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棟 樊麗



土壤肥力是蘋果樹生長發育的根基,良好的土壤條件才能生產出色澤好口感優的果品,土壤中的水、肥、氣、熱等因素都影響蘋果樹的生長和果實品質,土壤中有機質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標準,所以在種植過程中,科學施肥技術非常關鍵,做好肥水技術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果實品質,達到增產效果。
1 需肥特點
蘋果樹對肥料的需求,根據樹齡的不同需肥要求不同,不同生長階段對于肥料的要求也不同。
1.1 不同樹齡需肥特點
一是幼樹施肥是為培育茁壯的植株,促進蘋果樹快速成長成型,為能生產出優質高效的果實打下良好的基礎。蘋果幼樹需肥以氮肥和磷肥為主,鉀肥為輔,促進根系和枝葉的生長。二是成年樹由于開花結果以及修剪過程中都會需要大量的營養,隨著樹齡的增長,對氮、磷、鉀、微量元素等的需求都會增加。由于成年樹生長過程中主要以結果為目的,對氮肥和鉀肥的需求就比較多,磷肥次之。不同生長周期需肥也不盡相同,夏季的5—7月生長期旺盛,需肥量較多,冬季落葉后需肥量就相對較少了。
1.2 蘋果不同生長季節的需肥特點
根據不同季節,施肥節點也有所不同,民間總結“秋施金、冬施銀、春季施肥氣死人”,在不同的季節施肥更有利于樹勢的生長,有利于肥料的全面吸收和利用。
1.2.1 春季需肥特點 蘋果樹在春季萌生新芽、展葉、發梢以及開花,對營養需求就比較多。春季的營養供給,主要是靠上一年的營養貯藏來完成,上一年營養貯藏的多,當年春季生長的就好點,反之就會影響春季生長。
1.2.2 夏季需肥特點 夏季是果樹生長的旺盛期,此時已完成開花,幼果也已形成,枝葉較多。此時蘋果樹主要是營養的同化階段,大量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合成養分,供應蘋果樹的生長。
1.2.3 秋季需肥特點 秋季蘋果開始步入結果期,不同品種的蘋果先后成熟,成熟期的生長主要是果實的膨大。果實膨大需要氮肥和鉀肥比較多,磷肥較少,此時缺肥會直接影響蘋果當年的產量和品質。
1.2.4 冬季需肥特點 冬季蘋果采收之后,蘋果樹對營養的消耗相對減少,進入有機質養分的儲藏時期,這時貯藏的養分多少,關系到來年的生長態勢。蘋果采收后要施基肥,來補充結果消耗的養分,同時儲備足夠的養分供應來年果樹的生長。
2 科學施肥
2.1 營養成分診斷
通過葉片觀察、土壤測量和樹態觀察,對果園土壤肥力和蘋果樹養分狀況進行客觀分析,指導果農對果園科學施肥。在測量氮、磷、鉀大量元素的同時,還要測量鈣、鐵、硼、鋅等微量元素的需要量。
2.2 施肥的標準
按照生產100千克蘋果的標準,需純氮1.0~1.1千克、磷0.6~0.8千克、鉀0.8~1.0千克,增加有機肥投入量,培養土壤肥力,逐步使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1.5%~2.5%。
2.2.1 秋季加施基肥 以完全腐熟農家肥為主,輔助化肥。遵循“熟、早、飽、全、深”的技術要求,9—10月份盡早施入。一次性施足,養分要全面。適當施氮磷鉀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和生物菌肥。這樣可以保證采收后到落葉前果樹的光合作用,提高養分累積,為來年果樹生長奠定基礎。初果期果園,畝施有機肥1500~2000千克;盛果期果園畝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每畝還可加入尿素25~50千克。施肥方法幼樹可采用“環形溝”的施肥方法,在樹冠投影外緣向樹盤外或順行間挖溝深20~50厘米,寬20~40厘米,不能相連,逐年向外擴展。成形樹可采用“條形溝”的施肥方法,根據樹形的大小,挖1米左右的深溝,還可采用“全面撒施”法。幾種施肥方法每年交替、輪換使用(圖1)。
2.2.2 土壤追肥 遵循“適、淺、巧、勻”的技術要求,適時、適量、選用與實際相適宜肥料配比,缺什么施什么、按產量需要施肥,在巧字上下功夫,即旺樹抓兩停:春梢停長和秋梢停長時以磷、鉀肥為主、控制氮肥;弱樹抓兩前:發芽前和花芽分化前,適當增加氮肥;中庸樹抓兩臨:花芽臨界期和果實膨大臨界期,氮、磷、鉀比例合理配比,并合理補充鈣肥。以較淺的條溝或穴施為主,也可樹冠全周、全園均勻撒施,并確保15~20厘米的適宜深度。施肥量前期幼樹0.5千克,成齡樹1千克;后期幼樹1千克左右,成齡樹不少于1.5千克。
2.2.3 葉面追肥 遵循“適、全、巧、好”的技術要求,萌芽期噴施2%~5%硫酸鋅、硫酸亞鐵水溶液,開花期噴施0.2%~0.3%硼砂(酸)水溶液,幼果期噴施0.3%~0.5%氨基酸鈣或鈣寶水溶液;花芽分化期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成熟期噴施0.5%磷酸二氫鉀水溶液。
2.2.4 水肥一體化 采用水肥一體化施肥,直接將肥料溶解到水中,縮短了肥料的吸收時間,減少了肥料揮發、溶解、徑流及被土壤固定的機會,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節約用水,有效降低了農民的生產成本,增加了農民收益。
2.3 土壤施肥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肥料應深施、散施和拌土施,蘋果樹的根系較深,且分布廣,故農家肥和化肥宜深施、分散施,還要與土壤攪拌均勻。二是按需肥量施肥,根據果樹需肥的時期、種類和數量進行施肥,不可盲目施肥,更不能缺磷施鉀、缺鉀施氮,要按需施肥。三是旱季水施。化肥旱季空氣干燥,土中水分少,化肥需溶解后才能被根系有效吸收。旱季就應施水肥,也可配成水肥施肥,不能干施。四是噴施葉面肥要溶解均勻,時間在下午4點之后即可。基礎設施條件好的地區,可以應用測土配方技術,以提高施肥的有效利用率。
3 灌溉與保墑
3.1 果園灌溉
3.1.1 灌溉方式 目前推廣的灌溉方法主要有:地面渠水灌溉、噴灌、滴灌、滲灌。旱地果園還可以采用穴貯肥水。果樹樹影投射的范圍內都要澆灌到位;對于成年樹要做到水分充分吸收,時間最好是晴天的9:00—17:00。
3.1.2 灌溉時期 果農常說:春澆好,夏澆少,秋忌飽。一是蘋果樹萌芽期灌溉。春分過后,花芽分化期灌溉,有利于促進枝芽生長,增大葉片,花蕾綻放,提高坐果率。二是開花期澆灌。果樹花蕾綻放,需要大量的養分和水分,4月中旬澆水,有利于花旺,提高坐果率,同時促進新枝生長。三是果實膨大期澆灌。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如果遇到干旱,應及時澆水補充水分,有利于果實生長,提高產量。四是秋末冬初灌水。秋季降水充足,可滿足果樹生長需求。在深翻施肥后至土壤封凍前,澆水可提高果樹抗寒耐凍能力,滿足果樹來年春季生長發育的需水要求。
3.1.3 灌水量 果園最適灌水量,應視果園土壤墑情而定,土壤持水量在70%~80%,就不需要澆水,低于60%時就要灌水,高于80%時就應停灌或晾墑。澆水后要進行中耕松土,及時保墑增墑。
3.2 抗旱保墑
3.2.1 耕作保墑 春季土壤解凍后,要頂凌淺刨園土,耙耱鎮壓,可有效地使保存在土壤深層向上移動的水分不易蒸發散失。生長過程中自然降雨后(或澆水后),淺鋤樹體周圍,防止土壤板結,減少水分蒸發散失;雨季來臨,深耕土壤,接納雨水;雨季結束,耙平土壤,蓄水保墑。
3.2.2 覆蓋保墑 一是覆草。覆草可以提高果園土壤蓄水能力,減少水土流失和水分蒸發,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肥力。可以選用麥秸、秸稈、雜草等,覆蓋厚度以15~20厘米為宜。覆蓋后不能盲目澆水,最好連年進行覆草(圖2)。二是地膜覆蓋。一般應在春季或秋季進行。春季在土壤解凍前,此時土壤含水量較多,進行追肥覆膜。秋季覆膜有利于果樹第三次生長高峰,延緩地溫下降,抗旱保濕,延長根系生長活動周期,提高秋季基肥的效率。一般在9月下旬至初冬施肥結束后,澆水進行覆膜(圖3)。三是園地覆沙。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以防止表面水分蒸發,促進果樹根系發育生長,減少雜草孳生,同時可以提高產量和果品品質,增加果園收益。鋪沙厚度一般為6~8厘米,每畝需30~50米?河沙,鋪沙前必須深翻土壤,施足底肥、整平、鎮壓,禁止土壤與沙混合,保證壓沙效果。
科學的施肥及灌溉,極大地提高了蘋果的品質,增加了市場競爭力,使果農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