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群



摘 要:近年來,安徽省宿松縣大力發展葡萄種植產業,葡萄產業已成為當地特色農業產業之一,輻射帶動了農民增收。春季是葡萄發芽、生長、抽穗、結果的時節,也是病蟲害的發生期。結合安徽省宿松縣春季葡萄種植實際,從品種選擇和栽培形式、春季肥水管理、疏花疏果、果穗處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闡述了技術要點,以期實現葡萄優質高產高效的生產目標。
關鍵詞:葡萄;春季;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安徽省宿松縣位于皖江上游,是我國葡萄種植的重要區域。宿松縣是典型的亞熱帶地區,有明顯的季風。雨水豐富,平均年降水量超過1300毫米。宿松縣全年平均光照條件良好,平均年日照2000小時,平均無霜期250天。宿松縣土地豐饒,以沙土和沙壤土類型等為主。安徽省宿松縣青山綠水、土壤肥沃疏松、光照充足、溫濕度適中、非常適宜葡萄生長。
1 品種選擇和栽培形式
安徽省宿松縣種植的葡萄種類很多,在品種的選擇上,多選用早熟品種和中熟品種,需要選擇早熟表現佳、經濟效益較高的葡萄品種,選用大果粒、風味獨特、口感好、抗病、耐貯性好的優良品種,如陽光玫瑰、紫珍香等。種植模式主要采用棚架式,行距5米,在架上以50~70厘米一個藤條最為合適[1]。確定大棚位置之后,要在地面上開挖一條溝,然后用肥料將其覆蓋起來。5月上旬以前栽植,其管理方式與室外栽培技術一樣。在進行分枝處理時,要求在主枝定干當年達到1.6米,使其上的腋芽發育飽滿充實,從而保證后期的收成。因為避雨栽培種植的效果很好,當地農民都是在種植的葡萄上方直接搭建避雨大棚,以提高種植效益(圖1)。
2 春季肥水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葡萄水分和肥料精確控制已是必然的發展方向。以固體電阻傳感器為代表,來監測土壤含水量。在植株栽植后,要注意施肥。在葡萄開花之前,每畝要施100千克三元復合肥,同時注意開花后追肥不要間斷,持續追肥對后續葡萄的生長是十分必要的,果實膨大期要注意鉀肥的施用,目的是提升果實品質、改善果實口感。在果實生長發育階段要噴施葉面肥,以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在幼苗發芽之前灌溉一次,然后再視葡萄的生長發育情況適當澆灌。
2.1 萌芽前后施催芽肥
在葡萄的萌芽階段,一畝地施入10千克的尿素+10千克的復合肥+適當的硼肥[2]。對上年秋季(冬季)沒有施用基礎肥的葡萄園,可以在3月中旬到4月初進行補充,使用高品質的廄肥、雞糞和土雜肥,并與尿素進行適量的配合。
2.2 在果實膨大階段(5月中和后期)施用壯果肥
若施肥過多,會影響葡萄枝條的生長,因此,每畝施復合肥25~40千克,有機復合肥60~70千克對于果實的膨大是大有裨益的,同時施肥量可根據樹勢的強弱和掛果量來調節。有條件的葡萄園可采用水肥一體化設施施肥(圖2)。
2.3 追施葉面肥
追肥主要是在葉片上噴灑,通常與藥劑配合使用。主要是磷鉀和微量元素肥料。在幼苗期,尤其是在使用了催芽肥之后,在出現旱情的情況下,要適時澆水,以保證葡萄植株正常生長。
2.4 挖溝排水
在雨季來臨前,要挖溝排水,避免因地下水水位高致使根系缺氧發育不良,影響根系的吸收功能,從而導致落葉、落果和病蟲害的發生。
2.5 覆膜保溫
采用地膜覆蓋技術可提升土壤溫度、減少病蟲、野草,為葡萄的開花和坐果創造有利的環境。
3 枝梢管理
葡萄種植戶通過智能監測系統,可以實現對葡萄枝梢的智能化管理,對葡萄的幼苗時期、新芽萌發時期以及開花時期,都能夠及時監測,迅速采取措施,確保葡萄的枝梢管理能夠科學及時進行。同時有疑問可以通過軟件實時聯系果樹專家,上傳視頻和圖片實現線上問診,既高效又方便。枝梢管理需要分時期進行,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3.1 抹芽除萌
葡萄的冬芽為復芽,一個芽眼除抽生一個長蔓外,周圍還能長出幾個短蔓。當新梢長出后,就應將不需要的嫩芽包括不定芽和隱芽除去。在葡萄整個生長期中,一般要除萌2~3次。第一次是在新蔓長4~5厘米時,對雙生或三生的新蔓,除保留一個健壯的外,其余均應除去。如果水肥充足,也可留兩個帶有果穗的新蔓。第二次是在新梢長至12~15厘米時,花序已大都出現,要把過密的徒長枝和細弱蔓除去。當新梢長至20~30厘米時,花序已全部出現,能萌發的芽大多都已萌發,新梢的優劣也有了明顯的區別,這時可進行第三次除梢,主要是留強去弱,疏密定蔓。
3.2 摘心及綁蔓
在春季,對所保留的新梢于開花前,在花穗以上留5片葉進行摘心,而對無花的枝梢留8片葉進行摘心。同時,要根據蔓的生長情況適時綁蔓。隨著新梢的不斷生長伸長,應該多次、不定期地進行綁蔓。葡萄卷須和花穗一樣,都是莖的變態,卷須的生長不但會消耗大量養分,且纏繞枝蔓和果穗,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因此,應盡早摘除卷須,減少其對養分的消耗。
3.3 副梢處理
對幼樹的副梢原則上要求在結果架面第一道線下20厘米處進行主梢摘心,利用2~4個副梢培育結果母枝。這2~4個結果母枝按樹形要求對其延長新梢摘心后,副梢應適當保留,除頂端副梢延長生長,留4~6片葉摘心外,其余副梢可留1~2片葉反復摘心。而對于再發生的二次副梢,則可對頂端一次副梢上留3~5片葉摘心,其他部位的二次副梢可全部疏除。
對結果樹的副梢在始花期或是花期時進行摘心,保留部分的副梢,或花序以上的副梢留1~2片葉反復摘心,花序以下的副梢全部疏除。也可以保留花序附近1~2個副梢,為果穗遮陰,防止日灼。這種處理方法,有利于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和促進果實發育(圖3)。
4 疏花疏果及果穗處理
4.1 疏花
通常,葡萄畝均以1400~1600千克的負載量為好,根據產出率來決定其所需的留穗數目。對弱小、畸形、密度過大和不適當的部位進行修剪。在葡萄樹開花前一個星期,要進行掐尖處理,到了開花期就應結束,時間上要把握好,具體方法是先掐掉副穗,然后把主軸上的支軸掐掉一部分,再掐穗尖,對于太長的穗軸,要掐掉比較多的花序,一個結果枝只需要留下1~2個花序即可,然后掐尖,這樣做既能省工省力,還能集中養分供給[3]。
4.2 花穗整形
葡萄為了獲得漂亮的果實,必須在開花之前3~5天剪掉花序末端的1/5~1/4,去掉副穗和太多的小穗。當果實穩定(果實如豆子)時,可以對果實進行修剪,剪去大部分發育不好的果實,一般保留50個以上。
5 病蟲害防治
在病蟲害防治中應用實時環境監測技術,利用互聯網操作技術,結合往年的實際資料和葡萄園經營需求,實現智能控制、可視化操作。春季是預防和控制葡萄病害的重要時期,是影響葡萄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時期。春季的葡萄主要有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和白腐病。葡萄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并與環境監測技術相配合,盡量降低病害的可蔓延程度。對葡萄園進行清潔和殺菌。在修剪后將葡萄樹的主要枝條去掉,并噴灑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以防治病蟲。在發芽和展葉階段,主要是控制黑粉虱、蚜蟲;在花蕾展露期、花期和結果期,主要控制灰霉病和霜霉病;在果實膨大期,主要控制霜霉病、炭疽病和白粉病。應按害蟲類型選用高效無公害低殘留殺蟲劑進行控制。在果穗生長期間要對病害進行控制,可以在7天內噴灑波爾多液,在發病時噴灑40%甲基托布津、吡蟲啉、丁氟螨酯等藥物,并在后期進行相應的防治[4]。
6 結 語
安徽省宿松縣作為春季葡萄種植的重點區域,當地農技部門狠抓春季葡萄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助力葡萄產量和品質的提高,進而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經濟收入的增加。
參考文獻
[1] ?佚名.葡萄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知識,2021(18):26.
[2] ?袁光平.安徽省大棚葡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5):82.
[3] ?劉夢.不同葡萄品種生長表現及省力化栽培技術研究[D].陜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1.
[4] ?江莉.福建省平地設施葡萄園若干提質增效栽培技術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