑等。還可以結合枝葉修剪等工作,及時將腐爛病枝、蟲卵枝和病蟲果剪除和銷毀。還要在果園土壤封凍之前開展深翻樹盤的工作,將其中的紅蜘蛛和粉刺蛾等害蟲進行消殺,或者通過殺蟲燈的設置來誘殺蘋小卷葉蛾、金龜子等害蟲。不僅如此,還要配合人工防治的手段,通過科學的栽培管理提升果樹的抗病蟲害能力,及時噴灑殺菌劑,做好雨水排除工作等。
5 結 語
蘋果果樹的栽培管理難度較小,但是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在山地蘋果示范園建設的過程中,仍然需要結合當地的條件科學選擇優良品種并加強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推動當地山地蘋果種植產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馮建文,吳亞維,宋莎,等.貴州山地蘋果高效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18,35(6):8-18.
[2] ?張國慶.關于山地蘋果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的探討[J].農村科學實驗,2018(4):82.
[3] ?柴小燕,任樹崗.山地蘋果栽培存在主要誤區及解決對策[J].花卉,2017(18):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