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民 方冠曉 馬穎


[摘 要]文章以交通銀行為研究對象,介紹了A股和H股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通過分析交通銀行A股和H股的會計信息披露情況,包括披露時間和披露渠道等方面的差異。在A股和H股會計信息披露差異分析中,著重探討了可理解性和充分性方面的差異,總結了交通銀行A股和H股會計信息披露分析的啟示,包括完善會計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優化會計選擇提高信息質量以及相關部門推動和完善雙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文章對于深入理解A股和H股會計信息披露差異的影響、提高雙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會計信息披露;A股、H股;交通銀行;雙重上市
中圖分類號:F329;F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3)16-0001-04
(一)會計信息披露準則要求
1.A股會計信息披露準則要求
A股是中國內地股票市場的一部分,它遵循中國會計準則體系編制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構成。
一是基本準則。基本準則是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的核心,包括會計的基本原則、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和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這些準則提供了企業會計信息的基本框架,確保了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同時,它重點規定了會計信息目標、會計假設、會計信息要素的確定、會計信息質量標準、計量原則與報告準則等內容。
二是具體準則。具體準則是規范不同領域和業務的會計問題的準則,這些準則根據不同類型的企業和行業,詳細規定了會計處理和財務報告的具體要求,例如,有關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成本等方面的準則。
三是應用指南。應用指南提供了對企業會計準則的解釋、說明和應用指導,為企業提供了在特定情況下如何應用會計準則的指導,解決實際會計處理中的問題和困惑。應用指南通常由會計專業機構或行業協會發布。
以上三個部分雖然獨立存在,但彼此之間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系,共同構成了統一的整體。此外,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和上交所、深交所等交易所也發布了一系列與A股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有關的規定和準則,確保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透明度和準確性。
2.H股會計信息披露準則要求
H股是指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股票,它遵循香港會計準則體系編制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H股公司通常采用以下會計準則。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Hong Kong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HKFRS):這是香港上市公司的主要會計準則,適用于財務報告編制和會計核算處理。HKFRS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為基礎,根據香港地區特定的法律和規定調整和解釋。
香港會計準則解釋(Hong Kong Interpretations):這是對HKFRS的解釋和補充,用于處理一些具體的會計核算和報告問題。香港會計準則解釋由香港財務會計標準局(Hong Kong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發布。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注重財務報告的透明度和合規性。因此,H股公司需要按照香港會計準則體系編制財務報告,并接受香港證監會的監管和審計要求。香港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IFRS)基本保持一致,確保香港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與國際接軌[1]。
(二)會計信息披露監管要求
中國內地的信息披露監管由中國證監會、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共同承擔。其中,中國證監會擁有最大的權力和最高的權威,扮演著主要監管角色。滬深證券交易所主要負責監督企業持續披露的信息。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則在監督權方面發揮間接作用。
在香港市場,信息披露的監管由香港證監會和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共同承擔。香港證監會負責監管上市公司私有化等方面的工作,而香港聯交所則主要負責一線的信息披露監管。
1.A股會計信息披露監管要求
A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監管的體系包括法律、行政法規、監管規章和證券交易所的自律規范,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等。
A股信息披露的監管主體主要有中國證監會、滬深證券交易所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國證監會是最具權威性和廣泛適用性的監督機構。在上市公司首次披露信息時,中國證監會承擔主要監管責任,負責監督A股信息披露。滬深證券交易所的主要職責是對上市公司在持續性信息披露方面監督,但其權力會受到限制。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則通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間接監管信息披露。
A股信息披露采用核準制,上市公司發行證券需要經中國證監會核準。由中國證監會評估該公司是否符合發行證券的相關資質和法律法規要求,確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真實準確[2]。
2.H股會計信息披露監管要求
H股的信息披露監管體系與A股類似,由相關法律、監管規則和自律條例等法律文件組成,包括《證券及期貨管理條例》《保障投資者條例》等。香港證監會和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是信息披露的主要監管主體。其中,香港證監會監管收購、兼并、回購和私有化等業務,監督港交所的監管活動,而港交所承擔大部分信息披露的監督管理工作。初次披露信息的公司需要經過香港聯交所的核準制審批,確保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具備上市條件,才能公開發行證券,經過審查和批準之后才能披露信息。經香港聯交所審查并批準公開發售的需要上市交易的股票,需經過港交所審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本,根據審查意見確定是否發放同意上市的通知。
(三)會計信息的使用者
1.A股會計信息使用者
在A股市場,信息使用者主要可以分為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其中個人投資者占據主導地位。個人投資者是內地信息使用者的主要群體,數量眾多且具有較大的多樣性。其交易頻率較高且積極參與市場活動。然而,個人投資者在綜合素養、分析和判斷能力以及風險識別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盈利能力相對較低[3]。
2.H股會計信息使用者
在港股市場,會計信息的使用群體廣泛,涵蓋了自營商、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以及國內外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投資者中,國外機構投資者在港股市場中占據相當大的份額,顯示其對該市場的重要性,對港股市場具有較大影響。
公司的長期價值是港股市場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機構投資者在港股市場更傾向于投資那些具有較高價值和良好流動性的公司,更加注重投資公司的長期業績。在港股市場中,信息使用者也同樣關注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以及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潛在風險隱患。
(一)交通銀行簡介
交通銀行于1987年4月1日完成重組并正式開始營業,成為中國首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總部設在上海。隨后,2005年6月,交通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2007年5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交通銀行在中國內地和海外擁有廣泛的分支網絡和業務覆蓋范圍。作為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提供全面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個人銀行業務、公司銀行業務、資本市場業務和國際業務。交通銀行旗下子公司包括交銀租賃、交銀保險、交銀投資,以及控股子公司交銀基金、交銀人壽等。
(二)交通銀行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1.會計信息披露時間
交通銀行A股、H股會計信息披露時間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2018—2022年交通銀行的會計信息披露時間大都存在30天左右的時間差異,A股的披露時間早于H股的披露時間。對于交通銀行這樣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來說,A股和H股會計信息披露時間存在30天的差異會對信息披露產生以下影響。

時間差異導致投資者獲取信息的差異:由于A股會計信息披露早于H股,A股市場上的投資者可以更早地獲得相關信息,導致A股市場上的投資者能夠更早地作出反應和決策,可能在信息披露后的交易中享有先發優勢。
市場價格的不一致性:由于信息披露時間存在差異,A股和H股市場可能會出現價格的不一致性。投資者在不同市場上的信息接收和理解存在時間差,這可能導致在信息披露后,A股和H股市場的股價表現出不同的趨勢和波動。
影響市場交易活動:信息披露時間差異可能會對市場的交易活動產生影響。在信息披露前后,不同市場上的投資者可能會采取不同的交易策略和行為,影響市場的交易量和流動性。
市場效率的影響:信息披露時間差異可能會對市場效率產生影響。不同市場的投資者可能在信息披露后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將信息傳遞給市場,導致市場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受到影響。
2.A股會計信息披露渠道
A股年度報告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渠道披露。
中國證監會指定刊物:中國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需要將年度報告以紙質形式刊登在中國證監會指定的刊物上,如《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等。這些刊物通常會在指定日期發布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
上市公司官方網站:上市公司會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年度報告的電子版本,供投資者和公眾免費查閱和下載。這是投資者獲取年度報告的主要途徑之一。
上交所和深交所網站: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的官方網站上提供了上市公司年度報告的查詢服務。投資者可以在相應的公司信息披露頁面上找到并下載年度報告。
金融數據服務提供商:許多金融數據服務提供商(東方財富、同花順等)會收集整理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并提供在線查詢和下載服務。投資者可以通過這些平臺獲取所需的年度報告信息。
3.H股會計信息披露渠道
香港取消了紙媒披露,全面采用電子披露方式,披露于公司官網上。同時,港交所設立了披露平臺(HKEX),上市公司需要在該平臺上披露年度報告。投資者可以通過訪問港交所的官方網站或相關披露平臺獲取H股公司的年度報告。
(三)交通銀行A股、H股會計信息披露差異分析
1.會計信息披露可理解性差異
根據交通銀行2018—2022年A股和H股年度報告的財務摘要內容可以了解到,在A股的財務摘要中,按照要求編制了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其中包括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資產總額等主要會計數據。在H股的年度報告中,依據財務報告準則的標準編制了含報告期在內的五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其中包括利息凈收入、稅前利潤和資產總額等主要會計數據,平均資產回報率、平均股東權益率和不良貸款率等財務指標也有列示。
五年的會計信息可以提供更長時間范圍的數據,展示近幾年的發展趨勢和變化。相比之下,僅提供三年的數據可能限制了投資者了解公司發展。H股年度報告披露五年的會計信息,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分析和比較公司在較長時間跨度內的經營情況和財務表現。這提供了更多的數據點,使數據的趨勢更加清晰明顯,更有助于投資者判斷公司的穩定性、成長性和可持續性。
H股年報更具有可比性的原因在于提供了更長時間跨度的會計信息,有助于投資者更全面地評估公司的業績和發展。受眾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司的歷史表現,更準確地預測其未來的走勢和潛在風險。
2.會計信息披露充分性差異
交通銀行2022年度報告期內分季度主要會計數據如表2所示。交通銀行在A股和H股的年報中披露的會計信息的詳盡程度也存在差異。例如表2在交通銀行A股2022年度的年報中,非常清晰地按季度列明了交通銀行2022年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等主要會計數據,使A股市場信息使用者了解交通銀行各個季度的運營情況;在H股的2022年度的年報中并沒有按季度列示相關的會計數據,這意味著H股市場的信息使用者無法直接獲得交通銀行在不同季度的財務表現,無法直觀了解交通銀行在各個季度的運營情況。
在交通銀行A股2018—2022年的年報中都披露了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但在H股的年報中并未披露。在交通銀行的A股年報中,披露了近五年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使得A股市場的信息使用者可以了解這些項目對公司財務表現的影響[4]。這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全面地評估交通銀行的盈利能力和經營穩定性。
然而,在H股年報中沒有披露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這可能導致H股市場的信息使用者無法獲得同樣的信息。缺乏對這些非經常性項目的了解,可能會影響信息使用者對交通銀行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的判斷。
因此,A股和H股市場在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披露上的差異可能會導致不同市場的信息使用者對交通銀行的評估和分析產生差異。
(一)完善會計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對于選擇雙重上市的公司來說,要深入了解A股和 H股市場的會計準則和披露要求,制定雙重披露策略,以滿足兩個市場的要求。加強內部協調與溝通,確保不同部門之間在信息披露流程和責任分工上保持一致。建立合理的披露流程和時間表,確保及時收集、整理和審核信息,并避免違規和延誤。
此外,提供人員培訓與專業知識,確保財務人員了解并正確應對A股和H股市場的要求。尋求外部專業支持,尤其是在處理復雜或有爭議性的披露事項時。同時,與監管機構保持溝通,了解最新的披露要求和政策變化,參加行業協會和專業組織,確保制度與監管要求保持一致。
(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在重要的會計選擇方面,A股和H股因宏觀環境背景不同而存在差異。因此,雙重上市的公司必須重視會計政策的選擇,并確保披露的會計信息的質量,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5]。除了遵守準則和監管規定外,應努力趨同金融市場環境、發展階段、監管水平等方面的要素,提升信息披露的可比性,提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在A股和H股同時上市的公司,應避免因自愿選擇行為導致兩個市場年度報告披露差異,并與相關的專業會計機構加強溝通,盡量減少差異,選擇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會計政策和方法,以獲得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信任。
(三)相關部門推動和完善雙股上市的信息披露制度
為了解決在A股和H股同時上市的公司面臨的信息披露差異問題,需要建立專門的制度。兩個股票市場的相關職能部門需要多溝通,使得雙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更加科學合理,使上市公司在兩個市場披露相同的信息時做到時間和質量上的同步。
[1]趙星喬.中國交通銀行兩地會計信息披露比較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21.
[2]張淑彩.市場約束與銀行有效監管——基于銀行會計信息管理的視角[J].南方金融,2020(11):29-37.
[3]王普查,吳靜,孫冰雪.信息披露質量對上市公司盈余預測準確性影響研究——基于管理層討論與分析(MD&A)視角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0(12):62-65.
[4]閆華紅,包楠.會計信息披露與投資者利益保護[J].財政研究,2015(01):79-82.
[5]操巍.交叉上市、管理層盈利預測與自愿披露信息效應[J].當代財經,2017(08):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