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海



摘 要:褐腐病是櫻桃樹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害。采取合理有效的預防措施,提高大櫻桃的產量和品質,對保護農民的經濟利益具有重要意義。結合個人基層工作經驗,從大櫻桃褐腐病的發生癥狀、傳播途徑及發病規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防治措施,希望能給果農提供幫助。
關鍵詞:櫻桃樹;褐腐病;危害癥狀;防治措施
大櫻桃是北方地區上市最早、效益最好的一種水果。果實色澤艷麗,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愛。大櫻桃果樹管理用工少,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高,在北方廣大地區都有栽培。近年來,各地依托自然區位優勢,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下發展櫻桃產業,有力地推動了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種植櫻桃的種植戶越來越多。由于氣候條件、栽培品種和管理技術等因素的不同,大櫻桃種植中存在越來越多的問題。褐腐病是櫻桃樹生長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病害。主要危害花和果實、葉片,嚴重時枝條枯死,造成果實大量腐爛,病果率30%以上。降低了大櫻桃的產量及商品性,給種植櫻桃的農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褐腐病除了對櫻桃有危害外,還可侵害桃、杏、李、蘋果等核果類果樹。采取合理有效的預防措施,提高大櫻桃的產量和品質,對保護農民的經濟利益具有重要意義。筆者根據工作經驗,將大櫻桃褐腐病的發生癥狀、傳播途徑、發病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介紹如下,希望可以給果農做好病害防治提供參考,降低種植風險,收到增收致富的效果。
1 發生癥狀
大櫻桃褐腐病主要危害花和果實,引起腐爛,也會危害葉和枝干枯。花部受害后,雄蕊及花瓣先發生褐色水浸狀斑點。逐漸延伸至萼片和花柄,病變部位會形成灰褐色的粉狀物,花朵干枯不落。田間濕度大時,病花迅速腐爛,表面叢生灰色霉層。果實染病,從幼果至成熟果均可發生,以近成熟果發病較重。從落花后10天幼果開始發病,表面初現淺褐色斑點,逐漸擴展至全果形成黑褐色病斑,幼果收縮不軟腐,成熟果實發病,早期在果面產生淺棕色斑點,逐漸褐色圓形病斑擴展到整個果面,果實表面凹陷收縮,使果肉變褐軟腐,在病斑的表面生出同心輪紋狀灰褐色粉狀物。病果失水后,干縮成褐色僵果懸掛在樹枝上不落(圖1)。葉片染病,從展葉期的葉片表面出現不明顯褐斑,從葉片的邊緣向里擴展至全葉,濕度大時葉片上產生灰白色粉狀物。整個葉片萎蔫下垂,殘留枝上。枝條受害是由花柄、葉柄蔓延引起發病的。初期在莖干表現為暗褐色或黑褐色潰瘍斑,病斑中央稍凹陷呈長橢圓形,常發生流膠。氣候潮濕時,病斑出現灰色霉層。當病斑繞枝梢擴展一周時,枝條萎蔫,嚴重時莖干容易折斷、枯死[1]。
2 傳播途徑
櫻桃褐腐病(Monilinia fructicola)是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感染引起的,屬半知亞門菌。又稱菌核病、灰腐病。病原菌主要以菌核或菌絲在僵果或枝條的病部組織上越冬。第二年春季,氣溫回升至10 ℃以上時,櫻桃開花時從菌核上生出子囊盤,形成子囊孢子。或者從病僵果中直接產生灰褐色的分生孢子。借風雨、氣流、鳥類(圖2)、昆蟲、農事操作等傳播。通過花器的柱頭、蜜腺、氣孔、傷口等侵入花器或通過幼葉的氣孔、傷口侵入幼葉,引起初次侵染。濕度高有利于孢子的產生、萌發和病菌的擴展蔓延。當氣溫在20~25 ℃、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病花、病葉上形成的大量分生孢子為再侵染源。已被侵染部位的病原菌菌絲也可通過花梗與葉柄直接蔓延到果梗和新梢上[2]。
3 發病規律
栽培大櫻桃時,地勢低洼、排水性能差、土壤黏重、土壤酸度過高、果園病原基數大的地塊易發病。施肥管理不當、土壤肥水不足、氮肥施用過多、樹勢衰弱、栽植過密、修剪不當、通風透光不好、蚜蟲發生嚴重、清園不及時不徹底的櫻桃園發病重(圖3)。花期或果實成熟期遭遇低溫、高溫多雨、空氣濕度大,褐腐病發生嚴重,引起大量爛果和落果[3]。
4 綜合防治
4.1 清理園區
櫻桃褐腐病病原菌主要在一些病枝、病果、落葉等部位越冬。春季發芽前,將櫻桃樹枝、地上的枯枝枯葉清除,帶出園區焚燒或深埋,以控制冬季病菌傳播源,用潰腐靈100倍液噴灑全園,殺滅病菌,滋養樹木。櫻桃樹生長季節,及時摘除樹上僵果、病果和病葉,帶出園區外集中處理。同時剪除影響通風透光、沒有保留價值的大枝,以及過于密集的小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樹體生長健康。越冬前徹底清潔果園,結合修剪清除病枝,徹底清掃枯枝、落葉、落果及枯草等,剪除病蟲枝,消除病蟲害來源,減少傳染源。
4.2 加強管理
新建櫻桃園時,應選擇土層深厚、地勢較高、通風、排水條件良好的沙壤土地塊。大櫻桃的根系需氧量高,對氧氣非常敏感,合理水分是大櫻桃正常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條件。土壤濕度過高時,除容易引起枝葉徒長,不利于結果外,還會造成土壤中氧氣不足,影響根系的正常呼吸作用,嚴重時出現爛根。田間土壤濕度過低,新梢生長受抑制,引起樹體早衰,產量低,果實品質差。櫻桃園應根據土壤情況合理灌溉,做到小水勤澆,不要大水漫灌。雨季及時對積水地排水,做到雨停地干。防止積水使土壤鹽堿化,造成果樹根系生長不良,或產生根腐病,使樹勢衰弱。根據果園條件和品種選擇合理栽培密度。平地果園以株行距3米×4米,每畝56棵;丘陵園區一般2.5米×3.5米,每畝75棵。早產早豐高效栽植密度2米×4米,每畝83棵。搞好櫻桃園的排水設施建設,降低果園濕度,有條件的園區可采用滴灌。增施有機肥,適量增加磷鉀肥和鈣肥的用量,提高樹體抗病力和抗裂能力。盛果期果園每畝施2000~3000千克優質腐熟農家肥,在樹冠投影范圍內以溝施或撒施為主,施肥后澆水。追肥每年三次,第一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為主;第二次在果實膨大期,以磷鉀肥為主,氮磷鉀混合使用;第三次在果實生長后期,以鉀肥為主。施肥量根據土壤條件和施肥特點確定,結果樹一般每生產100千克大櫻桃需追施純氮1千克、五氧化二磷0.5千克、氧化鉀1千克。施肥時在樹冠下開溝,溝深15~20厘米,追肥后及時灌水。
4.3 防治害蟲
大櫻桃果園及時防治桃象蟲、桃食心蟲、桃蛀螟、桃椿象等蟲害,減少害蟲傳菌或因害蟲對果樹造成傷口增加的果實感病機會。果實成熟時及時安裝防鳥網做好果園防護(圖4),減少傳播病害和果實損失。
4.4 化學防治
4.4.1 萌芽前 在3月上旬,花芽萌動前(圖5),結合防治其他病蟲害對全園普噴1遍 3~5 波美度石硫合劑,可有效壓低菌源基數。也可以每畝用10%丙硫唑懸浮劑50克+0.01%蕓薹素內酯10克+噴施寶20克+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劑20克,對水30千克全樹均勻噴施。初花期,可使用5%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全園噴霧。同時注意鏟除在枝條上越冬的菌源,防止病菌進入花器,保護花不受病菌侵染,同時增強樹體體質,殺死傳播昆蟲[4]。
4.4.2 落花后 大櫻桃落花后,每隔10~15天噴2次50%甲基硫菌靈懸浮劑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施佳樂(嘧霉胺)懸浮劑800倍液,或43%戊唑醇懸浮劑3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50%的克菌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以上藥劑對水噴霧交替使用,間隔7~10天噴施1次,連續防治3~5次,可減少病蟲害引起的大櫻桃褐腐病發生。噴霧要靠近樹體的主干和主枝,小枝條都要噴濕噴透。果實成熟前25~30天噴灑1次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病效率顯著。
參考文獻
[1] ?張濤,李婷,郭鵬飛,等.西安市櫻桃褐腐病發生特點及綜合防治措施[J].中國植保導刊,2011,31(1):20-21.
[2] ?郗良卿,張士凱,陳雨詩,等."美早"甜櫻桃褐腐病病原菌的分離及內生拮抗細菌的篩選鑒定[J].食品與發酵工業,2020,46(8):85-91.
[3] ?盛玉,陳紅莉,謝慶梅,等.櫻桃褐腐病測報及其生產防治關鍵技術[J].園藝與種苗,2021,41(2):59-61.
[4] ?岳文秀.烏當區櫻桃褐腐病的發生特點與防控技術[J].農技服務,2020,37(4):77-78.
[5] ?王世英.大櫻桃的高產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果樹資源學報,2020,1(4):43-44.